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基于不同利益基础上的多元价值观易引发价值冲突,导致出现价值认同危机。消解价值认同危机需要实现当代中国价值认同建构,使得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价值认同建构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遵循着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的价值内化之路,在实践中循序渐进,从"宏大叙事"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语言,从而更易被社会普通民众接受并践行。  相似文献   

2.
张笑扬 《前沿》2011,(19):65-69
当后现代性多元利益诉求遭遇传统约束性的致思模式,往往导致世界观的现实裂变和道德断层。面临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化生产力提升与价值观危机的悖论困境,我们必须在和谐视阈下加强政党软实力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分配方式、发展和谐文化,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构,建设有序、包容、共享的和谐社会,努力实现社会平等和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3.
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要遵循价值哲学的基本原则,又应具有本土特殊路径。从价值哲学层面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根基是"主体间性"思想,相应产生"探讨式"社会情境,由此推演出"多元互构"的实践过程。进一步考察"多元互构"的具体展开,它是交互性、有机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要通过视域融合达到内化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的中产阶层因特有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习俗传统产生了相对于整个社会主导性文化的阶层亚文化,孕育出与主导性价值不甚一致的次级价值体系,使得该阶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全认同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的重要表征是,中产阶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三个层次的价值目标和政治参与的过高期望与现有制度供给之间存在落差,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对决定这些价值目标实现的政治体系输出能力的疑虑。抑制中产阶层亚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应该建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与综合渠道、提高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以及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功用。  相似文献   

5.
聂兴超 《求索》2011,(1):119-121
当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解决多元主义条件下人们的政治联合问题,也即人们"如何生活在一起"。自近代以来,多元主义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之趋势。关于"多元主义",学界有"价值多元主义"和"多元主义事实"两种基本解释。价值多元主义是一个现代性概念,它是一种认为多样化的价值彼此间是不可公度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伦理学说;"多元主义事实"用来指称社会的多元主义现象。正是有了多元主义事实,才需要发展一种政治的正义观念来解决社会的稳定性问题,以确保多元化价值的实现,确保各民族、各阶层利益的均衡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利益关系多元化引致社会价值观的多元与冲突,稳定一致的价值观共识是有效维持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防止社会断裂的"粘合剂"。形成稳定一致的价值观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与国家治理的一致目标追求,它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部分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达成价值观共识、确立共识性的价值观,必须解决价值观建设和国家治理过程中实然价值观存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洁 《前沿》2013,(8):117-118
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体制的变革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文化、社会繁荣发展的背后,价值观的多元发展趋势激发了价值观冲突,公民对价值取向产生了茫然与困惑,造成公民价值观困境的产生,道德缺失、信任危机、贪污腐败、拜金主义等一系列负面现象的产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公民价值观困境的现状、影响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粗浅地提出对公民价值观重构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蒋彩霞  周宏军 《传承》2015,(2):84-85
多元价值观并存及价值观冲突是当前我国价值观建设的客观实际,也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必然会遇到的现实难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价值观多元及价值观冲突的现状,并正确分析其对价值观建设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认同、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所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向阳 《传承》2014,(12):90-91
在价值观念多元并存的环境下,大学生在利益取舍、个人与社会关系处理以及发展观念等诸多问题上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价值观冲突难题。破解这一难题,既要尊重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客观现实,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认同,引导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人生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0.
莫凡 《理论月刊》2010,(4):43-45
市场经济多元一体利益格局是束缚核心价值认同的戈耳迪之结,马克思主义财富观是解开利益格局戈耳迪之结的一把利器,因而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财富观推动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具体而言,"以人为本"财富观通过约束利益分化推动价值认同,科学的财富发展观通过调适利益冲突推动价值认同,劳动创造财富的科学财富观以利益认同推动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1.
台湾政治转型以来,其民主政治的步伐基本上还处在以“选票”为中心的阶段,“选民文化”强过公民文化,而“省籍-族群-本土化”的政治进程更加剧了这些倾向,造成了“省籍-族群”间矛盾的激化,政治文化偏重于对抗,政治悲情被滥用,不仅在重大的价值与政治问题上而且在很多社会议题上也无法达成共识,政治陷入空转。为改变这种情况,台湾建构公民社会的力量进行了相当的努力,推动“协商民主”的实践,如提出公共新闻学、公民论坛、公民会议、社区协商等,尤其是进行“省籍-族群”间的沟通与和解活动,希望以此厚植台湾的公民文化,匡正“选票民主”的疏失。  相似文献   

12.
陈元中 《桂海论丛》2008,24(6):35-37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十七大向世人发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庄严宣示:政治发展实质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调整,取决于政治价值选择,“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随道我国政治文化的逐渐发展,对于政治传播学的研究已越来越广泛,政治传播也已成为了我党宣传大政治方针,获取民意的一项重要手段。政治传播是与大众传播相依相伴的,不论是电视、报纸、广播、网络还是新媒体,都是政治传播的有效渠道,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一下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政治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4.
霍布斯以自然权利论为核心的政治哲学为现代性的西方秩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他无愧于“近代政治哲学创始人”的关誉。列奥·施特劳斯对霍布斯的研究可以说是终身的事业,笔者基于施特劳斯早年的作品《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及其将近二十年后的成名作《自然权利与历史》及《什么是政治哲学》中关于霍布斯部分的论述,意图经由施特劳斯独特的的解读视角,全面深刻地理解霍布斯的自然权利论。  相似文献   

15.
政治学研究方法类教材的现状说明,近年来国内政治学研究方法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有五个方面的不足。此种状况要求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中切实做到“五个结合”,进而建构科学的政治学方法论体系,促进政治学理论研究朝原创性和科学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解决两岸政治定位的结构性问题上,可以思考以“当局”作为起点来进行探讨,从而避免“骑马找马”、“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局.两岸在过去数十年都已经用“当局”相互称谓.从政治语义学上分析,“当局”正视了两岸公权力行使的事实,包容了两岸之间的“承认”抑或“否认”政治分歧,保留了未来开放性讨论政治地位的空间.从政治现实来看,两岸“当局”之间发展政治关系没有违背一个中国框架,两岸互称“当局”的身份可以体现平等协商、对等谈判,两岸可以从“当局”出发探讨最终政治定位并达成共识,两岸“当局”的政治定位可以为当前两岸发展政治关系提供灵活性安排.  相似文献   

17.
张霞 《青年论坛》2011,(2):117-123
胡风及其事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精神现象。他将审美和政治纳入主体实践机制,在战士还是诗人的困境中,营造着个人的"政治乌托邦"期盼。而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不同理解以及方法论的分野,使胡风对主流话语的追随和再阐释犹如隔岸的呐喊,成为政治对知识分子的一个巨大反讽。胡风独特的文艺和政治观,以及他的人格追求和文化选择,与历史现场相互辉映,彰显了知识分子在复杂语境下与时代共处的文道之争和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18.
2014’辽宁政法理论年会以"司法改革与公平正义"为主题,组织辽宁省政法系统的法律工作者就司法体制改革、法律监督、中国梦与法制建设、量刑规范化、政法队伍建设等多个论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展示了辽宁省政法系统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韦长伟 《桂海论丛》2011,27(3):69-73
政治用语,是指常态政治生活中惯常使用的话语或术语。不同的政治用语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政府过程学说旨在研究和揭示政府实然运行的过程,而中国的政府过程明显有别于西方国家的政府过程。从政治用语的视角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彰显了中国政府过程的特殊性。当然,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它既有其独到的优点,也不乏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当着力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20.
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建党实践中创造的 ,不搞政治运动解决党内存在问题的有效形式。搞政治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遭受挫折的共同因素。不能混淆政治运动与学习教育活动两者质的规定性。不搞政治运动是一个战略决策 ,要注意扫除极“左”思想的残余 ,防止对政治运动旧情难忘 ;学习教育活动应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务求实效。否则 ,人民群众不满意 ,教育活动本身也难以避免陷入难堪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