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曹明 《求索》2008,(8):217-219
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依据马克恩主义的唯物史观,结合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和俄国的具体国情,在探索具有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的经济思想。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提出了俄国在特有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但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先进成果;列宁根据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并依据当时的俄国国情,指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列宁试图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反对官僚主义,从而达到实现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2.
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再认识是在解构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现象的基础上,立足苏俄建设实际生成的,涉及内涵、性质、实现形式、作用和地位.它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的守正创新,巩固了新生苏俄政权,推进了苏俄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还为新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及其后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可以以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再认识为理论支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为实践素材,驳斥肃清中国国家资本主义论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关于学习和消灭资本主义的理论,是1949年至1956年党对私人资本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和"和平赎买"的思想,提出了"新型资本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合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的,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也具有指导作用.但是,这一思想在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就发生了急剧变化,1955年10月,毛泽东又提出"让资本主义绝种"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一向关注东方社会的命运,他通过对东方传统社会结构的历史分析,辩证地指出了近代东方社会存在着的两种发展前途,一是走向资本主义,一是避开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向社会主义发展,晚年的马克思更预见到了东方国家率先开创社会主义进程的可能性.列宁开辟的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和邓小平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实践上证实了马克思关于东方国家社会主义进程思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列宁从十月革命后苏俄和世界形势发展的实际出发,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阐述了许多意义深刻的观点.这些观点既构成了列宁探索苏俄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一部分,也从一个重要方面揭示了先前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但是后来,苏联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肤浅的片面的理解,导致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时,长期陷入两大谬误其一,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绝对化和简单化,不在两者的联系中把握对立,对资本主义采取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度;其二,仅以自己建成的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如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去跟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等作对比,长期如此所形成的优越感和思维定势,使苏联难以产生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终致思想和体制僵化,想坚持的社会主义消失了,想否定净尽的资本主义复活了.  相似文献   

6.
列宁晚年,就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是采取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由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通过工业化电气化,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组织合作社,加强工农联盟;改革和完善国家机构,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进行文化革命,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严治党,密切党群关系等六个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列宁的这些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不仅对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对以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1921年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列宁鉴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力排众议,毅然作出推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决策。这是苏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经济政策。列宁十分重视构成新经济政策“基本点”的国家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他分析了俄国社会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即宗法式的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其中分散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极大优势。同这种个体经济相比较,国家资本主义是集中化和社会化的大生产。因此,列宁认为,只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才能摆脱小生产设置的障碍,使俄国确有把握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国家资本主义将是我们的救星。”(《列宁全集》第27卷第269页)  相似文献   

8.
列宁首先提出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战略思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这决不仅仅是一条特殊措施,它是社会主义发展和崛起的重要保障。如何有效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现实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全球化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思考和探索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全球化的思想、观点和策略。列宁的全球化理论肇始于列宁对19世纪中叶以来卷入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俄国命运的思考,形成于20世纪初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探索进程,并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支撑。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社会主义实践进一步促进了列宁全球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列宁全球化理论为当前我们认识全球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也为当下社会主义国家引领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映了他的全部经济思想。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主观上是反对资本家,反对走资本主义老路,是要实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孙中山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马克思学说以及列宁和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烈的赞扬。在他的民生主义经济思想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其主观社会主义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列宁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列宁对此曾作过大量论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对列宁的这些思想加以研究,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是大有裨益的。一、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十月革命胜利后,如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俄国共产党内曾发生过激烈争论。一部分捍卫“共产主义纯洁性”的人认为,要彻底抛弃旧俄国的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关于学习和消灭资本主义的理论,是1949年至1956年党对私人资本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和“和平赎买”的思想,提出了“新型资本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合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的,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也具有指导作用。但是,这一思想在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就发生了急剧变化,1955年10月,毛泽东又提出“让资本主义绝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清 《理论月刊》2003,(5):18-20
如何对待资本主义?这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面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到邓小平,对这一高难度的历史重大课题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理论、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两制”关系上的正确观点,奠定了邓小平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论邓小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梁琳娜大胆地借鉴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这是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个重要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对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特色理论独具光彩的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贯彻这...  相似文献   

15.
论列宁先进文化思想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一次革命,它是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创举。列宁领导建设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论述了不同于资本主义文化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列宁先进文化的特点。注重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经验、方案可资借鉴,只能在实践中长期探索。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与西欧国家不同,它是个并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样的国度里,怎样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之路何以可能,这是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着歧见的重大理论问题。俄国村社社会主义的"跳跃论"由于片面强调落后优势,而具有明显的空想性质。在第二国际内部,考茨基等人的"早产论"表明了他们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反对态度,卢森堡则对十月革命道路表示了肯定和支持。从理论上回溯,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发展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出发,论证了俄国在占有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可能。列宁以"颠倒过来的革命思想"阐述了俄国在革命基本条件成熟时,先夺取政权,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思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思想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没有违背历史规律,而是具有其选择依据。但是,这些国家在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后,必须正确处理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社会跨越与文化滞后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存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列宁是第一位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的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他不仅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蓝图和理论上的指导。今天,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重温列宁的这一光辉思想,仍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就开始了探索在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很不发达、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随着夺取政权的日子临近,他的这种探索也就愈益…  相似文献   

18.
列宁在苏维埃俄国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提出"均势"思想,准确判断了苏维埃共和国的"均势"状态并制定了"均势"政策。只要人类社会还处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列宁"均势"思想就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同时对新中国外交、社会主义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的长期共存和中国的"一国两制"构想都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列宁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错综复杂的矛盾体系中,紧紧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主要矛盾,着力建构新制度的物质基础.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高度,探索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视角,辨证分析资本主义的矛盾二重性,既利用它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又注意克服其负面影响.列宁的建设辩证法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列宁指出了俄国民粹派经济学家的理论实际上是抄袭了欧洲浪漫主义经济学家的学说,民粹派学说不但没有理论新意,甚至还有所倒退。列宁与欧俄浪漫主义的对话阐述了一个思想——承认资本主义道路的现实性和进步性及指出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并不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来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