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自然界中,万物生长靠的是阳光雨露。人类社会要进步、要发展、要文明靠的则是人们掌握知识,知识的源泉就是林林总总的好书,《黄埔》杂志就是这样的好书。我们一家与《黄埔》的渊源还得从2018年2月18日刚刚离世的父亲说起。家父潘崇兴,1928年5月生于云南省鹤庆县云鹤镇。1944年,他怀着誓死抗日、不胜不归的决心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五分校学习。1945年9月任滇军93军司令部四科参  相似文献   

2.
远声  廖加强 《黄埔》2006,(2):64-64
《黄埔》杂志编辑:新的一年刚开始,读到2006年《黄埔》第1期,使人十分高兴与喜悦。在编辑部全体同志辛勤劳动努力下,有着海内外黄埔同学、亲友和广大读者的支持,杂志页数增多,内容更加丰富,绚丽多姿,封面和版式设计更显大方。编辑部的希望,我们要努力实现,争取提供更多稿件,让编辑部选用,实现共同的理想,使《黄埔》杂志成为一朵精神文明之花。新春伊始,对编辑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浓浓的敬意。深深地热爱我们的《黄埔》。麦成坤(十八期同学)河南省88岁的十四期同学郭宗昌1月19日给本刊寄来贺年片,他在贺年片上写道:我收到了2006年第1期《黄埔…  相似文献   

3.
沈效民 《黄埔》2007,(4):21-22
曾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顾问的郭化若将军离开我们好些年了,人们还常常在怀念他。他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在黄埔军校学习、工作了将近两年时间,是黄埔早期校友中的一位佼佼者。  相似文献   

4.
黄埔老照片     
《黄埔》2006,(3)
延安的黄埔生1939年11月,黄埔校友郭化若(左一)、王诤(右一、黄埔六期)与滕代远(左二)、曹祥仁在延安合影。(本刊资料)抗日宣誓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勇抵抗。时任第八十七师二六一旅旅长的黄埔一期学生宋希濂(前立者)率全旅官兵向国民党当局提出赴沪参战的强烈要求,图为全体官兵宣誓抗日的情景。(本刊资料)毕业时分黄埔十七期同学李正福(前排左二)与第十九总队第三大队第十一队步科的湖北谷城籍同学们在1941年11月毕业时合影留念。(李安录供稿)捐款购飞机齐心打鬼子1933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师生为支援抗战捐款8万元购买了…  相似文献   

5.
郑琦 《黄埔》2006,(2):36-37
1924年11月30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计有学生456人。他们中出现了一批著名将领。其中胡宗南是黄埔系的代表人物,国内许多报刊、传记、回忆录称他为黄埔学生中的第一个上将。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黄埔学生在大陆时期获得上将军衔的仅有一人,那就是陆军副总司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泉州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陈超云今年已是90岁高龄,他于2004年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健康老人和第六届福建省健康老人。陈老的健康,源于他开朗的性格,对人对事豁达大度。陈老毕业于黄埔军校十九期炮兵科,解放初期至1965年曾任泉州市中、小学教员、校长等职,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离开了教学岗位,经历了许许多多坎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老也和广大黄埔同学一样,在政治上得到平反,特别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成立,更是让黄埔同学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广大黄埔同学的关爱,陈老以满腔热忱投入到同学会的工作中,学习党的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7.
王晓蓓 《黄埔》2009,(5):25-26
在风景如画的文君故里——四川省邛崃市,有这样一位广受尊敬与赞誉的黄埔同学:他勤于耕耘、默默奉献,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30余个春秋;他热爱生活,关注民生,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竭智尽力;他热心黄埔事业,积极开展联络宣传工作,为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殚精竭虑,奋斗不息……他,就是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邛崃市黄埔联络组组长、邛崃市政协委员、黄埔二十三期学生王大力。  相似文献   

8.
张新声 《黄埔》2006,(6):F0002-F0002
追求卓越,超越自我龚德明的父亲龚选登先生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在与日寇南昌会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9岁,被追认为少将军衔。作为抗日将领的后代,龚德明积极参加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家属联谊会的工作,秉承“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以联络同学感情、服务黄埔亲属为着力点,以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为落脚点,在开展会员活动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所创建的上海宝姿化妆品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集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妆品企业,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也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2004年上海宝姿公司在上海市轻玻都市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7,(4)
正我敬仰的黄埔前辈同时也是黄埔作家、诗人孙宝礼老先生离开我已经6年多了,无论在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还是原宣武区作家圈子里,他都是一位特别受尊敬的老人。孙老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不仅因为他的文笔很好,还因为他不顾高龄,积极参加原宣武作家协会的各项活动。孙宝礼先生1942年11月毕业于黄埔军校七分校第17期13总  相似文献   

10.
佟莲 《中国人大》2010,(19):48-48
他和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很深的渊源。他是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早在1926年就在东北从事革命活动。抗战时期,他担任云南大学教授,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是民盟云南省支部的主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11.
贾晓明 《黄埔》2012,(2):58-59
1925年6月15日,黄埔东征军回师广州,彻底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叛乱。 滇军将领杨希闵和桂系将领刘震寰原来都“没有地盘”,率军“暂驻”广西。1922年底,杨、刘参加“白马会盟”,同意接受孙中山领导,杨希闵受命为滇军总司令,刘震寰为桂军总司令,率部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在战斗中,滇桂军杨希闵、刘震寰部不但按兵不动,  相似文献   

12.
吴昌华 《黄埔》2007,(4):29-30
先父吴起舞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毕业后一直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属的通信兵第一团工作。团长华振麟,团部驻镇江。七七事变时先父已考入陆军大学特四期,在迁都重庆前,他没有离开部队,他是通一团无线电第三大队中校大队长,他这个大队辖4个中队,中队长都是黄埔军校六期交通科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13.
我是黄埔军校第九期学生,1932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在校工作期间,历任区队长、队长等职。1934年6月16日,我参加了黄埔军校十周年纪念活动,现就记忆所及,将当时的情况追记于后。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苏联的支持和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帮助下,于1924年6月16日,毅然在广州黄埔岛上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从军校毕业的同学们,在东征、北伐中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打倒了许多地方军阀,成为举世闻名的革命军队。从六期以后,学校北迁南京,遂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门外修有一条宽广的柏油路——黄埔路,以示本校为黄埔军…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7,(4)
正我是2007年年底到芜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的,至今10年了。记得有一年在春节慰问黄埔老兵活动中发生了一件使我们至今难忘的事情。那是在2014年,我市健在的近20名黄埔老兵分别居住在市区内和下辖的四个县、乡、村里,每次看望慰问要安排至少3天以上时间。芜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安排元月6日至8日开展春节慰问黄埔老兵活动。市黄埔  相似文献   

15.
看到《黄埔》杂志第6期,我长时间地陷入沉思:现在是总第99期,新年第1期正好是创刊100期,应该好好庆祝庆祝……不容易呀,已经18个年头了!《黄埔》杂志创办,我是见证人之一。我也是《黄埔》杂志的忠实读者。想当年,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徐向前元帅大力支持,同学会理事会议一致通过,报请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黄埔杂志社,于是《黄埔》杂志面世。黄埔同学在经过几十年之后,又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刊物。我清楚记得,很多同学拿到这本杂志都如获至宝。杂志社的同志也几次跟我讲,黄埔同学经常来信,说杂志是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食粮”“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6,(5)
正用兵如神露锋芒1930年冬,国民政府中央军教导第2师改番号为陆军第4师,师长是徐庭瑶。该师第11旅(后改为独立旅)旅长是关麟征(黄埔1期),第11旅第21团(后改为第1团)团长是张耀明(黄埔1期)。覃异之(黄埔2期)任第21团第2营少校营长。1931年7月19日,原西北军冯玉祥部将石友三通电反对蒋介石,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宁夏有一位黄埔老人,名叫苏赓泉,如今已是百岁之龄,他最爱称自己是"黄埔一兵"。苏赓泉,民革党员,生于1917年8月17日,1939年11月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分校第15期步兵科。他是一名抗日老兵,也是宁夏健在的黄埔同学中的最长者。老人百岁生日前夕,宁夏黄埔军校同学会一行人,驱车来到中卫市,为他送去祝福。苏老家住在中卫市区临街的一栋楼上,当我们敲门时,屋里早早应  相似文献   

18.
正世人常云"缘分",是说由于以往因缘致有当今的机遇。我家先祖单懋统为黄埔4期教官,先父单培新为黄埔16期生,本人为《黄埔》杂志撰稿人,祖孙三代与黄埔息息相关,可谓拥有黄埔血脉的"缘分",缘久而情深。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黄埔军校文物并进行考证,自《黄埔》杂志2010年第2期发表《我珍藏的黄埔四期同学录》,  相似文献   

19.
李大庆 《黄埔》2011,(4):22-25
伏首倾注黄埔情1994年,唐格森同志刚刚当选吉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之初,他琢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去带动黄埔同学践行党的方针政策,践行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宗旨。由于历史原因,黄埔同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思想上不解放,行动上放不开手脚等问题,既影响了工作开展,又影响了与党之间的感情。唐会长认识到解决这  相似文献   

20.
陈宇 《黄埔》2012,(4):50-53
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是大革命时期军校的最后一期毕业生,在整个黄埔军校史中占据显著地位。国民党军队中的许多知名将领,共产党军队中的20多位著名将领,都是黄埔四期生。在共产党军队里黄埔四期生的堂堂阵容之中,还有一位开国将领应当列入,他就是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省港工人大罢工、百色起义、中央苏区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