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温家宝同志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这次《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十一五”规划,是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由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的第一份“五年路径图”。科学发展观既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根本指针,又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所必须坚持、必须遵循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主线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统筹兼顾”的发展要求;“经济建设”的发展重心。  相似文献   

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敏 《当代广西》2004,(20):32-3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特征。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和“五个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把发展建立在依靠人自身力量的基础上,把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本理性。这是现代发展观取代传统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取代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规划建议所提出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的重要论断,内蕴着从“十一五”开始,科学发展观将由理念指导层面推进到实践操作层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是科学发展观在实践操作层面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理性选择。它需要在“适度”、“和谐”的基点上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并坚持“六个必须”。  相似文献   

5.
周宝纯 《群众》2009,(5):41-42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实现铜山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密结合铜山实际,围绕“率先达小康、建设新铜山”这个主题,突出“保增长、促发展、重民生、转作风”工作重点,着力解决“怎么看”、“怎么干”、“怎么评”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6.
肖潇 《理论月刊》2007,2(2):38-40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的理论,关于“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理论,关于“四位一体”、“五个统筹”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整体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省人大常委会要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意义,在工作中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事物辩证发展的产物。一方面是理论呼唤发展观进入新阶段;另一方面是实践呼唤发展观跟上时代步伐。(一)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现代发展观始于20世纪40年代,先由一些西方政治学家们提出“工业文明”;60~70年代提出“增长极限论”,形成经济加自然的发展思想,紧接着提出“可持续发展观”;80年代,…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民本主义”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传统民本主义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克服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两型社会”指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是手段,两型社会建设是目的,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建设两型社会在内涵、发展目标、建设框架、建设途径和建设目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周灏 《前进》2009,(12):44-45
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省情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阳高县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组织工作,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在推动“三个发展”大局中来谋划,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和“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为载体,为阳高在加快推进“富民强县、和谐安康”建设中当好排头兵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莎 《长白学刊》2004,(3):10-13
党中央近日提出的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同时又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相一致.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去分析新的科学发展观,应该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协调发展"是发展的核心;"文明发展"是发展的境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强化并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纠偏"和"引领"作用,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2.
发展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对传统发展观批判的基础上拓宽了发展概念的内涵,在经济增长源泉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新制度主义的发展思路;新增长理论的兴起促进了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的融合;对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的担忧使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发展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在市场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国家的权力在下降,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颜军 《理论月刊》2010,(3):25-2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当今中国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品质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继承、深化和创新 ,是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它与邓小平发展观既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 ,丰富了发展内涵 ,创新了发展理念 ,开拓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线性发展观在我国长期占统治地位。它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忽视了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发展的制约,忽视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发展的制约。科学的发展观超越了线性发展观,在一种全球视野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以社会和谐为发展的深层动力。为探寻中国新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持续、和谐地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7.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同时科学发展观又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方法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单纯同一走向分化互动。科学发展观首先肯定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分化互动的历史进步性.然后又重点解决两者互动之后出现的社会结构不平衡问题.在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之上达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赖以产生的基石,后者不仅深刻反映了前者中的"发展之理"、"发展之质"和"发展之本",而且折射了前者中的"发展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蕴含的"消解矛盾"、"超越现实"、"重组要素"、"实践创新"、"和谐共生"、"辩证调控"等"发展之法",正是科学发展观阐发的发展方法的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妇女发展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性别视角来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的基本观点,彰显出鲜明的促进妇女发展的时代精神,确立起审视妇女发展的新的坐标,提供了推进妇女发展的思想武器,是妇女发展的灵魂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的发展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健全和严格执行科学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紧迫任务。我党的发展观经历过三次重大转变,经验证明,错误的发展观或发展评价指标必然导致灾难。针对GDP指标的片面性,有学者提出GNH指标,即国民幸福总值,这或许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