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薛青河  李景杰 《前沿》2013,(21):75-78
本文在产业承接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各盟市产业承接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产业承接能力表现出区域集群性差异,其中以鄂尔多斯市、包头市以及呼和浩特市组成的内蒙古西部“金三角”城市圈具有较强的产业承接能力;赤峰、通辽、呼伦贝尔东部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围绕呼、包、鄂城市圈的其余城市承接能力薄弱。因此,内蒙古产业承接能力提升应该通过区域内经济合作,依托呼、包、鄂产业承接优势进行跨区域整合以带动内蒙古整体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沈阳市聚集一批国外投资的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为实现沈阳市经济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增加了新动力。产业集群已成为实现区域经济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提升的支撑力量。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资本转移,特别是承接我国的近邻韩国资本转移,对于发展沈阳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作为本课题组提出的创新概念,有着与一般的招商引资显著不同的内涵。也正是基于此,使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崛起压力的中部地区而言,尤其如此。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调整,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实现崛起目标的重要途径。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因素的有效结合。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引进具有多元优势的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就是现实的路径选择。因此,深入探析吸引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以实现中部崛起的作用机制,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清流 《求索》2010,(5):43-44
产业转移可以加速承接地的经济起飞进程,而不当承接却可能得不偿失,对地区经济安全构成严重挑战。科学的产业承接战略规划应当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产业承接目标应当是通过外来项目带来的新技术、新观念和示范效应,启发、带动并加速本地经济发展。产业承接的战略应当符合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实际效果的途径是需要产业承接的模式创新,实现从项目点到产业链进而到产业群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地方经济需求为导向,对接产业发展需要,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产教融合和专创融合是应用型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河南城建学院能源学院的人才培养为例,从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出发,探索产教、专创双融合的人才培养提升路径,从而为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承接产业转移是武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意义、时机和优势;剖析了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找出武汉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约束机制;最后从武汉产业转移的层次定位,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策划与招商引资,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自身吸纳与承载能力,培育企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平台,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作亍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赵江利 《前沿》2012,(11):111-112
在中部崛起战略下,物流产业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之一。以国家政策导向为依托,结合自身资源和能力,通过物流产业的进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转移与中部崛起的思路调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学术界目前盛行的“(主要)依靠接纳从东部转移过来的产业实现中部崛起”的观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剖析后可以发现:依靠产业区域转移并不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正确思路。必须尽快把中部崛起的思路调整到建立一套“以中部内生的、自我发展的组织结构为主,外生作用为辅”的良性循环机制上来。  相似文献   

9.
<正>睢县位于商丘、开封和周口三市接合部,北临连霍、南靠商登,距离郑州航空港仅一个小时车程,是商丘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西向延伸的必经地。近年,睢县紧紧围绕"争先晋位、富民强县"的总目标,以产业集聚升级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现代城镇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支持促进产业集聚,抢抓发展机遇,变边缘为前沿,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强力推进产城融合,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初步形成制鞋制衣、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业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发展由弱到强的重要转变,"四大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月瀛 《人民论坛》2010,(8):176-177
随着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互动合作,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把握好眼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等各方面关系,同时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实现中部地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东国  谢炳庚 《求索》2011,(5):86-87
近年来,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态势良好,但在项目落地过程中政府土地宏观调控、土地市场机制、土地保护机制等土地管理机制面临新的挑战。中部地区通过转变土地管理机制,采取加强政府土地宏观调控并实行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机制,健全土地市场机制和作好项目用地准备工作、遴选企业入园,科学编制新一轮土地规划并力推节约集约用地机制等策略平滑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中部工业化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中部经济崛起,构筑中部产业增长极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按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布局及集群化发展思路,促进中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成为产业增长极,有利于彰显中部资源优势及产业优势,加速推动中部工业化进程,稳健提升中部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包括广告产业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湖北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湖北广告产业发展目前面临几个方面的核心问题,创新湖北广告产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是提升湖北广告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演化规律,形成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要突破区域差距拉大、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扭曲、产业同构诸多瓶颈因素,选择明晰政府职能、推进科技创新、有序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等路径。  相似文献   

15.
罗若愚 《求索》2012,(9):15-17
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和财政中心主义的政绩观,使得地方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文利用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产业转移下承接地政府间合作面临的困境及破解方法。研究指出产业转移下承接地政府的个体理性导致了集体决策的非理性,我国政府官员的任期制和考核晋升制阻碍了政府间合作的实现,形成了典型的"行政区经济"。在重复博弈模型中,引入中央宏观调控的这一贴现因子,提出了破解承接地政府间合作"囚徒困境"的方法。最后,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背景,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产业链整合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庄晋财  吴碧波 《求索》2008,(10):5-8
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甚至进入政府决策层面,但在承接中往往忽视产业链的整合,导致链上企业分工不明确,重复建设严重等,反而障碍了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文章在阐述产业转移与产业链整合内涵的基础上,现实考察了西部主要的承接模式,并基于产业链整合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构建,最后就西部地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和促进自身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政报》2011,(3):23-28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路径,促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以工业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推动非资源型产业、中小企业、富民工程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现就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发展理论与中部崛起的产业集群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沿海率先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相继实施和由此释放出来的巨大政策能量,“中部崛起”战略成为人们又一关注的焦点。但中部地区的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及其所处的特殊发展机遇与发展环境,决定了“中部崛起”要有新的战略思路。本文试图从区域发展理论的视角,通过对几种主要区域发展理论的分析和比较,结合中部地区的特点,探索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甚至进入政府决策层面,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导致链上企业分工不明确,重复建设严重等,反而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既不能依赖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也不能奢求东部发达地区帮扶援助,只能是立足本地资源与区位优势,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促进转移产业与原有产业的整合,鼓励产业内企业间的有效协作,以寻求区域内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倚重中部崛起的软实力:区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晗 《求索》2005,(10)
中部文化历史悠久,中部经济出现“塌陷”。如何从中部文化中找到实现中部崛起的新元素,是中部突破对发达地区发展路径依赖,实现中部有创新性的崛起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考察中部文化的优性与劣性,透视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提出创新中部文化,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