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教育公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教育公平指的是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相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公平。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教育公平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时代诉求。本文从教育公平的内涵、和谐社会的时代需求、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与原因、增进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及其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王晓霞 《传承》2012,(2):32-3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而产生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特殊的生养环境,这些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不仅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将影响我国农村人口未来的整体素质,制约着社会结构的合理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和谐与否在整个社会和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法律制度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农村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来,教育公平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的热点之一。这反映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们对社会公平特别是教育公平的热盼和追求。没有教育公平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更谈不上建设和谐社会。一、正确认识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是指每个社会成员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教育活动中地位平等,公平地占有教育资源。它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和谐与否在整个社会和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法律制度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农村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国泰 《今日海南》2005,(10):32-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平是基础,而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妥善协调教育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构建“和谐海南”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姚鸿雁 《前沿》2009,(13):116-120
公平、效率与发展是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核心理念,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的深邃眼光。通过对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回顾与整理,有助于对影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进行剖析,也有利于改善我国教育公平状态,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社会公平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对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平  张传萍 《政策》2007,(4):40-42
一般认为,社会公平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障人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教育公平的工作重点,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夯实和谐社会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推动作用。文章结合中国的国情,通过对教育公平的界定及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对教育公平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实现教育公平,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刚刚于10月1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杭州市积极破解“上学难”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探索出推进教育公平的“名校集团化战略”,该战略被专家称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杭州模式’”。所谓“名校集团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逐步展开,诸如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农民社会地位不高等,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这都给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深远影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加重,而其就业心理有待调整,就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论农村教育转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农村教育的需求环境和发展模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农村教育在这经济社会变迁中面临着战略转型的挑战。农村教育要认清面临的新任务 ,在教育发展思路、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几方面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4.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看,教育在各项社会事业中具有基石性的地位和作用。十七大报告首次运用"基石"两字,意义非凡。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则是教育公平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周国东 《创造》2013,(3):78-7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学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一步一步凸显出来,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甚至将成为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关注农村小学教育,是基层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松州》2007,(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国13亿人口,九亿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着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努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并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利亚 《求索》2007,(7):151-153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以“留守儿童”问题为切入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统筹规划,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全面纳入教育整体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之中,是一种具有全局视野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8.
刘天娥 《中国发展》2011,11(1):70-73
办好农村学前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教育与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国农村学前教育仍存在机构偏少入园率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师资匮乏质量偏低等问题。该文提出,必须探索强有力的措施,明确发展思路,增加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9.
实现和谐教育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教育和谐发展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证制度。温总理的报告,为我们从教育优先发展的视角分析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和谐发展,探讨和谐教育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有效发挥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我们知道,马克思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深刻考察了社会结构各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和谐互动的过程。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和谐社会就是构成社会整体的…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政策时代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进入社会政策时代,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维护农民利益、切合农民需要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必须承认和尊重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将长期存在的历史事实,重视农村社会问题的特殊性,坚持农村社会政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地位。农村社会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十大政策单元构成,在构建过程中要确立"底线公平"的价值理念,遵循整体性、协调性、民主性和渐进性四大基本原则,促进农村社会政策体系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