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兢 《人权》2012,(4):46-49
公安监所,是指公安机关管辖的,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违法人员和肇事肇祸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进行警戒看管、执行刑罚、治安处罚、教育、特定疾病治疗、心理及行为矫正的监管场所。我国公安监所主要类型包括看守所、拘役所、  相似文献   

2.
田兴洪 《求索》2011,(5):148-150
为了实践轻罪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和顺应刑罚轻缓化的世界潮流,需要对我国公安机关犯罪侦查制度进行完善,完善的重点应当包括:第一,取消刑事立案程序而代之以立案登记制度;第二,构建我国侦查阶段的轻罪处分制度;第三,对我国轻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一般不羁押原则";第四,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作为我国轻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要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举措。公安机关在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时,必须转变观念,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目标,借鉴恢复性司法制度,积极探索轻微刑事、治安案件非司法化处置的有效形式,改进羁押性强制措施、行政处罚和刑罚执行方式,进一步深化适用违法犯罪人员非监禁化处遇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审前阶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呈现"高羁押率"的特点,给未成年人权利造成损害,尝试公诉环节建立新的刑事强制措施适用机制,运用公诉裁量,根据未成年人不同个体条件和案件情况合理性确定刑事强制措施不同层次的适用,逐步缩小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扩大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黄菲 《传承》2010,(3):130-131
我国审前阶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呈现"高羁押率"的特点,给未成年人权利造成损害,尝试公诉环节建立新的刑事强制措施适用机制,运用公诉裁量,根据未成年人不同个体条件和案件情况合理性确定刑事强制措施不同层次的适用,逐步缩小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扩大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刑事犯罪结构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为适应刑事司法新需求,刑事诉讼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就是顺应这一变革的制度创新,它不仅有助于推进公平正义和刑事司法效力的统一,还能够促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有利于降低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庭所承担的改造成本,也有利于减少羁押场所内的交叉感染等负面影响,节省羁押资源,同时亦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羁押措施的认识和接受度。但目前公安机关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仍存在适用率低、适用标准不明确、监管难、相应权利救济制度的缺位的现状及困境,要破解羁押比居高不下、羁押负面效应积聚,亟需广大执法办案民警转变办案理念,坚守谦抑的立场,需要有关部门完善制度规范,完善监管体系,提高诉讼风险防控能力,设计完善的权利救济措施,共同推进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  相似文献   

7.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由于情况紧急,依法将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予以羁押,临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之一,也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最常适用的一种强制方法,在整个刑事诉讼体系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依法、准确、灵活地运用这一强制措施,有利于加强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的力度,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继续犯罪,逃避侦查和审判,保证刑事诉讼能够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  相似文献   

8.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因观念、立法和司法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比例较低。从法律、政治、经济等视角考察,有必要扩大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为此,应当转变观念、贯彻无罪推定原则,正确看待刑事强制措施的功能;应当改革取保候审制度,将取保候审作为最常用的刑事强制措施;应当实行捕押分离模式,严格规范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程序。  相似文献   

9.
刑事强制措施的法律规范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职权。本文依据刑事诉讼法及公安部发布施行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结合公安机关刑事执法实际,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重要意义、基本特征、适用原则、具体运用及保障机制等方面作一研讨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公安监所内被监管人员中普遍存在多种羁押应急心理,容易出现闹监、自残、自杀等恶性问题,严重影响监所安全。总结实际应用经验,依据监管数据特点并结合业务痛点设计搭建了被监管人员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被监管人员风险识别预警能力,实现公安监管工作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的警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程序是影响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行为的重要因素,应引起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当前,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程序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执法主体、执法行为、行政行为等方面。笔者认为,应该从提升程序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和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着手,规范公安行政执法程序,为提升公安行政执法效率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公安行政执法中存在多方面问题,集中体现在公安行政执法人员有法不依;对公安行政执法程序认识不够,一些行为缺乏程序的约束,一些行为违反法律明确规定的程序,执法人员缺乏程序观念。就具体的公安行政执法内容来说,劳动教养已与现行法律相抵触,其他某些涉及人身的强制措施存在合理性也值得怀疑。要解决上述问题,除对公安行政执法诸环节予以完善外,加强对公安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亦至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如何应对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危机,已经成为公安工作中必须面对和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沟通应当成为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工具。然而,公安机关只有梳理当前危机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民主宪政、行政法治、执法为民等理念,增强网络危机的沟通技能,培植网络危机沟通的中坚力量以及推进网络危机沟通的制度化建设,才能保障危机沟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公安机关是唯一有权决定并执行拘留的机关,检察院与拘留权无缘。在1996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中,虽然赋予了检察机关以拘留的决定权,但并未赋予拘留的执行权。而在实践中的情形,使得刑事诉讼法这一规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行政强制措施一直是理论界疏于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实践中 ,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常常与公安行政处罚相混淆 ,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可以分为对人身权的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和对财产权的公安行政强制措施。文章在对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 ,分别对这两大类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作出了界定。  相似文献   

16.
从公安行政处罚的法律规定出发,结合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揭示和分析公安行政处罚中程序和实体方面常见的法律问题,提出了完善公安行政处罚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要贯彻公安执法基本理念,首先要对基本理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科学地阐释,才能推动公安执法理念向理论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理性执法理念是公安执法的前提和基础。公正理念是公安执法的目标。严格和规范执法理念是连接公安执法基础理念和目标理念的桥梁和纽带。树立平和和文明执法理念是其他公安执法理念的要求,也是其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保安队伍的日益壮大,公安机关对保安队伍必须宏观监管,只有把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确保保安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公安机关还要加大对保安业的宣传力度。保安即将立法,这也为公安机关从行政监管过渡到法律监督提供了更好的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9.
警察,是国家打击犯罪、管理社会秩序以巩固国家政权的一种武装性的特殊的国家公共权力。军队和警察由于职能对象的性质不同,它们不可能合二为一成所谓“军警不分”。中国古代国家执行国家“公共权力”的警察职能机构与职官设置是独立的专门机构与人员。不要混淆中国古代国家的行政监督执法与刑事执法。警察职能不是“警政合一”,而是“政刑不分”。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公安机关组织管理的行政法规。在该条例中通过设置执法勤务机构警员职务的模式来解决基层和一线公安机关难以得到晋升机会的问题并不科学,反而会增加公安机关人事管理的难度。对此,文章提出可通过增加基层职数比例、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引进技能工资杠杆来切实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