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吉春 《创造》2011,(5):82-82
中国移动宁蒗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兴边富民"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指示精神,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三网惠三农"为准则,不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缩短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传播带动基层组织加快经济健康发展,带动农民致富。中国移动宁蒗分公司按照县委政府关于加大对"三农"投入的部署,于2010年10月初启动了"农政通"信息服务,信息网络覆盖全县。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程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程的发展状况: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比较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初具规模;"三电合一"建设力度加大;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程的顶层设计得到了加强和完善;"三电合一"工程管理和实施不断创新;社会力量积极进入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农民的信息意识得到提高.总结了农业信息服务依然存在的问题: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仍不够充分;农业信息标准与规范有待继续完善;发展模式还需探索;发展还不均衡.提出了发展农业信息服务的思路:即应坚持及时满足农民需求为导向,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鼓励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标准化建设和整体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3.
推进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论述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效率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及农村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政府提供的农村信息服务量偏少,农村信息应用效果欠佳,农村信息服务的成本收益不符;提出了发展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总体规划、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农民培训.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发展相对落后,日益突出的信息鸿沟深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国家整体信息化进程;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步伐.因此,重视和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已成为推动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在农村信息服务领域的成熟度比较高,应用发展比较快.因此,比较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的异同,吸取宝贵经验,可持续性地化解农村信息服务的种种难题就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推进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论述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效率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及农村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政府提供的农村信息服务量偏少,农村信息应用效果欠佳,农村信息服务的成本收益不符;提出了发展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总体规划、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农民培训.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电子政务》2013,(2):1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问题,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成为其重视农村工作的专有名词。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已经大幅度增加了对贫穷边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了大量农村信息化试点示范项目,为评估这些项目和投入的效果,以及  相似文献   

7.
包琪 《传承》2008,(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发展好城乡之间的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即城乡和谐发展.虽然"和谐社会"概念正式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城乡和谐"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三中全会中均有体现,历次会议都把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警务室建设思考——基于城市和农村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国家,农村和城市无论在基础设施还是在意识层面上都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同样存在于城乡社区警务建设中.与城市相比,农村社区警务室的建设和警力配备还不完善,农村居民安全感逐年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社区警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反映在了城乡社区警务室建设的差距上.需要借鉴城市社区警务室建设和发展的先进经验,拓宽筹资渠道,加强软硬件建设;正确把握实施农村社区警务室相关工作环节;以农村警务室为中心,实行"邻里守望",构建农村治安防控新网络.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科技兴省、信息兴省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其中,农村信息化已然成了浙江省建设信息化大省的一个重要标志.浙江省委赵洪祝书记对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极为关注,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化"四个一点"的发展模式,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推进农村信息化工程.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输出是社会转型期二元经济结构凸显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农民工大量外出打工,使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主体要素缺位,客体要素大量闲置,新生主体存在严峻的教育问题与择业倾向,严重影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吸引和稳固农民留在农村发展,促使农民工返乡务农与创业,必须要致力于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别;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化进程中,我国面临多重数字鸿沟。其中,我国的城乡数字鸿沟具有“三农”问题的特殊背景。三农问题是造成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字鸿沟也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为防止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我国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综合措施治理城乡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逐步展开,诸如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农民社会地位不高等,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这都给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深远影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加重,而其就业心理有待调整,就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韩国在1970—1984年与中国1992-2006年间有着十分相似的经济状况并且几乎以相同的轨迹增长。数据比较显示:中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基尼系数、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等都呈逐渐增加并不断高于韩国的趋势;但是在教育支出、中高等教育入学率等方面都远不及韩国的增长速度。韩国的新农村建设、教育制度、社保制度保证是韩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一元化经济的三大重要因素,而中国在这几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与政策缺失。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完善社保制度是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贵州民族地区城乡统筹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站在小康建设、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分析、总结了贵州民族地区城乡发展的差距现状、不平衡表现并就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析,最后就统筹贵州民族地区城乡社会经济等全面发展的路径与对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从城乡统筹概念内涵角度出发,在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定量指标指导原则下提出,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由城乡协调度和城乡特色度两部分构成,其中城乡协调度包括政治统筹发展、社会统筹发展、经济统筹发展及环境统筹发展四个方面。该文认为城乡统筹是缩小城乡差距,并不是消灭城乡差别,城乡统筹的结果应是城乡各具特色,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6.
罗新阳 《桂海论丛》2005,21(5):51-53
城市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城市问题"出现,客观需要城市与周边乡村地区和谐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城市化发展,其终极目标生态城市;空间布局亦城亦乡的空间结构;产业方向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7.
从战略高度认清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作培 《桂海论丛》2003,19(6):38-4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是党中央科学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经验教训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行这一决策对推动城乡繁荣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提出了缩小城乡差距,城市支持农村,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的目标。该文在分析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城市无地可种和农村腹地边缘化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农田驻城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区,发展国营农场壮大现代农业区,村办农场同家庭承包有机结合复兴传统农业区,营造城乡三元结构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统筹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敏 《中国发展》2008,8(4):17-21
构建统筹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乡产业发展现存问题众多,因此要充分依托新型工业化推进城乡产业整体发展;协调城乡产业分工,优化城乡产业布局;通过构建连接城乡的贸工农产业链,加强城乡产业的联系与互动;培育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有利于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公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多年来党和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收效甚微。安徽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未根本扭转。故此,只有通过分析现状。从体制、制度层面、改革配套措施和政府主导作用等方面来全面阐述如何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才能提出相对公平的解决对策,即安徽城乡收入分配“一次分配要兼顾公平和效率;二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三次分配注重社会责任,既要“结果公平”、“过程公平”,更要“机会公平”。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安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走向相对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