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顺 《前沿》2014,(1):237-238
本文针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绘画技法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探究,指出了创新性教学应用对于中国古典山水绘画技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一些自己关于推进中国古典山水绘画技法的创新性教学应用的几点建议和看法,以期有助于提升中国古典山水绘画技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山水绘画的正确认识和对于绘画方法的掌握,让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的瑰宝能够永久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
胡珺  马真真 《传承》2013,(2):84-85
绘画是一种语言,绘画文化词汇呈现绘画发展的轨迹。中国绘画文化词语在其发展中体现了中国的绘画精神和文化底蕴,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表达形式与风格,传达了"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神妙能逸"等美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梁楷是南宋画家,他在继承前人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融入到绘画理念里,创造了以"减笔"和"泼墨"为表现形式的新的绘画技法,他的"禅意画"有如神来之笔,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新画法。他用写意展现人物、景象的精气神,让神韵尽展画面,以此抒发情感,表达自我精神。他的绘画富有生命力,对后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晓岗 《求索》2008,(11):167-169
叶嘉莹融合中西文论,建立以“基准说”为理论内核的比较诗学体系,对“境界说”作了转化和补充,降低了中国古典文论的接受和使用门槛,使其具有现代意义。以“基准说”为依据阐发古典诗词中蕴藏的感发生命的力量,使古典诗词成为现代社会中审美化人生的重要媒介。叶嘉莹立足传统文论,正确处理古典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关系,产生新的理论生长点,实现了古典文论的更生之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体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古典诗词中的军旅诗词,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在中国诗词史上散发出绚烂夺目的光彩.将优秀的古典诗词引入战斗精神教育,可以发挥古典诗词启发官兵思想、激励官兵斗志的作用,增强战斗精神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古已有之,但从绘画角度来谈其诗的视觉艺术,尚不多见。本文意在比较和评析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试探其中蕴含着的美学内涵,以丰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为鉴赏古诗提供肤浅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立华  陈洁 《青年论坛》2007,(6):152-154
在中国传统绘画教学中,我们遇到最多的是许多有章可循的法则和程式,这些程式成为我们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这些程式不仅仅是绘画教学的内容,它还体现着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本质.  相似文献   

8.
姜金元 《理论月刊》2007,(5):124-127
在表现生命主题时,中国古典诗词大多从人生的悲苦情怀入手,而蟋蟀是诗人表现悲苦情怀的常见意象.本文分析了蟋蟀意象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9.
<正>世间的奇迹多源于看似不经意的相会,与工笔画家李金生先生的结识便纯属偶然。翻开他送我的小画册,清新典雅跃然眼底。说他现代,画中却蕴含古意;说他古典,画中又洋溢着时代气息。如此独道的绘画,磁石般将我深深吸引,一本小小的画册在我手中反复翻看了几遍,我竞浑然不觉,仍沉浸其中。随着之后的交往,我对李金生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李金生,1959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绘画。青年时随赵毅先生学习绘画,后拜北京中央美院金鸿钧先生为师。曾得到花鸟画大家俞致贞、刘力上先生的指点。在学习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过程中,砚田耕耘,从宋元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核心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催生了现代心理学的产生,而且对西方意识流文学具有发生学的意义,在用西方意识流文学理论观照中国古典诗词时,不应对“无意识”和“性本能”命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因此,只能说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大量意识流表现技巧的运用,但不能说中国古典诗词中有意识流。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7,(7)
正以古典诗词为内容的一档节目唤起了许多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但这并不意味着古典诗词的复兴,正如中国文化厚积而薄发的特性,更需要在积累之后,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诗章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档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伴随2017年的春节,火爆荧屏。一位年仅16岁的上海女高中生武亦姝的夺冠,更是引爆了人们关于古典诗词的种种话题。很多人甚至夸赞她是“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  相似文献   

12.
吕颖梅 《人民论坛》2010,(10):186-187
陈师曾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他出生于名门世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教育,因此练就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后来他远渡东瀛,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日本的留学经历对他绘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接受西方文明的洗礼并没有改变他"中国式文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13.
张琦 《今日中国论坛》2011,(5):81-83,80
上世纪初以来,百年中国画的发展,风风雨雨,从来没有安静。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这种动荡在改革开放以后达到高潮,文化虚无主义愈演愈烈,"中国画穷途末路"之说盛行。但也恰恰在那时,我坚定了自己研究传统,发扬传统的创作信念。中国画的思想是"合",西画的思想就是"取"。西画主要关注对实际物理空间的获取,画家绘画如此,观众看画也是如此,西画对观众来说是向外走的;中国画则关注对虚幻心理空间的获得,画家绘画如此,观众读画也是如此,中国画是牵引观众向里走的,观众被画带到更远的地方,观众最后与天地宇宙合而为一,这就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中国画强调文史性,她不同于油画那样是强调数理性的绘画,所以中国人讲究笔墨,讲究画外之意,这是其他绘画所无法替代的。中国画自有她强大的生命力,她是中国人以视觉方式对人类认识世界的特殊贡献,所以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作为一名中国画画家,仍然是我觉得最骄傲的称呼。我对中国画的未来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4.
石涛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传奇人物,以其"一画论"闻名于世,该理论浓缩了石涛毕生的绘画艺术精髓,是《画语录》的核心要义,数百年来,后代研究者对于"一画"的确切涵义看法各异。  相似文献   

15.
<正>伊书奎简介:字奎星德院,号金圣蛙。就学天津师范美术专业,师承20世纪早期著名画家高剑父、刘奎龄、陶冷月的作品,探索研究"中国没(mo)骨工笔画"立志"工笔不匠、写意不荡"注重造境。为了达到画中有话的艺术境界,致力联合诗词、书法、绘画界的朋友为"诗书画"三美并臻而努力。潜心研究绘画技法谋求创新,以画水、猫、鱼——花鸟画为重,兼攻没骨山水;致力于毛笔书法趣味教学的研究,《毛笔书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期间热播后,获得冠军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武亦姝获得了“古典才女”的美誉.然而,随即引发了背诵古诗词是否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争论.一些评论者认为机械地背诗比的不过是记忆力,与一个人的古诗鉴赏能力无关,更有学者犀利地指出: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  相似文献   

17.
赵越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82-183
中国传统诗词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本民族特色,在意象选用、格律、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与西方诗歌具有较大差异。本文从诗歌的美学本质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诗词的美学本质,以传达诗歌最重要的美感为根本出发点,以汉斯.维米尔(Hans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思想,拒绝了"诗歌不可译"的错误论点,扬弃了诗歌翻译中片面追求"信"、"忠实"的翻译习惯,提出了中国古诗词翻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词是古代中华文化精髓的传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是提高其文学素养的重要方面,更是发扬古代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要提高诗词鉴赏能力,首先要对诗词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其次要做到"抓诗人,抓意象,抓诗眼".另外,名篇名家的积累也不可少.  相似文献   

19.
正大陆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最近火到了台湾。台湾网友感叹大陆参赛者诗词功底深厚、古典气质出尘之余,讨论最多的问题,莫过于两岸国学氛围的差异。过去数十年间,台湾一直以中华文化"正统"自居。然而,随着绿营在岛内教育领域持续推行"去中国化",台湾年轻一代的国学底蕴,今天可能已被大陆同龄人赶超。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数民族原始主义绘画创作是伴随着西方社会艺术思潮的纷繁变化而自成一体的艺术形态,在西方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过渡中,以藏族原始主义绘画为代表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的稳定性首屈一指,在此立足于中西艺术研究的比较主义视野,基于藏族原始主义绘画分析,从原始民族思维特征、原始民族精神生活、民族文化神韵三方面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特别是原始主义绘画艺术的创作驱动和嬗变规则,揭示了民族性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的稳定性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