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商标权与域名权之间的冲突可谓愈演愈烈。从法律给予商标权人更大的保护力度以有效遏制域名抢注等现象发生,到商标权人滥用权利进行反向域名侵夺,背后透露着限制商标权利相关规定的缺失。然而反向域名侵夺亦形态多样,应当分别从不同类型入手,建立有针对性的权利限制规则,以保护合法竞争,维护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2.
叶赟葆 《理论月刊》2014,(4):121-125
2013年8月30日通过的新商标法第59条第3款设立了商标先用权。在理论上,商标先用权是商标权限制的一种类型,研究商标先用权与权利丧失等其他类型的商标权限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商标先用权规定的理解和适用。新商标法第59条仅规定了合理使用和商标先用权两种类型的商标权限制,可以从商标侵权抗辩的角度研究其他类型的商标权限制,构建完整的商标权限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陶红武 《青年论坛》2010,(6):101-105
作为一种互联网络的新生事物,域名在其产生之初,由于法律制度对其缺乏规范和管理,导致了域名与商标产生权利的碰撞,引发了二者的权利冲突。要解决域名和商标的冲突问题就要分析矛盾发生的原因,并从域名的注册管理入手,完善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的预防机制,并且调整现行法律法规,促进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理标志是一种基于产品的通用名称加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自然地理名称等标志构成的识别性商业标记,其作用是表明特定品质的商品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固有联系。地理标志的特点导致了地理标志权具有独特性、排他性、权利边界的模糊性的特征,从而容易引发与商标权的冲突。商标权与地理标志权主要表现为县级以下的地名注册为商标后与注册的地理标志之间的冲突、商标权与期待的地理标志权之间的冲突等情况。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我国商标权与地理标志权冲突的成因及相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解决我国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问题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赫 《甘肃理论学刊》2007,10(1):100-103
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所引起的冲突纠纷,已成为当今知识产权保护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含义、种类的分析,得出在我国产生这两个权利冲突的主要原因,并针对现有立法中的不足,提出了一些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烟草简单包装法》对烟草商标在烟草产品及其包装上的使用采取了重大限制,在国际常设仲裁法院、澳大利亚国内和世界贸易组织引起了争端。类型不同、解决机制各异的争端集中体现了商标权与公共健康之间的价值冲突、权利冲突、利益冲突和法律冲突。上述立法和案例对我国的启示是,我国在进行相关立法时要妥善处理商标权和公共健康之间的冲突,既要满足《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义务要求,又要避免违反TRIPS协议、双边投资协定等国际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主体结构中,主要的利益主体有商标权人、商标商品的消费者以及商标权人的竞争者。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价值构造可以从商标权保护的反竞争性损失和信息优势等方面讨论。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包括:商标保护充分有效基础上的适度与合理、商标保护以具备识别商品来源的功能为前提、市场中商标商品受到的混淆达到最小而不损害竞争的进入、避免将商标本身的财产化发展为商标垄断、保障在先权利等。  相似文献   

8.
商标平行进口与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琦 《湖湘论坛》2006,19(3):67-69
商标平行进口问题是近年来知识产权界和国际贸易界争论的焦点。商标权利穷竭原则被用来作为支持平行进口的理论依据,而商标权利地域性原则成为反对平行进口的主要理由。从商标的功能及我国商标法规定可知,平行进口不是商标侵权行为,而且允许商标平行进口对我国的影响利大于弊。建议我国法律借鉴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明确规定原则上允许商标平行进口,并予以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姚守国 《前沿》2007,(5):114-1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冲突也日益增多。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冲突的原因,提出了有关解决企业名称权及商标权冲突问题的途径和预防冲突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权利冲突的解决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权利冲突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和突出的法律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司法审判、行政执法和日常生活中。权利冲突是指权利主体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与相对一方的权利相互矛盾或抵触的法律现象,解决权利冲突的原则包括权利不得滥用、基本权利优于非基本权利、利益衡量和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