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根据《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而建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排温室气体的灵活机制。其基本含义是:作为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缔  相似文献   

2.
1998年5月,我国政府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专家认为,《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说,虽然《京都议定书》中并未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指标做出限定,但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呼声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3.
宋俊荣 《前沿》2010,(13):57-60
《京都议定书》的三项灵活机制构筑了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碳排放贸易。它与WTO体制的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碳排放单位的贸易目前不属于GATT调整范围,但清洁发展机制以及联合履行机制项目所生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应当适用GATT的相关规则。第二,清洁发展机制以及联合履行机制项目构成项目投资方向东道国提供的温室气体减排服务,但是否受GATS规制尚不明朗。此外,这两种项目所产生的CERs和ERUs不构成减排服务。第三,金融机构为碳排放贸易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应当适用GATS的相关规则。总体而言,将碳排放贸易纳入WTO协议调整范畴对我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4.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开会,通过了抑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但基于鼓励使用减排技术和对一些国家迫切需要发展经济的考虑,《京都议定书》设立了一些灵活机制,排放量可以交易就是灵活机制之一。这项机制允许国与国之间购买对方超额完成的减排量部分。比如按照规定,到2012年,加拿大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6%,如果到时完成了8%,  相似文献   

5.
陈垦 《人民论坛》2013,(14):248-249
欧盟排放贸易计划是欧盟为促使《京都议定书》目标完成而采用的一个重要制度设计。京都会议前后,欧盟对排放贸易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拒绝到接受,最终将其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主要手段,整个过程是欧盟参与气候谈判立场的反映,对其研究有助于认识排放贸易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域外传真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然而,作为发起国之一的美国,在总统布什在2001年第一个任期上任伊始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布什还对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表示怀疑。澳大利亚则没有签署。在签署国中,即使状况较好的日本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也有一定困难。《京都议定书》的目标要求是:全球工业化国家到2012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削减5.2%,每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张晓旭  李丽红 《求索》2013,(1):41-43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减排温室气体、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致共识。目前国际碳减排合作机制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核心,但是,由于其间关键性法律条款存在一定模糊性,而且国际碳减排合作机制于世界各国缺乏法定约束力,这使得国际碳减排合作机制存在现实执行上的诸多难题。因此,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除了完善现有国际碳减排合作机制,还应将国际碳减排引入到WTO多边贸易体制中,进而实现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减轻国际碳减排对国际贸易及世界各国经济负面影响之归旨。  相似文献   

8.
刘彦华 《创造》2010,(10):28-29
在中国全社会低碳大话语之下,类似看似简单、便捷,如同天上掉馅饼的碳交易如火如荼。 CDM机制最早是在《京都议定书》谈判时,针对如果发达国家在2012年未能完成减排指标怎么办这个问题,美国提出的一种碳补偿理念。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支持发展中国家搞可持续发展,同时又可以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它的减排目标。后来这个理念逐渐被落实下来,形成了现在的CDM机制。  相似文献   

9.
2月16日下午 1时,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抑制全球变暖的努力开始有法可依。《京都议定书》通过于1997年12月。2001年美国宣布退出,俄罗斯、澳大利亚迟迟不加入,其他欧洲发达国家屡次要价,议定书中途几近夭折。2004年底,正当很多国家都心灰意冷时,俄罗斯在最后一刻签署,才使《京都议定书》又活了下来。欧盟成员国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先进技术最成熟。法国总统希拉克表示法国能超额完成减排任务。俄罗斯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人口增长减缓,现在的碳排放量比 1990 …  相似文献   

10.
新法知达     
《公民导刊》2005,(3):55-56
多项新法规3月起开始实施;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中国同样面临减排压力;《电信法》有望今年出台;新公司法酝酿揭开公司面纱。  相似文献   

11.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2月16日,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国际社会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近日在南非德班落下帷幕。这次被拖入"延长期"的会议未能取得足够理想的成果,虽然通过了包括保留《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建立绿色基金等重要决议,但一些国家退出了《京都议定书》的约束,比如加拿大;有些国家虽然留了下来,仍不愿意受《京都议定书》的约束,比如美国。  相似文献   

13.
任绪保 《新东方》2012,(2):47-50
碳排放权贸易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手段,是《京都议定书》确立的“京都三机制”之一。应根据我国国情,参考、借鉴欧盟和美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从法律的角度深入探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机制的设立的原则、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碳排放权交易的对象、碳排放权的总量核定和分配、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法律机制、碳排放权交易规则和纠纷戡,决办法等问题.为我国进入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的G8峰会上,全球气候变化议题成为最重要的焦点,由于旨在限制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将在2012年终止,因此本届峰会"发展与责任"的主题背后,就是要求世界各国在今后必须承担相应责任,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雅图市是全美低碳城市的典范,是美国第一个达到《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标准的城市。根据西雅图市发布的报告《Building for Tomorrow,Today))可以看出西雅图市的低碳城市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众参与,低碳理念深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杨楠 《长白学刊》2011,(6):73-78
气候变化作为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其重要性和影响毋庸赘言。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进程。这个进程的核心是运用法律、尤其是国际法机制应对气候变化。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机制为代表的国际法,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有目共睹。而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届满,人类正处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关键节点:2012年后人类应何去何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订立的最终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要到国际气候变化法体系及其构建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17.
天行 《中国减灾》2008,(3):18-18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7年12月3日至15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和活动。会议共通过了28项决议,其内容涉及适应气候变化基金、减少发展中国家因森林砍伐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技术转让、能力建设、《京都议定书》下的灵活机制、国家通讯、财务和行政问题以及执行公约的长期行动等。最为重要的是,在经过两个星期的艰苦谈判后,  相似文献   

18.
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经过紧张而艰难的谈判,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  相似文献   

19.
文摘天地     
聚焦哥本哈根会议2009年12月16在丹麦首都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被喻为是拯救人类最后一次的机会。本次会议坚定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框架和原则,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陈方淑 《前沿》2009,(8):131-133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项下唯一涉及发展中国家碳排放交易的双赢机制,未来几年将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黄金时期,作为温室气(GHGs)体排放大市,重庆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但是目前重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不容乐观。本文在阐述清洁发展机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重庆市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滞后的原因,并对重庆的清洁发展机制之路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