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真理 《当代广西》2009,(11):43-43
近年来,贵港市覃塘区大力整合城乡资源,通过实施“村企共建”工程,全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农村支持企业、企业反哺农村、村企携手共建”的新路子,大大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的首要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企业家在新农村建设的蓝图上绘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企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形式,那么动员和引导千万个企业家的有效参与,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刊特选登一组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近日,河南省开封市工商联召开总结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双百工程”即“百企帮百村”和“百企进开封”,引导非公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强与沿海及海外商会的联系与协作,吸引100家企业和大批科技型人才到开封投资业兴。据统计,自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以来,已有238家企业参与,帮扶村庄370个,实施项目131个,投入资金4360万元,为新艘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图为非公经济人士代表与市工商联领导签订“双百工程”责任书。  相似文献   

4.
刘义康  蔡跃 《长白学刊》2007,(3):107-10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工业反哺农业,国家应通过财政体系,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解之题,一是要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二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6.
推进“两个趋向”的制度安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个趋向”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决策。胡锦涛同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深刻阐述了“两个趋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一、落实“两个趋向”重在制度安排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央“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7.
《群众》2008,(3):F0004-F0004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常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列为全市“五大建设”重大任务之一作出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07—2009年常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年行动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针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务院“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但广大民族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有其特殊情况,工业反哺农业不适合当前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并且从六大方面深刻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将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转折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民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根据自愿原则建立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加速新农村建设是今年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头戏。2005年12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了200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财政支出将重点向农村教育和卫生领域倾斜,力争解决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一切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将要发生重大转变,解决“三农”问题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统一战线》2011,(5):34-35
近年来,广西自治区钦州市委统战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利用当地非公有制企业多、回报社会愿望强烈的优势,全面开展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2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40余个基层商会,以“一企多村”、“一企一村”或“多企一村”的形式,分别与全市45个村结成共建对子,实现了村企结对全覆盖,累计共建项目达到80余个,到位资金达82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2.
金华市自2003年实施百强农业龙头企业工程、5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农村新五保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五大”工程和千里清水河道整治、百库保安、绿色通道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等“五小”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策以来,特别是2006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实施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提升行动、生活宽裕富民行动、乡风文明示范行动、村容整洁推进行动、管理民主构建行动等“五大”行动,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致力于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有力、部门单位协力推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合力共建的新格局,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  相似文献   

13.
陈锡文 《思想工作》2006,(10):I0002-I00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的论述。根据中央的这一战略部署,200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继续加强“三农”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的问题。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部署。  相似文献   

14.
邹小军  吴鸣 《湖湘论坛》2006,19(6):15-17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高度统一。目前,对新农村建设强调更多物质支持,但是新农村建设仅靠对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支持是不够的,智力反哺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金球  柯冬林 《政策》2006,(11):46-46
《农村新报》作为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农村版,是湖北日报对农村宣传的延伸、细化和补充。近年来,《农村新报》编辑部根据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意见》,努力实践“三贴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为农民提供政策、法律、科技等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农村新报》的办报定位是:上为政府分忧,下为农民解难。上为政府分忧,要求我们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做政策法规的宣传者。必须全面把握中央和省委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及时而深入浅出地进行政策宣传,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6.
万勇 《中国民政》2006,(2):27-2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夯实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专门研究了"十一五"期间推进新农村建设问题,并且发出了中央一号文件,人民日报刊登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论,党和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决心正在逐步变为实际行动。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多予少取放活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政策的拓展和深化,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略的集中体  相似文献   

18.
政策速递     
《公民导刊》2006,(11):57-57,58
国务院通知要求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巩固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或用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已经进入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提出的战略举措,要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加速推进的大趋势,拓宽视野,创新思路,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要用工业化的思路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用城镇化的思路来建设农村新社区;用市场化的思路来深化农村改革;用市民化的思路来调整农村政策。  相似文献   

20.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意见》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扎实贯彻《意见》,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