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试论邓小平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 ,批判了各种政党执政的错误观念 ;为了努力改善党的领导 ,全面剖析了我国原有执政体制的主要弊端 ;科学地指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制度化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华 《桂海论丛》2005,21(3):15-17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从思想建党到能力建党的新跨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本质上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化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密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3.
李海涛 《理论月刊》2007,(12):22-2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执政党来说始终是一个重大课题,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弄清影响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因素、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条件、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问题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这几个重要问题,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何成学 《当代广西》2004,(23):34-3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依法执政”这个重大命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不仅再次强调了这个重大问题,而且还把建设“依法执政的执政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因此,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一项极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首先,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依法执政的根本指针。加强依法执政建设和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必须坚持以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陈其良 《前进》2004,(12):14-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是我们党积累的主要经验之一,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这一精辟论述为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段林毅 《中国民政》2013,(10):37-38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课题,必须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一、充分认识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紧迫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建的根本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必须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其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之义;其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其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作指导.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所做出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的重要论断,是党在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后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及面对的各种挑战分析后做出的新的判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科学把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在实践并将长期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方面,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冯文光 《前沿》2005,(12):14-16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这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涵义及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龚永爱 《湖湘论坛》2004,17(6):11-1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 ,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 ,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 ,整体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执政理念。执政理念是党的执政地位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党的组织和党员头脑中的能动反映 ,是党在执政过程中对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自身状况、历史责任、奋斗目标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 ,主…  相似文献   

11.
黄育安 《桂海论丛》2007,23(6):12-1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实现党的执政方式转型。经过几十年不懈探索,党的执政方式有了较大改进。但是,目前党的执政方式还处于转型初期,这是造成现实中一系列党建问题解决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把党建设“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这为党的执政方式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郭海亮 《前进》2005,(2):29-3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近年来,吕梁市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来抓,不断适应新情况、新任务的要求,及时调整组织机构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努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水平,为建设新吕梁市  相似文献   

13.
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琴 《前沿》2005,(6):19-2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本文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首先着力解决为谁执政、为什么目的执政,以及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阐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提出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认识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身体力行、锲而不舍,使之切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深刻地指出:"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这是党执政55年来最为根本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反映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后得出的历史结论,更是我们现在和将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远要不断回答好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永恒主题。基层组织作为党的执政根基所在,必须从自身的使命出发,按照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以良好的执政业绩和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基层党支部先进性建设的现实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中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朱厚伦 《政策》2004,(6):34-35
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一直与腐败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在当今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新阶段,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构筑科学的反腐败体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反腐观,建立惩治与预防相结合的反腐倡廉运行机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夏文星 《湖湘论坛》2004,17(5):27-3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指出 :“我们党是执政党 ,党的各方面建设 ,最终都应该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上来 ,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 ,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自身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上与时俱进的决心和睿智 ,拓展了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视野、新领域。按照这一要求 ,全党必须根据变化着的实践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来指导执政实践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此 ,本文试从…  相似文献   

19.
党的执政体制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现行党的执政体制的弊端,影响和制约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革执政体制的两个着力点是干部人事制度和领导决策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反映了中共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原则,深刻阐述了党的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基础等问题,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共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这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