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敏 《前沿》2014,(21):74-75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内在根据。大学精神最为鲜活也最为本真地体现在大学学人的身上,即大学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以及内在生命的成长。大学学人是大学精神的营造者和守望者,应持守“为学术而学术”的独立精神、“兼容并包”的自由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及“以真理为友”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2.
培育、建设大学精神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锋 《理论月刊》2005,(3):147-149
大学精神是指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建设大学精神,是加快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需要。应在高校德育中开展大学精神的教育,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三进”工作中渗透大学精神的精华,应在校训、校徽、校歌中放射出大学精神的光芒,应在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中体现大学精神的要求,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大学精神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提升大学精神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与大学制度互为表里,大学精神产生于现代大学制度之中,大学制度蕴涵滋养着大学精神。本文探析了大学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本质,剖析了当前大学功利异化、大学精神衰微的现象,提出需要从树立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观念,加强民主管理;发展办学特色,践行办学理念;构建大学文化等三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精神,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学报编排规范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排规范化是学报管理规范化对提高刊物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学报编排应提倡规范化,但不适宜标准化。学报编排规范化追求的是学报形式的统一性,有利于学报的传播;学报的特色主要在于所选文章内容的学术理论水平与新颖度及其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因而学报编排规范化与建设有特色的学报并不矛盾。现有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梁仁 《公安学刊》2009,(4):106-108
高校学报国际化是加入WTO的需要,是学术文化交流国际化的需要,是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制约高校学报国际化的因素主要有办刊理念问题、体制问题、学术质量问题、市场化问题、专业化问题、集约化问题、规范化问题等。对此,应在明确路径选择的基础上,采取开放办刊、质量办刊、专业化办刊、市场化办刊、集约化办刊、规范化办刊等对策,以加快推进高校学报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大学的发展存在着文化基因与历史基因的差异。在理解中国当代的大学精神及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时不能生搬硬套西方大学模式。中国大学精神与中国大学治理必须牢牢扎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在继承发扬"内圣外王"与"家国之治"历史传承的合理内核之上,紧紧抓住经济振兴与社会转型的当代际遇,以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社会责任辩证发展为逻辑起点,逐步推动学术权利回归应然地位。  相似文献   

7.
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学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8.
《青年论坛》2011,(6):87-87
针对当下批评责难大学学报的声音不绝于耳,尹玉吉在《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大学学报功不可没。1.《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大学学报名列前茅。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  相似文献   

9.
和谐大学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和谐大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的大学必须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与社会保持良性互动;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谐的大学应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和谐,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李玉林 《前沿》2010,(21):198-200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承载着传播优秀学术成果功能的大学学报,如何与高等教育新时期的任务相结合,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相适应,肩负起创新学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使命,已成为学报面临的紧要课题。学报品牌化是实现这一重要使命与课题的优选之路,探寻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学报品牌化的路径,有着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的困境与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平亮 《前沿》2014,(23):149-150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大高校学报体系的发展问题逐渐引起了教育人士的重视,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拥有自己高校的学报,以作为学校内部或者和外界交流的平台,但是,在目前的校园中,大学学报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大学学报的影响力正在逐渐下降,大家对大学学报的认可程度也在逐渐降低,大学学报正在逐渐失去它原有的魅力和作用。高校学报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中造成的,比如大学的学术氛围,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大学学报的校园影响力下降,直接导致了校园内最新的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受到阻碍,因此,本文将对高校学报目前的发展困境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针对高校这个特殊机构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希望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校学报的现状,帮助其恢复原有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报质量之我见何道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成人高校的学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报》是反映一所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的标志。是学院师生员工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的园地。它对推动学院约教育改革,提...  相似文献   

13.
何爱华 《人民论坛》2010,(6):292-293
大学精神的弘扬要求大学实施民主管理。大学在民主的内在价值追求和实证调研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搞好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要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各尽所能、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14.
知识性是大学组织与生俱来的禀性。大学的知识禀性决定了矢持志于“高深学问的追求”是大学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知识的权威地位是大学的立足之本。从这个角度出发,维护大学的知识权威地位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出发点与归宿。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是大学知识创造活动的根本保障。在大学发展史上,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贯穿于大学制度建构的始终。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应是现代大学制度坚守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学术信息资料与学报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学报编辑在注重学术水平的提高、加强学术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对学术信息资料的研究重视不够的现象,以为仅是资料人员的事情,这种误解需要澄清。首先,掌握学术信息资料是学报编辑处理稿件的基础;其次,掌握学术信息资料是提高学报编辑素质,加速学者化的重要环节;最后,从事信息资料研究是学报编辑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学报编辑应尽快把对学术信息的搜集和研究提到活动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年八月根据1987年全国公安高校第一次学报工作研讨会纪要精神,公安大学、警官大学联合发起,并报经公安部政治部批准,于1990年8月10日至1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干休所召开了全国公安高校第二次学报工作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公安高校的19家学报和3家学术理论刊物。《人民公安》编辑部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有院校领导、正副主编和副编审、  相似文献   

17.
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大学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大学的理论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林 《求索》2007,(5):115-117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价值理论、经济学的投资理论、政治学的公民权利理论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和谐大学应该是以人为本,学术自由;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公平正义;民主理校,依法治校;内和外顺,和谐共进的大学。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丁丽娟 《前沿》2012,(1):145-147
近年来,高校"泛行政化"问题已经非常普遍并且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高校泛行政化、官僚化现象导致大学社会功能的弱化和价值目标偏移。高校去行政化,守候人本理念,追求学术自由,培育大学精神是恢复大学自由与活力,实现重返象牙塔的旨归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学报在市场经济中该如何定位?学术理论研究和商品经济,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存在根本上的对立和矛盾。但现实表现却是,商品经济导致急功近利,学报受到冷遇,已成为许多编辑部面临的问题,学报在市场经济面前受到了生存的挑战。学报首先必须作出的抉择是,学报的学术理论性不可改变。基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社会对学报的评价不应以发行量、经济效益为衡量的标准,追求学术地位、社会认可,“圈内人”的首肯,使之达到作者以刊登为荣,读者视之为权威,应是学报编辑出版者为之奋斗不懈的目标。学报能不能走向市场,关键在于改变观念。学报是为社会提供学术信息的刊物,它的办刊宗旨首先是进行学术交流,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应是学报的立足之本,必须坚持为现实服务,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服务的原则。学报重视社会效益的实现,也是与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过程,这是学报走向市场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