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4月1日凌晨,环洞庭湖234家污染治理不达标的造纸厂全部关闭;4月中旬,持续恶化的洞庭湖水质由Ⅴ类变为Ⅲ类,蓝藻危机彻底化解。  相似文献   

2.
陈玉书 《湖湘论坛》2001,14(3):67-68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主要分洪通道和蓄洪湖泊。它吞吐长江,接纳湘、资、沅、澧四水。滋润着万顷良田,维系着湖区一千多万人口的生存安危。但近百多年来,尤其是本世纪后半叶,洞庭湖由于常年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湖区河床升高,湖底变浅,库容萎缩,水灾日趋频繁。连年的抗洪救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加速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建设已刻不容缓。为此,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使洞庭湖区日趋严重的灾情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一、治水、治土、兴林相结合,强化蓄水保土…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水灾频发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兴修水利、消除水患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口骤增、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逐渐暴露 ,人与水之争问题日益严重 ,洪涝灾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为此 ,我们选择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认为 ,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是根治水患的根本前提和条件。一、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特征与成因洞庭湖曾是我国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泊 ,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我们取洞庭湖为中心 ,地辖湖南27个县(市、区)和15个国营农场 ,还包括湖北省松滋、公安、石首3个县…  相似文献   

4.
朱毅 《中国减灾》2006,(1):50-51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以南,境内主要河流为湘、资、沅、澧,四水汇入洞庭湖,长江有三口(松滋、太平、藕池),自北向南注入洞庭湖,形成以洞庭湖为辐射状水系。全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夏秋多旱等特点。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427毫米,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在年内和年际、地域分布之间变化很大,最大年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的2~2.8倍。  相似文献   

5.
以往游人到湖南岳阳,去岳阳楼怀古,看龙舟竞渡,品君山茶;享受的是历史文化。其实每年10月到来年3月,岳阳还有个好去处,定叫你流连忘返,那就是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东洞庭湖并非荡舟,也没有花草可看,精采之处是鸟。东洞庭湖是中国7处列入《湿地公约》的国...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跨世纪的忧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庭湖:跨世纪的忧患张大任洞庭湖是华夏大地上的明珠,是一块宝地。它是承纳湘、资、沉、澧四水和吞吐长江水的过水型大湖泊,具有湖泊效应和多种生态功能。它是调蓄长江与"四水"洪水的安全阀,对改善小气候也有裨益,在湖南及长江水系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洞庭湖的治理开发,已引起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在王克英同志主编的《洞庭湖治理与开发》一书编写过程中,该书编著者和责任编辑最近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水利泰斗张光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林一山、李锐、徐乾清、魏廷...  相似文献   

8.
退田还湖:治理洞庭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洞庭湖治理措施大多就防洪研究防洪,结果是堤越修越高,防汛任务越来越重。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对水的需求量日益突出。长江每年汛期洪水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所以我们在新世纪要跳出单纯修堤挡水的观念,从生态的高度来看,多蓄水保水,综合利用洞庭湖的水资源,是根治洪水灾害的良策。洞庭湖是长江的蓄水湖,又是长江的生态湖,它既是国家的粮林渔基地,又是国家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但当前洞庭湖面临许多问题急需解决:(1)建国以来洞庭湖和长江河滩泥沙淤积,加上湖泊堵塞和围垦,使洞庭湖出口城陵矶水位抬高1.85米,洪水威胁和修堤防汛任务…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频繁而严重的洪涝灾害,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综合治理洞庭湖,不仅有利于湖区人民安居乐业,发展地方区域经济,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8年大洪水以后,通过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和生态产业发展,洞庭湖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洞庭湖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洞庭湖,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调蓄长江洪水重要的通江湖泊,历史上曾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由于入湖泥沙淤积、高洲围垦、并垸合流、盲目开垦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致使“堤垸如鳞”、湖床…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水资源在开发、利用、治理、管理与保护各环节即水权运营过程中,必须保证社会、经济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洞庭湖水资源立法主旨必须是保护为主,在水权(水资源)运营中保护水资源及水环境。立法的根本原则是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立法必须构建"产权、运营与监管"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制定《洞庭湖水资源保护条例》。  相似文献   

11.
刘励敏 《求索》2013,(12):43-45
大湖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特别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我国粮食安全、水利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和新型工业化持续健康推进的大局。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也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腹地。由于三峡水库蓄水运行的影响,洞庭湖出现了枯水危机,其调蓄作用减弱。再加之传统粗放生产方式.产生了严重的湖体面源污染。如何应对这些新的危机.其必由之路就是实施绿色工业化战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高效发展相融合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2.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以南,境内主要河流为湘、资、沅、澧,四水汇入洞庭湖,长江有三口(松滋、太平、藕池),自北向南注入洞庭湖,形成以洞庭湖为辐射状水系。全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夏秋多旱等特点。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427毫米,由  相似文献   

13.
李琳 《求索》2011,(9):100-101,83
影响文化品格乃至文化形成的因素除了植根于地理环境基础上的经济或者说生产方式之外,政治和历史的影响力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洞庭湖流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历史的影响,形成了以水文化与巫文化为主并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具体表现为既富于忧患意识和变革精神,又富于幻想和浪漫激情。  相似文献   

14.
郑利民  杨鹏程 《求索》2011,(5):234-236,54
洞庭湖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断的演变形成了历史上荆江与洞庭湖特殊而复杂的江湖关系,而这种特殊复杂的江湖关系是湘鄂两省水利矛盾与纠葛不断的自然条件和直接原因。"南北之争"成为贯穿湘鄂两省水利矛盾的关键词。到清后期,洞庭湖区水患日益频繁和严重,这种江湖关系进一步上升到畛域之争,演变为湘鄂两省紧张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喆 《世纪行》2007,(8):5-7
湖北地处祖国中部的腹心地带,位于长江中游,居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全省国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16万。湖北既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和科教大省,又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粮棉油主产区。同时,湖北又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  相似文献   

16.
宋代洞庭湖平原市镇的发展及其地理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时期洞庭湖平原岳、潭、鼎、澧各州之相关地区的市镇具有长足的发展 ,大多数市镇之地望可得以考定 ;南宋时期 ,洞庭湖平原的市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发展、繁荣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07,(9):28-29
从6月下旬以来,随着长江上游泄洪,洞庭湖水位上升,致使洞庭湖沿岸爆发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鼠患.据估计,洞庭湖区共有20亿只东方田鼠.汹涌而来的田鼠大肆啃食庄稼,在洞庭湖区沅江市、君山区、华容县等地一些防鼠设施不够完善的地方,东方田鼠突破了人工防线,侵入稻田和村庄.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21,(6)
正洞庭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调节湖泊,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作为"鱼米之乡"的八百里洞庭,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水稻的发源地。得天独厚的生态和生产条件,使洞庭湖担负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东洞庭湖湿地和城陵矶水文站考察,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一湖碧水连接着湘鄂两地。共同守护一湖碧水,湘鄂一家携手作为。多年来,  相似文献   

19.
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处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口,东西南三面山地环绕,北面与广袤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相连,全市总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区面积为0.8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7%,地区气候受副热带高压、西风带环流、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等环流体系的复合影响,气候系统极不稳定,降水分配不均匀,年季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20.
从6月下旬以来,随着长江上游泄洪,洞庭湖水位上升,致使洞庭湖沿岸爆发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鼠患.据估计,洞庭湖区共有20亿只东方田鼠.汹涌而来的田鼠大肆啃食庄稼,在洞庭湖区沅江市、君山区、华容县等地一些防鼠设施不够完善的地方,东方田鼠突破了人工防线,侵入稻田和村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