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与保障》2014,(7):21-21
2014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4.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省将继续强化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主旋律,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着力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日前,  相似文献   

2.
《湖北宣传》2009,(2):13-13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加大。1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近期,有关部门将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教、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各媒体要认真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一是大力宣传国家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郑岩 《政策瞭望》2014,(8):54-54
最近,广东省人民政府就大学生就业创业提出以下意见:一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要结合高校毕业生特点和求职需求,突出以网络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就业服务.开展更多的网络招聘活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积极组织开展实名就业服务,并及时将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给教育部门,作为教育部门和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培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就业与保障》2014,(6):14-15
正今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4.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省将继续强化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主旋律,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着力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大学生是我们的潜在人才,是我们国家、老百姓、纳税人和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国务院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财税支持政策、培养和就业的指导政策、公共公正服务政策、开发工作岗位等等,鼓励用人单位吸收毕业生,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些政策显现了效果。实际上,国务院每年都强调大学生的就业是首要问题,因为他们是国家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和各种才能,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筹备和经营各类企业或成为个体劳动者。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的107万,增加至2009年的710万,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繁重,国家不断推出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但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形势令人难以乐观,远没有达到政府及社会期盼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政报》2009,(3):20-2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是继续深入实施大学生回乡创业工程。以政策为引导、基地为依托、信息化为桥梁、特困生为重点,策划并实施好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实习-就业-创业”系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就业岗位、创业机会等多方面服务,吸引更多的本地籍学生回乡就业。2006年湖州籍大学生回乡率巩固在50%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80%。  相似文献   

9.
王新宏 《前沿》2013,(10):188-19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强调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明确"十二五"期间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长期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0.
杜娟  周杨 《传承》2012,(24):70-71
高校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精神,增强他们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提升其创业能力。通过对高校创业教育网络平台运用情况的调查,我们可以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充分利用高效、便捷、快速的互联网来开展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最终达到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俊民  赵硕 《人民论坛》2013,(10):174-175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力量整合,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文章从就业能力的视角,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究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13,(8):36-37
作为全国高校相对集中的教育大省,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全国一样,总量压力继续加大,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对此,陕西省妇联、省妇儿工委办牢牢把握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在就业创业政策上力促男女一视同仁,并有意识地向女大学生倾斜。走进高校转观念先后在西北大学、培华学院等公立、民办高校举办"国策润三秦———四进八送进高校"、  相似文献   

13.
钱斌  童铁江 《浙江人事》2009,(12):32-33
今年以来,杭州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积极推进“九大计划”和“一大平台”为工作重点,以实训促就业和创业带就业为工作主线,大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8.7万余个,接收高校毕业生5.9万余名,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相似文献   

14.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教育部的消息,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长52万人。困局面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多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专门部署。温州被誉为“创业热土”。植根于这片创业热土的温州大学多年来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自2002年以来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新路子,对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面对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高峰期的到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现阶段就业工作的首位,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营造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8.1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超过以往,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我区高校"走出去"访问用人单位、收集就业岗位;自治区教育厅增加"双选会"规模和场次、组织培训和企业现场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挥"五个途径"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四项举措"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通过"三大措施"引导毕业生向基层就业。至2013年11月底,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5.04%。  相似文献   

17.
陈丽影  易石宏 《求索》2007,(11):111-113
从“双重嵌入”理论视角看,加强高校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们积累就业资本,而且要求他们学会创业,通过创业教育实现就业资本积累。通过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就业数据资料比较分析和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就业制度的转型、就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大学生创业所形成的能力对就业选择的作用在不断加大,大学生创业的过程实质上是就业资本的积累过程。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问题同时需要政府、社会与高校协同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高校扩招造成毕业生供需不平衡;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仍旧偏高;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等。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也有了一些新的动向,如争当"村官"、到二线城市发展、自主创业等。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依然面临着"理想让位于现实"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强 《前沿》2007,(3):171-17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逐渐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势态分析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结构的回顾,指出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就业难提出的理性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措施,旨在转变就业观念,增加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龚和 《群众》2009,(2):14-15
近年来。我们宿迁市人事部门立足区域实际,切实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创优就业政策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服务措施,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利的大背景下,我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有序开展,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质量均持续提升,既起到了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也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储备了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