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前不久,美国《时代》周刊评出了2009年最具影响的“时代风云人物”,“中国工人”作为一个群体荣誉上榜,位列仅次于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之后。《时代》周刊认为,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相似文献   

2.
2009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作为一个群体的“中国工人”推上年度榜单,并评论道:“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中国工人,站到了世界的聚光灯下.  相似文献   

3.
为“中国工人”在《时代》“尊居”第二,特意求证了一下《时代》的权威性。我承认,此前看向那块版图的眼神总带有点颜色,尽管心内也明白诸如“兰德”、FBI、包括《时代》等的份量,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意地、自我地淡化它们。可近日,他们却将“中国工人”耀目地推到世界面前,这在我内心不由得掀起另一种波澜。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不断显现出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这是对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面临困难的一个判断。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  相似文献   

5.
“从千里迢迢地赶到企业,眼巴巴地接受苛刻的挑选,到企业主动上门请工人,真是风水轮流转。”(《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8期《到哪里去找工人?》)从民工潮到用工荒,确实,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但转变却不是坏事。中国是众所周知的世界加工厂。短短几十年里,中国建立了一个依托世界贸易、面向全球市场的出口加工型经济结构。支撑它的就是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廉劳动力优势。用工荒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10,(7):56-56
英国《金融时报》发文指出,中国的“世界工厂”目前遇到了一些麻烦,多家工厂的工人为了薪酬而向管理层发起挑战。这一现象为全球消费者带来电子产品、服装和玩具成本上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日本近日公布上半年和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中国GDP总量是否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度成为议论焦点。8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的“新华时评”《看一国经济实力,人均水平才是关键》指出,只有拿人均GDP作比较,才能看出国家经济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8.
从2010年8月开始,所谓“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话题就开始占据国外媒体的版面。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场“亚洲大超越”。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全球经济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叶子 《中国减灾》2011,(2):30-31
回顾原始社会,曾经有一个全球性的“灾变时代”,世界各民族印象极其深刻。相当于西方《圣经》“诺亚方舟洪水”时代,以及中国“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时代。由于目前开始出现类似现象,因此我称它为“新灾变时代”。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一年,中国正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实现V型反转,在全球率先恢复增长,稳健步人后危机时代。重庆市更实现了经济增长14.9%、增幅排名全国第五的历史佳绩。2009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奠基年,2010年1月26日重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0年重庆经济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本文就其重点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与实践》2009,(1):44-44
2008年12月13日,在《财经》年会的“2009:预测与战略”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说,他不太相信由于这次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贸易的格局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桂海论丛》2013,(1):2+133-F0002
孙春晨,男,江苏省扬中市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道德与文明》杂志副主编,主要从事伦理学理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工作。出版《市场经济伦理研究》、《生死论》、《伦理新视点》、《人生幸福论》等专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面向生活世界的伦理人类学》、《符号消费与身份伦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穷人经济伦理问题》、《经济伦理学:从构建体系走向问题意识》、《“人情”伦理与市场经济秩序》等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伦理新视点》(合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人生幸福论》(合著)获国家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人情”伦理与市场经济秩序》获“中国伦理学会首届学术奖”论文类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法制》2010,(7):59-59
据《工人日报》报道.“发展经济为了什么,不就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这其中,当然包括提高职工的收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一直在关注媒体“5位一线工人代表“生活压力账本”的连续报道。许多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劳动的价值必须得到尊重,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只要企业效益允许,首先要给工人涨工资。  相似文献   

14.
敬谢不敏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10,(17):61-61
近期公布的中日两国第二季度GDP数字表明,中国以1.34万亿美元的微弱优势超越日本的1.29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对此,各国反应不同,美国《华尔街日报》夸张地说:“这是全球经济的里程碑”,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场“亚洲大超越”。而我国朝野上下对此基本保持了理智冷静的态度,没有刻意宣传,更没有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15.
骆杰  朱江 《时事报告》2006,(5):60-61
两会的召开,使“十一五”规划蓝图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4%,而增量已占世界的14%,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助推器。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形容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中国人就这样来了。”那么,我们将有一个什么样的“十一五”?  相似文献   

16.
2009年8月18日《辽宁日报》刊登张小龙的文章,继多家地方语文课本连年删减鲁迅作品篇目后,最权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开始对鲁迅“下手”了,新版语文教材,(《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悄然消失,沈从文、梁实秋、金庸等人的文章“取而代之”。“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这是鲁迅对果戈理的评价,又何尝不是其自身情怀。当中国日渐富强,当国人早已奋争,鲁迅的作品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匕酋投枪”功能,变得“无足轻重”,实乃幸事。“落选”语文教材,鲁迅当笑。但究思鲁迅作品遭冷眼的真实原因,我们却笑不出来。  相似文献   

17.
周刊选粹     
《时代》周刊礼仪之邦需尽快补修文明课;《新闻周刊》中国政府鼓励大规模国内移民;《中国季刊》时尚舞台上的中国;《远东经济评论》干渴的中国;《嘹望东方》周刊中国年轻人为何要挤进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18.
朱雅琪 《甘肃理论学刊》2012,(6):142-147,155
刘勰的《文心雕龙》堪称我国最具系统、最为成熟的文学风格论创作。其中《体性》篇更是风格的专论。本文详细分析《体性》篇风格论的特色,指出其以“人”为本的基调,并进一步分析此种论述所表征的“人”的形象及其出现之时代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期刊选粹     
《Time》中国移民融入威尼斯商业主流700年前,来自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开始了他的东方之旅。从此,东西方之间开始了接触与交流。今天,随着世界的开放,中国人开始闯荡威尼斯,成为新时代的“威尼斯的中国商人”。在当地,中国人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把餐馆管理得井井有条。许多中国移民在威尼斯经商取得了成功,并赢得了本地人的尊敬。勤劳的中国人开始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新闻周刊》职业学校在中国大受欢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就业市场的人才竞争越发激烈。中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过去…  相似文献   

20.
谢登科  王飞  陈玉明 《创造》2009,(3):27-29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中国经济将呈现怎样的运行态势,世界为之瞩目。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报告的内容,为人们清晰地勾勒出今年中国经济的四大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