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前后为何钟情湘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面临着重大转折和选择。在这紧要关头,毛泽东被委任为湘南特委书记,主持制定湘南计划,准备领导湘南秋收暴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进攻长沙的直接目的不能实现后,毛泽东又是转兵湘南。为什么毛泽东如此偏爱湘南?笔者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
1997牟9月5日至6日,省委党史研究室、咸宁地委、省社科联和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在湖北秋收暴动的如G——咸宁,联合召开了纪念秋收起义利周年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主办单位的领导和从事湖北秋暴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党史专业工作者40余人,收到学术论文近30篇。会议就如何历史地、客观地、科学地评价湖北秋暴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湖北秋暴的经验教训,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也就是历史为现实服务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湖北的秋收暴动是中共中央规划的秋收暴动重点之一,在全国各地的武装暴动中占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邓小平结识,最初是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会后,毛泽东前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邓小平也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四年以后,二人重逢在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的政治身份是什么?目前党史学界基本上都认为他是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去开展工作的。权威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都说:“九月,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被派到湖南,和湖南省委一起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八七会议一结束,毛泽东就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去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这一共同认识的依据就是  相似文献   

5.
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在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指引下发动起来的。这次起义虽然与同时期的其它地区武装起义一样,遭到了失败,但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把城市的退却,转向了农村的进攻,既保存和发展了失败以后的革命军队,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毛泽东同志如何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人已不乏论述。本文虽然也谈到毛泽东同志个人,特别是他所坚持的正确主张和行动,但其侧重点是探讨湖南省委(集体领导)在这次起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板仓(今开慧镇开慧村)。父亲杨昌济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教育家。1913年,杨昌济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杨开慧随父亲迁往长沙,并在这里认识了毛泽东。1918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举家北迁。这年9月间毛泽东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也来到北京,在这期间,毛泽东和杨开慧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开始相爱。1920年初,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回到湖南长沙。同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  相似文献   

7.
薛锋 《中国人大》2012,(5):50-50
1949年11月,远在湖南的杨开智亲笔写信给毛泽东,要求安排到北京生活工作。杨开智是毛泽东恩师杨昌济的儿子,也是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亲哥哥,亦即毛泽东的亲大舅哥。 毛泽东早年在长沙读书时,经常出入杨家,得到了杨家和杨开智的多方面照顾。特别是在杨开慧被捕后,杨开智曾设法营救;杨开慧牺牲后,杨开智又冒着风险收殓尸体;以后又营救、帮助毛岸英兄弟。杨家的确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任弼时虽未直接参加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但他却是在起义暴发后由中共中央派往湖南调查起义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和今后工作计划的全权代表。因此,他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6,(5):32-34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935年6月) 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举行了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失利的教训.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战略战术原则,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取消博古和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增选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10.
那林 《协商论坛》2009,(7):51-54
毛泽东.董必武——从南湖到开国大典 毛泽东:1893年出生。建党后参加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1927年9月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创建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和工农革命军。1931年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他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1943年3月起,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建国后至1959年,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历史造就选择了毛泽东,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相似文献   

11.
时政 3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次子毛岸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06,(4):17-17
罗荣恒在《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中回忆:毛泽东同志在文家市收集了余部,决定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南进余中,在沪溪又受到敌人的伏击,部队一共剩下不到一千人,到达江西永新县境内的三湾村,便立刻进行整顿。  相似文献   

13.
风雨查尼皮     
风雨查尼皮王必昆一我想云南人若不知道查尼皮,就如同中国人未曾听说井冈山一样说不过去。这个比喻或许不恰当,但中共前敌委员会是在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且起义军受挫后才离开城市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中共云南省特委也是在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后,才决定把...  相似文献   

14.
武凌君 《北京观察》2021,(10):40-41
寡情未必真豪杰,眷爱更为大丈夫.身为伟人的毛泽东,和常人一样,也要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有着躲不掉、绕不开的浓浓亲情.他从小就十分孝敬父母,与杨开慧结为革命伴侣,对岳父岳母怀着同样的孝心和深情. 对杨开慧母亲杨老夫人的关爱亲情,尤显伟人的赤子情怀.杨老夫人向振熙,出身书香世家,1888年与杨昌济成亲,育有一男二女.长子为杨开智,长女不幸天亡,二女为杨开慧.杨昌济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曾留学日本、英国,回国后在故乡湖南任教,对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有很深的影响,是毛泽东最为敬重的老师.1918年应蔡元培之邀,杨昌济自湖南赴北京,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此后也促成了毛泽东的首次北京之行和北大图书馆工作以及爱女杨开慧与毛泽东的婚恋关系.次年底,杨昌济病重住院,适逢毛泽东参加革命宣传活动,自湖南长沙第二次进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女人杨开慧英勇就义1930年11月14日,毛泽东夫人杨开慧在长沙牺牲。杨开慧字云锦,又名霞,湖南长沙人。早年勇于追求革命真理,反对封建礼教在长沙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此后,  相似文献   

16.
杨开慧烈士的外婆家系湖南省平江县石洞砖屋向家。从毛泽东结识杨开慧,特别是他们结成夫妻之后,毛泽东自然随妻到其外婆家走访,因此与向家有过不同寻常的交往,衍生出不少为外界所鲜知,而令向家人世代相传的故事。 1913年,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从海外学成归来,举家从长沙县板仓移居省城长沙。同年,青年毛泽东也到湖南第一师范求学。他和蔡和森等同学经常到杨先生寓所求教,认识了导师的女儿杨开慧,也拜识了师母向振熙及其弟妹。博学多才,志向远大的毛泽东给向家老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先生在北京不幸逝世。逝世后,本来就不宽裕的杨家更举步维艰了。当失去丈  相似文献   

17.
铜鼓县注重弘扬老区政治优势江西省铜鼓县是一个有名的革命老区县,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为了让子孙后代牢记革命历史,发扬光荣传统,尤其是始终保持一股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铜鼓县委十分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革命传统宣传、教育。他...  相似文献   

18.
史海一勺     
《乡音》2012,(1):49-49
秋收起义真正的总指挥是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历史上,人们都知道是毛泽东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但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当时党组织任命的起义总指挥,是一位年仅22岁的共产党员,他叫卢德铭。卢德铭1905年生于四川宜宾,1924年被黄埔军校破格录取,同年底加入共产党。1927年9月,他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了:「没有调奋级没有发言权。」这位伟人身体力行,在.l十年代曾写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多篇名著,至今读来倍感亲切。在万千革命者尤其是领袖人物中,毛泽东同志无疑是深入实际、注重调奋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典范。真理来自实践,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革命理论,党和政府方针的路线、方针、政策,无*不是来自于实践,它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取决于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没有调各了离开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政绩可言。党的各项工作如此,民政工作亦加此。多士日才让同志在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上报…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今天,全国党校系统和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在湖南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内容重要、意义重大的会议。我代表中共湖南省委、代表毛泽东家乡6200万各族人民,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卓越领导人。他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繁荣昌盛,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为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