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表示,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过程中,中国将采取四大能源政策: 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二是通过完善价格和财税体制促进节能,三是通过提高科技水平促进节能,四是通过加强管理促进节能。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近日表示,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过程中,我国将采取四大节能政策。  相似文献   

3.
节能政策在日本能源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对日本确保能源供应大有帮助,而且通过节能设备的开发,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日本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所以,日本在制定能源政策的时候,在确保能源供应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优先考虑的课题。日本节能的主要做法有:  相似文献   

4.
政策信息     
《政策》2006,(8):61-63
《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印发实施,商务部将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措施,我国将实行四大节能政策,六项措施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管理,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耗形势,能源节约并未取得满意的效果。借鉴国际上先进CGE模型建模理论与技术,对节能政策进行仿真研究,测度节能政策对能源节约的作用程度,比较研究国内外节能政策,从能源价格、能源税收、节能技术及财政补贴等四个方面修正和完善我国节能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现行税制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能减排,但其不足之处也制约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我国节能减排税收制度,立足不同产业的能源利用特征,合理制定促进节能减排的产业税收制度,以合理体现资源价格为目标,完善资源税制;以加大违法成本为出发点,适时开征环境税;以实现综合政策效果为目的,完善其他配套政策,才能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资讯     
《创造》2011,(11):21-24
动态中国初步建立节能管理制度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11月9日在京发布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指出,我国密集出台一系列推动低碳发展的政策,初步建立了以"目标责任制"为代表的节能管理制度,并促进大量资金投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价格、金融、财税等政策工具配合政府投资得以积极应用,政府主导的行政措施和激励手段对节能减碳发挥了主导作用。五年间全社会在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基于1999~2006年间11个城市工业行业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对工业能源效率和节能潜力进行了评价,并分别用FGLS和Tobit方法对影响工业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适度扩大工业规模,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等手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业能源效率,而地区对外开放度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较为复杂,此外工业结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领域和程度也会对能源效率产生影响。这一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地方政府在对节能降耗目标进行分解时,需要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异,根据其可能的节能潜力来设置不同的节能目标,不能搞一刀切原则;此外在实现节能降耗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政策组合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动态     
《创造》2011,(11):21-21
中国初步建立节能管理制度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11月9日在京发布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口2012)》指出,我国密集出台一系列推动低碳发展的政策,初步建立了以“目标责任制”为代表的节能管理制度,并促进大量资金投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价格、金融、财税等政策工具配合政府投资得以积极应用,政府主导的行政措施和激励手段对节能减碳发挥了主导作用。五年间全社会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共投入1.73万亿元,能效领域投入8592亿元,不仅远高于历次五年计划,而且领先全球。  相似文献   

10.
德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所需的绝大部分能源需要从国外进口。为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历来将节约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作为最优先考虑的目标之一,并在长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做法。经济性、保障持续供应和环保是德国制定能源政策的三个同等重要的目标。尤其是1998年主张环保节能的绿党上台执政以来,德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如《可再生能源法》、《生物能源法规》、“10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等一系列有关环保和节能的法规与计划,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以经济学供求分析等相关理论阐述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动因、供给现状等问题,进而探讨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管理机制中存在的职能机构设置、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经济激励措施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整合政府能源管理机构职能,制定科学、统一、可操作的政府规划,完善清洁能源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多样化、最优化的经济激励政策体系等政策意见,为我国清洁能源市场化发展以及节能、降耗、减排的政策要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除了以上说到的三个节能老问题外,还有三个老问题是读者关注度较高的,包括合同能源为何“水土不服”?激励政策为什么看得见摸不着?生活节能该从何做起?我们将为读者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马辉军报道:2006年10月24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炭工业促进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煤炭工业节约能源办公室组织的全国煤炭行业促进节能工作会议在北京西郊宾馆隆重举行。国务院能源办公室、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主要省(区)煤炭工业局的领导和煤炭企业(集团)主管节能工作的同志约200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煤炭行业节能工作实际而召开的。会上,国家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发表重要讲话;国家…  相似文献   

14.
区块链能源     
<正>中国需要进行清洁能源转型,发展分布式能源潜力巨大。如果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大量的分布式能源连接成供能网络,实现点对点的供能模式,将带来高效、节能、减排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的前景。互联网的第一轮革命是一场信息革命,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却并没有彻底改变企业和经济运行的模式。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第二场互  相似文献   

15.
前瞻     
《创造》2011,(5):19-19
"两化"融合,节能减排成为切入点据工信部相关人员介绍,中国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把节能减排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加快信息技术与环境友好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穷的核心,而高效、节能、无害环境的先进技术是改善可获得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技术转让人和受让人的利益.从而通过技术转让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技术水平和能力,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呼唤节能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能源危机,开源节流,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考验。" 节能口号提了多年,最近更有学者将其提升到国策高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在能源问题上过紧日子,需要改变的不但是能源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还有政府在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上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柳思维  沈浩 《求索》2013,(9):224-226
能源粗放使用和环境日益恶化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发达国家的经验是通过国家依法对节能减排进行规制和引导。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节能减排法制化现状.指出中国节能减排法制化存在的缺陷以及由此导致的“双元”困境——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反思中国节能减排法制化现状.通过修法化解“双元”困境应当着力于增强节能减排指标的法律效力、规范政府行为、形成相对成熟的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资讯     
《创造》2011,(5):19-22
前瞻"两化"融合,节能减排成为切入点据工信部相关人员介绍,中国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把节能减排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加快信息技术与环境友好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据了解,中国将加快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行业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加强对能源资源的实时监测、精确控制和集约利用。建设一批区域能效中心,完善面向重点用能企业和地区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二章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一节节约能源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能力度。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通过开发推广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工作。加大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