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冯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城市中国网总编辑。信息经济学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美国的新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是21世纪全球经济的两个增长点。自1997年开始,中国的城市化已推行了15年,形成了政府主导、土地入市、债务滚动的城市化发展方式。这种"地"的城市化带来了中国城市化的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应是类型学的解释。按照快速城市化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关系进行区分的类型标准,中国城市化是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以外的一种新类型。中国新型城镇化内涵应置于世界城市化类型与自身发展阶段的历史坐标中理解,即新型城镇化是中国体制渐进转型与城市化重叠型的城市化,政府主导下的渐进性城镇化,"求稳"是内在特征,转型的路径依赖使得城镇化带有很深的历史制度烙印;中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新阶段,不但需要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基础转型,而且要契合经济新常态要求,实现城市化发展方式转变,最终促进城市化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美国城市化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现正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其进程所代表的世界城市化典型特征为我们认识城市化提 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系。美国城市化对我国的几点启示是:应该考虑中国人口超大规模的特点;在遵循市 场规律的同时强化政府的规划引导;必须遵循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空间发展规律调控城市的空间布 局;必须更加重视城市发展的质量;必须注意城乡与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半截子城市化”进程,从物质环境建设看,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让人产生一种幻觉,似乎中国与发达国家已无区别,但从人口迁移角度看则不然。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长期坚守城乡二元分治结构,不断迟滞重建城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资源流动的正常途径,导致物质空间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脱节。一方面,乡村人常年在外打工,又不能在城市定居;另一方面,中国爆发式的城市化进程及其财富积累很大程度上以土地作价获得,农民日益失去家固。  相似文献   

5.
晁珊珊 《小康》2013,(10):92-93
2011年中国大陆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城市新移民群体”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条件下产生的典型阶段性青年群体。他们是未来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力量,是人口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从我们这些年的研究来看.  相似文献   

6.
叶祝颐 《人大论坛》2012,(10):41-42
近日发布的“特大城市承载力研究”显示,在城市化过程中,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9月4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7.
《创造》2011,(12):86-87
他们的职业是工人,身份却是农民;他们没有土地,在城市却享受不到市民的待遇;他们徘徊在城市的门口,成为对中国推进城市化构成巨大挑战的“半城市化”人口。专家表示,“半城市化现象是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牛文元 《小康》2014,(10):21-21
中国的城市化,特别是在“新常态”条件下城市化的战略设计、顶层设计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这样,中国的城市化才能走出一条既和世界城市化有相同,同时又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9.
“双学双比”与农村城市化上海市妇联马克思曾经说过:“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广大农村走向城市化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而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上海地区,率先实现农村城市化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但是,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乡镇是民营中小企业的集聚地,浙江经济中一半以上的工业产值来自于块状经济,而乡镇是块状经济或产业集聚的所在地。同时,乡镇政权组织是中国农村的最基层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毫不夸张地说,浙江乡镇的是工业化、现代化与城市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增长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也是人的解放的需要。从现实经济结构看,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且必须以城市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惟其如此,中国的城市化才能体现人本主义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可以说是当下中国很热门的一个话题,过去30年,城市化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46%,这个过程是非常快的。今后,中国的城市化仍然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很多人把现在世界的发展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一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今后20年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方向是什么,战略形态是什么?由中国市长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组团式城市群必将成为新一轮财富增长的战略平台;由城市群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形态;在城市化进程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中国社会公平的战略要点。  相似文献   

14.
“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世松 《理论月刊》2008,(7):171-173
"农民进城"只是农村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它的实质则是农民生产方式工业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思想观念现代化.在当代世界发展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城市化更多地表现为"就地城市化"."就地城市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是一种新型城市化的路子.农村"就地城市化"已经不是理论上的推想,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5.
拉美过度城市化及其城市化陷阱6个特征战后以来,拉美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过度城市化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前,拉美城市化率还低于北美、欧洲、大洋洲;但70年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城市化的难解之题、必解之题。解决农民工问题,首先要回答好城市发展到底为了什么,或者说城市化究竟为了什么这一问题,确立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联系杭州的实际,答案就是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我们始终坚持既关注共建,也关注共享;既关注杭州人的共享,也关注新杭州人的共享;既关注新杭州人共享民生改善成果,也关注新杭州人共享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啃老"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一个全球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现代社会抚养子女时"社会性断乳"延后,本质上是现代性的产物。近年来欧美遭遇的主要是危机型啃老,即两代人分摊经济不景气的负担;而中国遭遇的主要是发展型啃老,表现为两代人分摊高昂的城市化成本。基于中国和西方不同的代际伦理和经济发展水平,啃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传康 《中国发展》2011,11(2):86-89
农村城市化,不等同于城市建设,也不等同于新农村建设,它更关注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身份的转变,更关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农村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两个方向,两者应统筹推进。在实践中,中国一些省市积极尝试推进农村城市化,或因遭遇各种阻力而无功折返,或因农民利益受损而饱受诟病。一些地方以城市化或统筹城乡为名,实质上仍是以农村补贴城市的方式推进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9.
深化“强镇扩权”建设新型城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瞭望》2009,(1):57-57
面对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少数具备条件的新型镇(街道)即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是中国发达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选择经济基础好、集聚辐射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城乡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村改居"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村改居"的治理实践,对于实现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夯实基层治理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的一种模式,"村改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将原有的基于地域空间和血缘伦理的"乡土文化",改造成为具有现代城市文明内涵的"社区文明"。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