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乐芳 《前沿》2011,(9):49-52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起点问题,学界莫衷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起点是1920年,逻辑起点是改造中国与世界。只有把握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起点问题,才能深刻地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应然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形态的体现,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过程既是从理性到感性的理论建构过程,也是从继承到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然逻辑,更是深化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种海峰  张欣 《长白学刊》2014,(1):118-124
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实际国情相结合、用来解决中国不同时期具体问题的过程,也是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模式的过程。新型文化模式的理性反思与实践建构,历史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基本任务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和起点是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是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条件差异的实践切入点。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失败,致使全党转变革命的方式和策略,把改造中国的切入点放在改造农村、组织农民和依靠农民的基础上,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造农民和农村,党取得了走向革命成功的政治基础和军事基础,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飞跃。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德国的"特色"之路表明,探求具有本土特色的发展道路,是后发展国家的理性选择。全球化下的资本逻辑不同以往,形势更加复杂,在当下的历史情境中,理性地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构架及其内在逻辑,不仅有助于本土学术话语的建构,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真正面对中国问题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逻辑起点。毛泽东时期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条件和形式;改革开放新时期,则主要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形态和实践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转换,缘于革命和建设事业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需要,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认识,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谭月明  ;张耀元 《前沿》2014,(19):33-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的永恒主题,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基础,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考察党的思想路线内涵演进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关系,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发范式,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演进模式,体现着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面对和化解的是不同的中国问题,产生不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但贯穿于其中的内在逻辑法则却是一脉相承的。把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逻辑前提、逻辑主线、逻辑进路、逻辑基础等层面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要义和内涵,才能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之中国接受的起点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关系的最初发生,及马克思主义之中国传播起点问题的前提性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之中国接受的历史起点是清政府外交使团对巴黎公社革命实践的亲历亲证,这是中国人和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直接接触、中西比照理解接受的开始,这一界定既尊重了历史事实,也符合世界无产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逻辑起点是历史必然性的积累和准备阶段的节点,是逻辑的必然和历史的可能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之中国接受的逻辑起点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亲自奠基,它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理论联系的直接建立和逻辑论证的开始,宣告了马克思主义之中国接受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研究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现实依据、逻辑起点、方法论基础及主要内容,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与继续,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所蕴含的研究范式,具有总体性的特点。"中国化"的研究范式,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理论诉求和实践指向,综合性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体现了实践活动和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就是对"中国化"范式的确认和多维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从体系构建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的分期理论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进行阶段性划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划分依据、起点确定、逻辑分期及其现实意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理论架构。从阶段性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的必要前提;从十月革命至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的一两年间破天荒式地自发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一个孕育期;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大致经历了萌发期、攀升期、形成期、巩固期、推进期、奋越期、曲折期、挫折期、徘徊期、开拓期、丰富期、发展期等十二个阶段。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逻辑进程进行合理分期,构建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的分期理论体系是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我读了浙江工商大学陈华兴教授的新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深感该著作论域之重要、内容之完整、逻辑之明晰。该著作入选光明日报出版社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向全国征集100部马克思主义研究书稿的“马克思主义学术文库”,是近年来我所读到的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成果。该著作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理性。作者认为,一个科学的政治理论的理性本质,是理论和现实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本质一方面表现在它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具有三个基本维度,即关注中国人民历史命运、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它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核心价值和历史主题。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以人为本的最高价值追求,深刻分析以人为本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维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体系构建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的分期理论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进行阶段性划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划分依据、起点确定、逻辑分期及其现实意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理论架构。从阶段性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的必要前提;从十月革命至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的一两年间破天荒式地自发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一个孕育期;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大致经历了萌发期、攀升期、形成期、巩固期、推进期、奋越期、曲折期、挫折期、徘徊期、开拓期、丰富期、发展期等十二个阶段。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逻辑进程进行合理分期,构建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的分期理论体系是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傅锁根  赵嘉敏 《前沿》2023,(1):5-12
党的二十大再次重申并着力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通过深刻剖析“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推导出由“一个结合”向“两个结合”飞跃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找到坚实的学理性支撑,并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指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7.
王丰 《思想战线》2021,47(6):10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合理确定理论阐释的起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方向,从借鉴马克思确立《资本论》的理论起点,到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探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最后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引领。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以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作为理论阐释起点的,它蕴含着社会生产的各种规定,由此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细胞”的探讨;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则确立了“人—物—人”的“人民逻辑”理论主线。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细胞学说,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可以发现,“为人民的劳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18.
孙景民 《人民论坛》2014,(11):194-19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与发展,其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艾思奇与叶青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论争,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能否中国化展开的。这一论争,对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发展、推动中国抗日战争的不断胜利产生了重大影响。重温这段历史,对于今天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工作者来讲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与发展,其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