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聚焦港澳台     
《小康》2011,(11):30
崛起期的中国应重视思想成熟香港《文汇报》现阶段中国崛起并随之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对一个曾经积弱贫穷的民族来说无可非议。但渴望强大的热情,应伴随对思想的追寻。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西方提出所谓"中国威胁论"。但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不会像西方鼓吹的那样对别国构成威胁。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基本上是一个平和、安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从对五大国综合国力和五大资本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过去30年的崛起是迅速崛起、全面崛起、全方位崛起,但却是不平衡崛起、不协调崛起、不匹配崛起。中国崛起会给中国和世界  相似文献   

3.
历史就是这样无法预料,百年来被西方人视为贫困、落后的中国,正在崛起。但无庸讳言,崛起的中国的国家形象,还有些负面。究其原因,有西方社会的傲慢与偏见,有西方媒体的误导,也有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许多问题的拖累。国家形象塑造,固然需要借助各种传媒手段宣传,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深化改革创造一种“现实,”的文明、民主、富强的中国形象。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往往能够回避国家形象认知方面的硬性差异,用更加柔软的方式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一、中国崛起与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4.
新书架     
大思想:中国崛起的瓶颈与突破公方彬/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探讨了"新政治观""核心价值观""精神建构"三大社会热点问题。集中了公方彬自2008—2014年撰写的有关新政治观、核心价值观等理论文章28篇。集中探讨了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新政治观、核心价值观等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必须产生一批思想家及其大思想,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大思想:中国崛起的瓶颈与突破》是近年来思想理论界产生的大思想之一,对我们的思想理论建构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方焰 《台声》2004,(8):32-33
中国和平崛起的最大阻力来自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潮和势力。台湾问题是美国霸权主义者牵制中国最大的牌。 目前,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反应可大致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欢迎中国和平崛起,认为中国经济文化大发展对亚太地区和全世界有利。持这种态度的是大多数。第二种是对中国和平崛起有所疑虑,担心中国真的强盛起来,会不会恃强凌弱,争夺地区或世界霸权?第三种是根本不欢迎,甚至从骨子里坚决反对中国崛起。持这种态度的主要是一些霸权主义者,他们只要自己在本地区或在全世界崛起和称霸,不能容忍别的国家和民族也崛起。武力崛起固然绝不能容忍,和平崛起也在极力压制之列。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关于中国“崛起”与“和平崛起”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中国崛起开始予以关注;国内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崛起的文章逐渐开始出现;2003年11月3日,郑必坚同志发表了《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以后,学术界围绕着"和平崛起"这一论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的国际化问题,需要放到中国崛起这个宏大历史事件中去观察。中国的崛起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的崛起,它将从总体上改变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图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崛起”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去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讲话中提出中国要走和平崛起的新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及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两次讲到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去年12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也曾谈到中国和平崛起的问题.何谓“和平崛起”?中国如何走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同志是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之一,本刊特邀他撰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但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自觉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建构与中国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但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自觉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关注中国的“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崛起”已是国际社会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中国崛起的方式和未来,国际社会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基于新世纪新阶段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深刻认识,把中国的崛起称之为“和平崛起”。这是一个准确、科学的概括,经历了一个认识和深化的过程。———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说:“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  相似文献   

12.
高亚梓 《群众》2012,(1):72-72
近日,认真拜读了张维为教授所著的《中国震撼》一书,心灵受到一次极大“震撼”。作者以清醒的自信、清楚的事实、清晰的逻辑,阐明了中国崛起的事实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中国模式”的崛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中国崛起或和平发展的讨论引人关注。但在笔者看来,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实现中国的崛起,一种是周家崛起,一种是国民崛起。从历史经验看,没有国民的崛起,国家崛起便成无源之水。国民崛起更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而国民内在素质的提高、国民权利和民生的尊重与保护、国民人本地位和创造力的激发更是崛起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公安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采用"软实力"的概念和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思考、研究公安工作、公安队伍建设、公安文化建设。深刻理解和认识西方软实力与中国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价值观的区别,更好地把握中国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探寻有效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公安综合实力和公安民警综合素质。使公安部门的软实力和公安民警的软实力,成为公安工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完成党和政府交给重大任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软实力"是冷战结束以后国家博弈进程中越来越依赖的力量和方式。强大的软实力,会促使他国按本国的意志行事,进而更容易扩大本国利益,有助于化解外界的忧惧,降低其他国家联合制衡中国崛起的可能性。然而,美国构建"软实力"的历史进程显示,为之要付出的金钱、生命与时间代价是远超外界所想象。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但对"软实力"战略的构建与运用的认识亟待深化。为此,应该做好中国软实力战略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合理配置全国政治、文化、经济、民族甚至军事资源,充分释放各社会主体在中国软实力构建上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最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阳敏 《协商论坛》2007,(5):28-30
“中国崛起”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当“亚洲崛起”的图景浮现时,“中国崛起”就被赋予了新意义,因为只有在亚洲的版图里,中国才有了参与缔造全球新秩序的可能性。世界银行于1999年发起成立的全球发展网络近期将目光对准了“塑造新的全球化:亚洲的崛起及其影响”。是什么驱动了亚洲的增长,亚洲又将带给世界什么,是贡献?是挑战?还是冲突与不平等的加剧、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2007,“亚洲的崛起”成为一个被预言的神话。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举凡新兴大国崛起,都会同已有的霸权国展开霸权之争,最终通过一场全球性战争,导致霸权的更迭。但如今中国崛起是和平崛起,不会构成对他国的威胁。本文就中国不是威胁的八个理由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1,(15)
正学习党史,和解决今天中国崛起中面临的舆论斗争,特别是网络舆论战之间,原来有一条红线联系着。这是阅读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贤良同志新著《中国崛起之舆论战》给人的启迪。作者认为,大国崛起的进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少不了较量和博弈。今天,从大的层面看,我们的国家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舆论战,特别是去年以来,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各种各样稀奇古怪、无中生有的谣言、谎言如同漫天污水,泼向中国,  相似文献   

19.
和平崛起是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然而,中国崛起的外部环境也日趋复杂,遏制中国的声音时有出现。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宣传中国是维持现状国家的理念,广交朋友,减少对华强硬政策的同情力量,多向外部世界宣传中国式的理想世界,从而为推动中国和平崛起,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前仍然在流行或者前不久还在流行的"中国威胁"和"中国崛起"的说法代表着关于"中国"这个概念的典型误解。"威胁"和"崛起"本质上是同样的或者说对应的说法,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