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妇运》2020,(4):16-17
昭觉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全县辖47个乡镇,34.18万人口,其中女性16.83万人,彝族占比为98.53%。截至2019年底,未脱贫户有0.71万户,未脱贫人口3.31万人,其中女性1.6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1.3%。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考察脱贫攻坚,为彝区人民带来了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2019年1月,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到昭觉调研指导妇联工作,给昭觉妇联和广大妇女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20,(4):15-16
贵州省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共减少贫困妇女人口688万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30万人,其中妇女儿童13万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43.67%。近年来,省妇联围绕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发展指尖经济,助力妇女脱贫增收。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20,(4):12-13
截至目前,广西全区仍有国家级贫困县8个,24万未脱贫人口,其中妇女11万人。自治区妇联全面落实全国妇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将电子商务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打好“育好苗子”“搭好台子”“造好牌子”三张牌,助力姐妹们打开新的致富之门。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20,(4):18-19
截至2019年底,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已全部摘帽,但是仍然有20个脱贫攻坚重点县和52个贫困村,未脱贫人口35.3万人,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女性14.5万人。河南省妇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妇联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持续深化实施“巧媳妇”工程为抓手,制定出台河南省2020年巾帼脱贫行动方案,实施疫情防控期间支持妇女复工复产的网上服务、金融扶持等8项举措,全力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前,全省“巧媳妇”基地复工复产率达77.4%,其中省级“巧媳妇”示范基地复工复产率达86.6%。  相似文献   

5.
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中共中央赋予各民主党派的一项全新政治任务。农工党中央将驻村调查作为对口云南省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重要方式。自2017年5月,第一支工作小分队到镇雄县雨河镇乐利村驻村调查始,至2019年年底,先后组织驻村调查11批次.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20,(4):11-12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走进四月,距离我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剩不到9个月时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国性胜利进入倒计时。值此关键时刻,全国妇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妇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汫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各级妇联组织强化政治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发挥妇女作用,实施精准帮扶,不让一个贫困妇女掉队。为深入挖掘典型案例,讲好妇女脱贫故事,展示攻坚成果,凝聚必胜信心,本刊推出“凝聚半边天力量打臝脱贫攻坚战”专题,引领广大妇女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以冲刺状态奋战到底,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20,(4):13-14
新疆10个未脱贫县全部在南疆四地州,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疆四地州将产业发展作为打羸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依托,基本完成了“县有龙头企业、乡有规模企业、村有卫星工厂、户有小作坊”的产业布局。目前,全区16.58万贫困人口中,妇女占50.43%,基本都是文化程度低、国语水平差、劳动技能单一、缺乏自主脱贫能力的难啃“硬骨头”。为帮助南疆农村贫困妇女提升素质,助力产业脱贫,新疆妇联在南疆四地州实施了抓宣传动员、抓技能培训、抓岗位开发、抓输出就业、抓诉求解决的“五抓”举措,推动妇联组织脱贫攻坚由虚变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20,(4):8-8
3月9日、10日,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和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处同志连续两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妇联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沈跃跃强调,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克服疫情对妇女脱贫的影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发挥半边天作用。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主持会议并提出贯彻落实要求。  相似文献   

9.
《前进论坛》2020,(2):42-43
农工党中央对口云南省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考察暨工作推进会议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2019年12月26日,农工党中央对口云南省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考察暨工作推进会议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云南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新全面介绍云南省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中共云南省普洱市委副书记、思茅区委书记陆平在会上致辞,农工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工党云南省委会主委张宽寿主持会议,农工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郭洪泉讲话。普洱市扶贫办副主任张新民介绍普洱市脱贫攻坚情况,南京邮电大学专家对抽样调查方法进行培训。农工党各省级组织、云南省各州(市)对接工作组同志在小组讨论中作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20,(4):40-40,44
近年来,运城市妇联以妇联改革为契机,立足妇女需求,因地制宜,全面实施“巾帼八大行动”,重点推进“党建引领巾帼行动”“巾帼创业创新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和“脱贫攻坚巾帼行动”,着力打造“河东巧姐”“河东家嫂”两大“妇”字品牌,团结引领广大妇女主动服务大局,勇于建功立业,切实为助力乡村振兴凝聚巾帼力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昌江县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紧抓实。奋斗经年,昌江县2万多名贫困群众脱贫退出、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农村实现无一个家庭住危房、无一人因病掉队、无一个学生失学辍学。脱贫攻坚不等不靠,小康路上敢闯敢干,在脱贫攻坚战斗中,昌江县打出了诸多"独特招式",为建设昌江"山海黎乡大花园"创出全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凉山已进入脱贫攻坚全力冲刺、补短补差、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凉山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州共有深度贫困县11个、贫困村2072个、贫困人口97.5万人,尚有7个贫困县未脱贫摘帽、300个村未退出、17.8万人未脱贫(纳入低保兜底6.4万人),属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是影响全省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关键地区。脱贫攻坚越是到最紧要关头,兜底保障任务越是艰巨、责任越是重大。  相似文献   

13.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跑赢"最后一棒"尤为重要,越是到最后,脱贫攻坚任务越艰巨,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对此,我们应激发帮扶对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生动力、以"技能培训+教育扶贫"提升精准度、为脱贫攻坚提供科技动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工作,凝聚跑赢脱贫攻坚"最后一棒"的合力,实打实为脱贫攻坚画上圆满句号。  相似文献   

14.
贫困地区相对落后的基础教育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障碍。扶贫先扶智,应推动精准扶贫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继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广现代化教育工具,为贫困地区人口提供更为优质的基础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5.
2020,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脱贫攻坚的成果无法巩固,那么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承诺也就很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既要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也要保证不出现新增的贫困人口。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制度创新,保持政策和机制的连续性、稳定性,使精准扶贫的成果不会因为精准扶贫任务的完成而减弱。对此,要做好精准扶贫的三个转变,即减贫的目标从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减贫的区域从单纯的农村减贫转向城乡统筹;并在此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转向全面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没有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无从谈起。本文结合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分析目前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三个方面来推动黔西南州脱贫攻坚的进程,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真脱贫、全脱贫,改变贫困窘境。  相似文献   

17.
李卓  王旭慧 《长白学刊》2023,(5):131-140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加快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对有效防范规模性返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帮扶对象、治理目标和治理模式的比较,本文认为在脱贫攻坚转换到乡村振兴的情境下,应加快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在脱贫攻坚时期帮扶对象主要聚焦于绝对贫困人口,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帮扶对象将转变为农村低收入人口,其治理目标也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变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第二,在治理目标发生重大转变的前提下,帮扶机制要做出适应性调整,从超常规治理转向常规治理,以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治理;第三,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治理,需要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个方面着手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18.
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其中的底线任务,也是最紧迫难度最大的硬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突出表现为,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与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因地制宜的求实精神与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众志成城的帮扶精神与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攻坚拔寨的冲刺精神,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与同舟共济的互助精神。把握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2018 年3 月被选派到钦州市灵山县三隆镇金西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农工党钦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梁洪波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场,用一腔热血、一片真情为村谋发展、为民办实事,驻村两年多来,实现金西村30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4 人高质量脱贫摘帽,目前金西村脱贫人口118 户555 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一个扶贫工作队员的担当,赢得村民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20.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当前脱贫攻坚中,要做好帮扶对象工作,关键是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有机衔接,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效能,解决帮扶对象的问题。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才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