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生活在祖国大陆,我喜欢生活在北京。”这是台商袁铿在经历了从台北到纽约,再从纽约到北京的多年奔波、劳顿后,发出的由衷感叹。   在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王府井地区,有一家店名十分特别,店面却与众不同的小餐馆——袁姑妈小馆。每当午饭或晚饭时间,路过这家餐馆门前的行人,都经常会见到一位围着红色围巾,个子不高,满脸笑容,十分热情的老人站在餐馆门口向行人打招呼:“欢迎进来用餐,请来品尝一下家庭小菜。”而当客人一旦有用餐的意向,这位老人总是亲自将客人迎入餐馆,交给服务员安排座位。有时,老人还会亲自…  相似文献   

3.
陈军 《两岸关系》2002,(8):63-63
2002年4月,我随北京市台联组织的“民间教科文访问团”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台湾! 台湾许多地方的餐馆饭店都挂着“池上稻米”“池上便当”的招牌,提到“池上”,台湾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池上盛产优质好吃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文化的母亲节形象代表都有不同的文化个性,流淌着自己民族文化的血液,承载着自己民族的民族精神。当中华儿女吮吸母亲节的文化乳汁时,这位母亲代表却是洋妈妈。这样的事不宜再继续下去。我们要维系中华文化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自己的中华母亲节。这不是“跟着洋人走”,恰恰相反,是为了维护中华文化主体性。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这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次。北京市的幼教专家到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小妹妹感冒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结果孩子们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会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漂洋过海到国外打工,首选来钱快的职业就是开餐馆,中国餐馆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人的欢迎。全世界的中国餐馆大概有几十万家,西欧各国各有多少家,没人能说得清。这次随团西欧12国游,无论到哪个国家,中晚两餐都是在中国人开的餐馆吃中餐,为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餐馆的布置西欧各国的中餐馆有几个很大的共性,一是门外牌匾有很醒目的中文标记,如“广东餐馆”、“云海酒家”等,同时多数餐馆门前有不影响市容的红灯笼,北方人称“幌子”,老远一看到这个“幌子”就知道那准是中国人开的餐馆。因为西欧各国市内的街道比较狭窄,牌匾不允许立在人行道上,只能贴在门前,但门前却可挂两只醒目的灯笼。二是餐馆内的墙壁上有中国的字画,有的还特意摆放从国内带去几件装饰品,叫海外游子一见就有一种“我到家了”了的亲切感。餐桌上的摆台也是中国式的,碗筷汤勺,茶水。三是餐馆里的面积一般都不是很大,能放10桌8桌算是大了。因为在西欧的餐馆一般不做婚礼宴会厅,当地居民又有在室外就餐的习惯,室内没有必要要那么大的空间,人满为患的场面也只是中国游人太多,有时室内一拨就餐没结束,外面的另一个团早就等候多时了。中餐馆的菜谱旅游团规定的伙食标准是五菜一汤,半个来月吃下来,基本...  相似文献   

7.
齐瑶 《台声》2013,(2):76-77
从小便知道,我的老家在台湾,那里是生养妈妈的地方,那里是妈妈成家后牵肠挂肚的地方……长大后,在课本上圈起地图上小小的地方,悄悄告诉同桌这里是台湾,台湾有我好多的亲人,从那时候起,能去台湾见亲人,成了我和妈妈一样的梦。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久居台北又爱吃海鲜的话,一定会知道在新生南路上有一家名叫“真的好”的海鲜餐馆。台湾不少知名人士和演艺圈明星都是“真的好”餐馆的常客。而如今,在上海,你同样可以尝到这家海鲜餐馆的鲜浓美味。2001年隆冬,年轻的“真的好”海鲜馆的总经理黄棐音小姐在上海的新天地里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9.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这一天,辛勤劳顿的母亲们应该得到最真挚的谢意和致敬。这个节日的设立不仅是因为“母亲”这个称呼亲切、温暖,更因为它在世人心中其实是不计回报“付出”、“牺牲”的别名。“人道故事”栏目登出的这两个故事亦为母亲节特地挑选,不过文中的两位母亲和孩子间虽没有血缘,却被残疾的女儿看成亲人,当作母亲。她们是特殊的母亲,比一般意义上的母亲更体贴、耐心、富于牺牲。所以,她们更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0.
粤东某军用机场附近有家小餐馆,招牌上写的是“君悦餐馆”。老板娘陈嫂是一名中校军官的妻子,餐馆的墙上就挂着她与丈夫的彩色合影放大照片。客人问陈嫂:“你家军官大哥在哪个部队?”陈嫂总是说:“只知道在大西北,究竟在哪儿对咱也保密。”她这个餐馆的饭菜味道可口,价格便宜量又足,老板娘陈嫂性格开朗,服务热情,那些来此地打工的民工都喜欢到这里就餐,并呼陈嫂为“军嫂”,把她的餐馆称作“军嫂餐馆”。 这天午饭时间,餐馆门前的凉棚下,陈嫂正忙着照应几位民工吃饭,有两位年轻军官向餐馆走来。陈嫂认识他们是机场的李处长和…  相似文献   

11.
那年5月10日,是母亲节。一大早我就兴冲冲地跑到保安公司附近那个很小的邮电代办所。这里早已挤满了和我一样给家里打电话的打工族,好不容易轮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电话,以最快的速度按下了号码。“喂!”那边传来了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妈妈,您好!”我冲着电话欢呼。“虎儿,虎儿……是你……”电话拨错了?虎儿是谁?她又是谁?我故意拖长了声音:“你是……”“我是妈妈呀!怎么才半年时间,就连妈妈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一直没收到你的信,可把妈妈想死了……”电话里传来轻轻的抽泣声,但她丝毫不容我插话,继续哽咽地说道:“虎儿,这半年你们保…  相似文献   

12.
与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焕彰先生神交之始,当是1993年,那年,正值台湾秋水诗社20周年生日,我受《秋水》主编徐静怡女士委托,在祖国大陆出版了一套诗集。这套被我定名为“台湾当代新诗星群系列丛书”的三本书中,有我编辑的“秋水星群”──《盈盈秋水》。这本书共收录了60位在《秋水》诗刊上发表过作品的台湾当代诗人的佳作,其中就有林焕彰。他的诗我收录了三首,那首《晒衣服》印象最深刻──妈妈洗好的衣服,都晒在阳光底下。我印有地球的那件球衣,正好夹在爸爸妈妈中间,也在阳光底下。而我,仰着头呆呆地看着,看着我的衣服,看…  相似文献   

13.
1975年,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母亲节的这一天,他用斜体英文在问候卡上写着这么一段话:“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光。”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在台湾出版的《智慧小品》杂志里读过一个小故事,题目是“不重要的事与真正重要的人”,对我触动很大。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对夫妻非常疼爱他们五岁的儿子,而这个小男孩也很乖巧体贴,一家人和乐融融。某天,小男孩跑到妈妈面前,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5.
宋东伦 《台声》2011,(2):40-40
台湾最近有个电视台被撤照停播,理由是它的节目全是广告化,也就是赤裸裸的置入营销。很多政客都为这家电台讲话,“立院”“监院”名嘴都在吵,这也是台湾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以前蒋介石时代有停报几天,但从未有撤照的,因为那时所有媒体都是特许的。  相似文献   

16.
易靖茗  孙学宇 《台声》2013,(11):92-95
“如果我不从奥克兰去看他,他就不会帮我转学:如果他去澳大利亚我没有跟着去,我们也不会有后来的事;如果我回北京他回台湾了,我们也不会在一起……”原乃彭一直说,如果当初两个人对感情的意志薄弱一点,或许就不会有现在的结果—— 与原乃彭聊天,总有一种错觉和穿越感。她看起来太年轻了,她是大陆新娘,也是一个性格爽朗的东北女孩。在她身上,找不到岁月的痕迹,交谈中,她扑闪着的大眼睛仿佛也在跟你说着话。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已经结婚12年,有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相似文献   

17.
来中国后,我见识了餐桌上喝饮料的各种情形。在有些家庭,吃饭就是吃饭,不喝饮料。他们只在不用餐的时候喝饮料。在餐馆跟朋友们吃饭时,我也曾听到:“不用点饮料了,我们已经点了一个汤(或几个汤)”。有时候,如果有米饭,人们就不喝啤酒,我至今不明白其中的原因。相反,我看见桌子上摆着白酒、啤洒、红酒,果汁甚至牛奶。我没有说是“在桌子周围”,而这么多饮料都是摆给同一个客人的。  相似文献   

18.
妈妈,孩儿不孝,再也不能回家看看了。孩子,妈妈看着你呢,春寒秋凉,夜半风寒,你好吗?妈妈,多想再为你捶捶老迈的腿,多想再揉揉你酸痛的肩。孩子,妈妈游了北京城,逛了大上海,天南海北,你的战友,哪个不是妈的孩子。妈妈,母亲节到了,孩儿却不能送你一束康乃馨。孩子,普天下的母亲都在微笑,妈妈永远爱着你。“哪怕他走时花过一分自己挣的钱,我心里也好过些啊!”李勇烈士,出生于1970年6月,1989年7月毕业于江西省人民警察学校,同年8月分配至江西省分宜县公安局高岚派出所工作,一个月后,在制止一伙歹徒行凶时光荣牺牲,年…  相似文献   

19.
“我一眼就认出妈妈,船还没靠岸,我就急着跳下,跑到妈妈面前,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谈起30年前第一次返回大陆的情景,台湾老兵姜思章至今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20.
有时会觉得世界并不大,就是在地球那一头的天涯海角也会不期而通地见到台湾的老朋友。1984年春,我随全国台联组织的旅行团到巴西访问,在圣保罗的一次台湾乡亲的聚会上就见到许多老先生。我们都高兴、兴奋这一次会面。当台湾乡亲们——在大陆的和在巴西的——在异国他乡促膝谈心,唱台湾的山歌民谣时,有人提议——要我唱一首歌,我便唱了‘跑马溜溜的山上”这一首康定情歌。唱罢,就有一位老乡亲找我,说他在台湾时就听到这首歌,是台湾大学“麦浪歌咏队”唱的。我说,我也是在台湾学会唱的,我就是当年“麦浪歌咏队”的队员。这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