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昕 《学习与实践》2009,(9):155-159
环境法制创新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路径。环境法制视野中的“两型社会”强调以最少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通过立法来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法制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评价作用、保障促进作用和社会整合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步伐,提高全社会的环境资源法治观念,建立环境资源监管执法的长效机制,推进“两型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破解我国水资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是简单地用行政的办法去节水,其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浙江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法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昕  向敏 《长江论坛》2010,(1):31-35,39
法制创新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路径。法制视野中的“两型社会”强调以最少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通过法律来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法制创新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评价作用、保障促进作用和社会整合作用。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步伐;创新执法体制,建立环境资源监管执法的长效机制;完善环保信息公开机制与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环境资源法治观念,坚持以法制创新为先导,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五个“统筹”,贯穿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概括形成“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求不断地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是儒家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其内涵既包括以调和人际关系为特征的和谐的人文规范,又是指“天人合一”式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互济。从古为今用的原则出发,运用现代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汲取传统的…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构建和促进和谐,既要靠法治,更要靠德治。当前全社会的道德建设、特别是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显得迫切而艰巨。  相似文献   

7.
在最近召开的全省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上,省委书记习近平指出“: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句话言简意赅,高度地概括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极端重要性,值得我们深入领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丰富的资源储备、功…  相似文献   

8.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质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其重点在生产,途经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是这个时期的突出标志。迅猛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既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水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按照水的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发展资源水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确立科学的发展资源水利的指导思想水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水生态的平衡和水环境的健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水资源能…  相似文献   

10.
观点荟萃     
构建和谐社会专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第一个层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体现在把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树立起人和自然一体的生态伦理观。第二个层面,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包括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区域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目前应主要关注四个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与环境道德;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雏度。  相似文献   

12.
西北内陆干旱区的经济社会要发展,而有限的水资源却制约着该区域的发展,如何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保证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就要对内陆流域的有限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而其合理配置的核心就是要对未来水的承载力及其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研究,为西北内陆干旱区的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了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的高度概括。从“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出发,和谐社会应该是人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微观层面的人与人、中观层面的人与国家、宏观层面的人与自然相互和谐这样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4.
张英  任建兰 《前沿》2011,(7):17-19
构建和谐社会是有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特征。资源环境约束加强是目前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背景。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供需缺口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等问题是人与自然矛盾日益突出的体现。我们应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健全法规制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技术,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原则改变传统经济观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进而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不损害自然的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崭新文明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作为必须实现的四大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具体要求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要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朴 《学习与实践》2008,(4):153-156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武汉市青山区作为国家重化工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必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循环经济是武汉市青山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一、和谐人际关系在国有企业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谐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丰富内涵,它包括经济发展的和谐,即行业之间、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健康协调地发展,减少或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市场的恶性竞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  相似文献   

19.
金子 《今日浙江》2005,(7):21-22
浙江,一个资源小省,少地、无油、缺煤,一次能源95%靠从外省输入;浙江又是一个经济大省,2004年,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243亿元。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特别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浙江的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能力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近年来,浙江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保持人口“低出生、低增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资源的集约利用,推进生态省建设,充分顾及资源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自…  相似文献   

20.
要使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最重要的就是要界定人与自然的产权关系。在有效的产权制度约束下,资源才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配套试验区建设是新一届中央领导和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探索,有效的产权制度不仅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基础,也是其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