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激发内生动力是促进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不等不靠,内部挖潜,自主发展,从昔日的贫穷村一跃成为全省乡村振兴"明星村",2020年全村村集体可支配收入805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万元,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内生发展的成功道路。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1,(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有人去发展、去振兴,要有人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以先进的科技设备,耕耘现代农业;以坚忍的赤忱去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激浊扬清的力量,涵养新风、引领新时尚。近年来,金湖县银涂镇红湖村党总支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破"邪风"立"正风",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获得"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扫黄打非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无邪教创建示范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水美村庄"等殊荣。  相似文献   

3.
李军 《今日浙江》2022,(2):50-51
近年来,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持续推进农户"扩中""提低"、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浙农促富"数字化场景应用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交出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高分报表. 2021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增幅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1.1个百分点;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4.8%,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4...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5,(7)
<正>近年来,海门市始终瞄准促进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要求,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建设富有海门特色现代化农业的主攻方向和现实载体,因势利导,全力推进,取得了可喜成绩。2014年,村营收入超过1.48亿元,其中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较去年翻了一番,被农业部评为"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19元,同比增长10.9%,增幅继续超过城镇居民;按  相似文献   

5.
淳安县下姜村曾是一个典型的偏远落后小山村.多年来,下姜村党总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党建引领,挖掘潜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实践共同富裕新路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由2001年的0.86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51.33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2154元增长到2020年的42433元,实现了从穷山村向"绿富美"的飞跃,成为农村脱贫致富样板.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0,(9):57-57
小召村位于陵川县城北郊,由9个自然村组成,村民2460人,耕地面积1587亩。200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200万元,集体可支配收入16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是一个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富裕的村庄。  相似文献   

7.
宁卫邦 《今日浙江》2003,(10):36-37
近年来,宁波市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64元。但是在山区、海岛比较多的余姚、奉化、宁海、象山、北仑等地,1999年时尚有1488个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年可支配收入在5万元以下。这些薄弱村的村干部长期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初,一场"美丽新风"在八桂大地的广袤乡村悄然刮起。6年来,这股"新风"驰而不息,涤荡了乡村多年来的沉疴宿疾,激活了村庄的内生动力,一个个亮丽的新农村展现在世人眼前。这一由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开展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规划用8年时间,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有条不紊推进建设。如今,"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让八桂乡村实现了从清洁到生态再到宜居的脱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初,一场"美丽风暴"在八桂乡村悄然刮起。6年间,"美丽风暴"驰而不息,涤荡了乡村多年来的沉疴宿疾,激活了村庄的内生动力,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从2019年开始,我区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在巩固提升从2013年起分阶段开展的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开展"美丽广西·幸福乡村"活动,重点实施"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村和美"三个专项活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30)
正不开矿、不办水泥厂,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万元,全村经济总收入2.52亿元,平均每天有约25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团前来"取经",安吉余村,这座4.86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已经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坐标"。人类发展史上,总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浪花",开启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2005年8月15日,在浙江省安  相似文献   

11.
<正>伸向农民工的绿色"橄榄枝""一年之计在于春,干事创业宜早不宜迟。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返乡创业的想法。"今年开春,鹿寨县委书记刘胜友召集农民工座谈进行诚恳的交流,让长年在外打拼的农民工代表们深为感动。"去年,我们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18亿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483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53元,增长10%。"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莲都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生态本身就是经济"的殷殷嘱托,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2020年,莲都区GDP突破4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1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7:1,在全省山区26县中分别位居第三、二、一位,初步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山区县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08,(10):F0003-F0003
山东省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西北关村现有600户、2400口人。多年来,村党总支一班人始终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大力招商引资,带领全村群众实现了共同富裕。2007年,全村实现总产值8亿元,完成经济总收入4.8亿元,外资注册资金2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00万美元,上缴国家税金1000多万元,集体可支配收入1230万元,人均纯收入10792元。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区以做好"七篇文章"为总抓手,持续用力推进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全面消灭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初步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质量的"六个转变"。截至2019年底,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新增总收入达16.6亿元,同比增长38.3%;所有行政村当年集体经济新增收入均突破4万元,18.6%的村当年新增收入超过10万元,5.4%的村当年新增收入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21,(21):后插4-后插6,封3
近年来,海盐县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在持续接力、连续发力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5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迈入千亿俱乐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4:1,全县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100万元以上实现全覆盖.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大》2012,(11):81
义乌市佛堂镇位于浙江省中部,义乌市南部,距中国小商品城15公里,位于义乌—金华两个城市主轴的中心,有"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的美誉。佛堂镇区域面积134.1平方公里,建成区13平方公里,辖106个村,总人口超过20万,其中户籍人口8.1万,建成区常住人口13.02万,建成区人口集聚率65.1%,城镇化率68.15%。201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01.47亿元,财政总收入5.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50  相似文献   

17.
临澧县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北部,属丘陵山地区。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耕地62.1万亩,林业用地54.37万亩,水域29.6万亩。全县辖18个乡镇(区),339个村(居)委会,4039个村(居)民小组,44.1万人口。2008年财政收入1.7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701元,农民人年均收入4577元,  相似文献   

18.
章雪瑶 《今日浙江》2021,(13):104-105
从三门县城往东南方向驱车近一个小时,公路直通最南边的一个村庄——浦坝港镇金家峙村. 三门兼具山海之利,鲜甜的小海鲜更是闻名全国,但金家峙村因没有足够的产业支撑和劳动力,村集体经济近乎为零,曾是个名副其实无资源、无产业、无劳动力的"三无乡村". 2018年,金家峙村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帮促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同年,为改变落后现状,金家峙开始发展"红美人"柑橘产业,各级政策、资金也相继落实.如今,全村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不足7000元增至2020年的1.3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30万元,短短几年,一跃成为全县"共富典型".  相似文献   

19.
一2014年工作2014年,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五个突破":生产总值突破15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城镇化率突破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这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和苏荣  相似文献   

20.
潘赟 《群众》2007,(6):60-61
一个村庄的名字,往往和一个传说有关。相传有一天,天上的神龙偶然经过吴江市震泽镇西北某村上空,被村庄秀美的环境所吸引,不知不觉竟降落在村北的一座桥上,龙降桥村因此得名。经过两次行政村合并,龙降桥村成为震泽镇第一规模大村,2006年全村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18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