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晔 《人大研究》2014,(9):24-28
<正>总体来看,监督司法依然是人大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人大开展监督司法工作的力度和实效,与宪法法律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健全人大监督制度的新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探索和完善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方式方法,真正提高人大监督司法工作水平,成为新时期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取得全方位成就,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基本到位,司法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新型办案机制有效形成[1]。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工作应当积极转变监督理念,创新监督思维,在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前提下,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监督方式和措施,推动司法制度不  相似文献   

3.
由于司法机关及司法权的特殊性,地方人大监督司法一直面临着抽象监督与具体监督的两难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抽象监督与具体监督之间,为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划定一个合理的界限,以达到既保证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行使监督权,又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的目的。为此,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重心应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个案监督到类案监督;二是从结果监督到程序监督;三是从形式监督到实质监督。  相似文献   

4.
法官履职评议,是近年来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重要创新实践,这一监督方式将人大司法监督中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成效。分析地方人大司法监督所面临的困境,在介绍浙江省乐清市法官履职评议具体做法的基础上,论述了"法官履职评议"这一监督形式对于强化人大司法监督的意义以及开拓未来改进的空间,最后提出了在司法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工作需要深化改革和制度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总目标,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以规范管理为抓手,以案件质效为突破口,以司法公开为重点,通过向全区人大代表发出公开信、召开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庭审等多种形式广泛接受人大监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忠实履行法定职责,司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提升法  相似文献   

6.
当下,应着眼于推动人大制度自身的与时俱进,推进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着眼于配合司法体制改革的试点和推广工作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省级以下地方权力机关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  相似文献   

7.
新乡市     
<正>红旗区人大视察司法改革工作9月6日,新乡市红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贻亮带队到区检察院视察了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工作情况。毛贻亮提出:要充分理解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工作上来;深入学习和掌握上级的司法改革规定,领会和明确司法改革的目标任务;做好规定动作,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开展工作。(崔其炜)  相似文献   

8.
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年来,重庆市人大在监督工作中,高举监督利剑,拓宽监督领域,深化监督内容,改进监督方式,强化监督实效,让人大监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地方人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南阳市人大常委会自1994年成立以来,不断深化对监督工作定位和规律的认识,监督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规范中完善、在创新中提高,形成了"五个始终、五个着力"的工作方法,不断推动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创新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着力推动党委决策落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人大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围绕推动检察机关更好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共同为司法改革探路破题。  相似文献   

11.
强化司法监督,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法定职责的需要,也是维护法律尊严、保证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更是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换届以来,河东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司法监督工作的研究与探索,注重发挥人大司法监督的主导作用,注意围绕司法机关的工作重点、执法中的难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选题立项上坚持选择思想上的共同点,做到人大要监督的,正是司法机关需要监督、促进的;选择工作上的结合点,做到人大要监督的,正是司法机关致力要做的;选择时间上的切入点,做到人大监督的与司法机关自查的不重复、不滞后:选择形式上的最佳点,做到既符合法律规定,又简化程序,注重监督实效,变人大单方面监督为司法机关的积极介入,进一步增强了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去年11月,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在西安市召开了10省(区)人大司法监督工作座谈会,交流地方人大开展司法监督的经验。现将部分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充分认识到人大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法院工作置于人大监督之下,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提高了司法水平。在工作中,该院采取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人大的审议意见和建议;二是坚持由人大选举和任命的干部年底向人大述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做到廉洁自律,公正司法;三是坚持重大疑难案件及时向人大请示报告,争取人大支  相似文献   

14.
潘国红 《人大研究》2023,(11):36-42
“两官”履职评议是近几年地方人大司法监督实践中的创新举措,提高了人大司法监督质量和水平,促进了“两官”素质和工作质效提升。司法体制改革新形势下,要正确把握“两官”履职评议的定位功能、特点优势、方法步骤和法律效力,更加注重具体的制度体系设计,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更加注重法纪衔接、法法衔接,进一步增强履职评议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松滋市人大常委会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县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司法监督的新思路和新方式,以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为突破口,不断丰富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监督内容,规范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监督行为,积极履行司法监督职能,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效果。让司法监督更直接监督法实施后,人大对司法机关工作监督的要求有了提高,在不再开展个案监督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使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摸得着、看得见,是新时期人大工作创新的一个着力点。创新思路,形成开展旁听庭审的共识。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主任会议听取法院、检察院情况汇报,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法  相似文献   

16.
东方 《人大研究》2003,(12):44-45
个案监督在我国正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被逐步确立。然而 ,与其他一切新生事物一样 ,个案监督作为一项制度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我国正处于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化期 ,没有制度约束 ,工作难以开展。但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项不完善的制度与没有制度一样 ,都会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以为 ,地方人大在对司法案件进行个案监督时 ,必须注意几个问题。1 .保证司法公正、公平的问题个案监督的本义是维护司法公正 ,体现社会公平。而司法活动从根本意义上来讲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说包括个案监督在内的监督体系是保证司法活动公正、公平的外…  相似文献   

17.
<正>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如何做好人大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一直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要立足于"三性",推动监督工作创新提升。立足人大监督的政治性搞创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大监督创新的定位上,必须明确党的工作重点就是人大的监督重点,党的阶段性任务就是人大的主要任务。因此,每一  相似文献   

18.
地方人大在监督司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目前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存有许多现实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对地方人大监督司法的模式进行调整,重点是实现三个转变:从形式监督转向实质监督、从实体监督转向程序监督、从“个案监督”转向“类案监督”.  相似文献   

19.
地方人大在监督司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目前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存有许多现实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对地方人大监督司法的模式进行调整,重点是实现三个转变:从形式监督转向实质监督、从实体监督转向程序监督、从"个案监督"转向"类案监督"。  相似文献   

20.
组织人民代表开展司法评议活动,是地方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有效形式。记者在英吉沙县调研中发现,县人大常委会从1992年开始组织代表评议司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近几年,他们在巩固成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逐步深化,将司法评议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一)介入案件是保证。随着司法评议的不断深入,以往那种仅仅依靠听取汇报、询问、一般调查等常规的监督形式已不能满足人大强化司法监督的需要。实践证明,组织熟悉案情的人员依法介入具体案件是评议工作深化的重要保证。英吉沙县人大常委会认为,介入案件必须做到两条,一是人大介入具体案件,从案件的接受、了解案情、调查取证到提出意见,都应有明确的法定程序。二是人大介入具体案件,必须要有一支熟悉案情,有一定法律知识的队伍,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