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卜春梅  朱周斌 《人民论坛》2012,(35):220-221
孔子的仁学思想内涵丰富,深入挖掘孔子仁学思想本身所蕴含的现代教育价值,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仁学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体现在人生价值塑造、道德建设、传统文化认同和传承等方面。它对现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在于,为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反思。  相似文献   

2.
孔子仁学思想之所以在其以后能够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核心 ,是因为仁学思想中蕴含着合理的道德精华 ,并能为历代中国人所接受。从孔子仁学思想的主体内容来看 ,其精华部分仍然适用于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黄小娟 《前沿》2009,(7):174-176
“仁学”是儒家人学的哲学,“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孔子认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仁”,就是道德。这种儒家道德行为的主要实施方式即“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以人为本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构建了儒家伦理型人学的道德精神体系,对充实个体道德精神、加强社会成员道德责任感以及构建现代社会的道德精神都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必恒 《人民论坛》2010,(8):228-229
孔子之前的仁学思想比较零散,尚未构成系统的仁学思想体系。孔子在此基础上对"仁"的思想加以省察与反思,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在中国的文化思想史上实现了由殷周宗教神学向儒家伦理哲学的嬗变。  相似文献   

5.
齐瑞霞 《青年论坛》2002,(2):108-108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也是产生儒家其他思想主张的基础。孔子仁学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是道德自觉 ,一种自我规范。它实际上是孔子眼中的“人”的道德模式 ,是一种人格理想。由《论语》中所提及的仁人、君子结合孔子本人的思想行为追求 ,可见“仁”就是一种心灵的平静和行为的儒雅。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仁被纳入了礼的约束之中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以下只称后两字 )。仁是本质 ,而礼则是一种表现形式 ,即“克己复礼” ,而“礼之用 ,和为贵”。所以“礼”无论是作为社会 ,还是个人行为的规范化制…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和本质特征。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就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就能保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能否坚定不移地贯彻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一重要思想,能否在工作中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的高低,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能否起到表率作用和自身的道德修养。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和职业道德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各…  相似文献   

7.
闵勤勤  张亮 《时事报告》2012,(11):40-43
10月的曲阜秋高气爽,怀着对先圣孔子的敬仰、对“东方圣城”的向往、对“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的好奇,我们踏上曲阜宝地。在蓬勃发展的新城区,进社区、入学校,寻访“彬彬有礼”教育阵地;在古朴静雅的古城区,走街串巷,找小摊主聊聊生意,和路人说说孩子,体察今日曲阜的人情风貌。落落大方、热情尚礼的曲阜人让我们由衷感慨:圣贤未远,儒风犹在。曲阜,这个不足中国国土面积万分之一的小县城,自古以礼仪闻名中外。3000年前,周公在这里制礼订乐;2500多年前,孔子诞生于此,创立儒家思想;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的例行聚会中,谈到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时,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思想;时至今日,“孔子热”、“国学热”在全球蔚然成风。提到孔子、说到国学,又怎能绕过曲阜?曲阜能否发挥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优势,  相似文献   

8.
1997年6月14-15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兼评大孔子学说”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和香港中国文化研究基金会主席胡国事先生提出的“大孔子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特别是从方法论角度,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以及比较思维及其局限性作了反思。一、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批评的方法论思考欧阳康认为,在跨文化研究中,应注意到一种特殊的“文化口城”现象,即跨文化的隔障及其可能带来的文化误解。从本体论、社会政治学、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四个方面来分析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9.
赵宝新  肖立新 《前沿》2012,(21):136-137
孔子的和谐社会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儒家思想中集中体现的以“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理想蓝图,以“礼用和贵”为格局构建,以“仁爱孝悌”为人性基础,以“德政教化”为治国方略,以“修己忠恕”为人格根本,以“中庸致和”为方法原则的思想,共同构成了孔子完整的和谐社会思想体系.在这一思想体系中“中庸”思想堪称实现和谐社会的方法论原则,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子之“仁”的提出从根本上乃是要为“周礼”的复兴与重建奠定新的基础.由于“周礼”作为一整套的制度规范建构是属于形而下者,那么为之奠基的首先应当是某种形而上者,所以“仁”在孔子那里便首先体现为他的“仁学形上学”的建构.在孔子的“仁学形上学”中,“仁”首先是指天道内在于人的德性,亦是形而上的“本体”;其次,此德性之“仁”作为形而上的“性体”,一方面它具有一种“至善”的品格,另一方面它还有导人“向善”的意义.然而,从当代的“形而上学奠基”的视域来看,此作为形而上的性体的“仁”及与之相关的“仁学形上学”仍是有待奠基的.在孔子那里,能够为此形上性体之“仁”和“仁学形上学”奠基的观念就是作为本源情感的仁爱,后者乃是人的最源初生活体验,是先行于一切主体性存在者的在场,并使之存在得以可能的前提,也是作为主体性存在者的人的本真存在样式.同时,这种本源的仁爱情感,一方面会显现为一种差等之爱,另一方面又会具体表现为一种“爱而利之”的行为.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导致了现实的利益冲突问题,后者使得作为制度规范之“礼”的建构具有了必要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 ,是党保持先进性、战斗力、创造力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能否真正坚持“三个代表” ,做到“三个代表” ,关键要看党的领导干部能否站在时代的前列 ,领导干部是表帅、是“领头羊” ,干部道德至关重大 ,一棋不慎 ,全盘皆输。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 ,特别是高级干部的道德素质 ,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是能否做到“三个代表”的关键所在 ,对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领导干部道德所具有的重大…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人们关注而又存在不少疑问和困惑的一个理论问题、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一个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重要问题。多年来,“左”的思想理论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绝对化。近年来,有...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我国最早提出正名的思想家,因而成为古代中国逻辑传统启蒙的先行者。本文从孔子关于“知”的论述中,探讨了其正名的逻辑思想的深刻内涵与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以身作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发扬以身作则的优良传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以身作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别人做出榜样.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思想,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国古代的思想教育家很早就提出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思想.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说明了以身作则的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华军 《长白学刊》2013,(3):28-31
由孔子发展出来的仁学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孔子那里,作为儒家理想道德人格基准的仁与人的具体德性品质和才性品质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即仁必藉后者方能显现自身,而后者亦必依仁方能成全自身。在此基础上,儒家道德成就乃表现为一个个逐次发展的阶级,其道德境界呈现出明显的多重性。此一理解有助于人们深入领会儒家道德思想的系统性,避免极端化认识。  相似文献   

16.
林超民 《思想战线》2000,26(1):135-137
我们中国人一提起孔子与儒家思想就会顿生“家园之感”。这是我们对自己所继承的优秀文化传统特有的亲切、关爱与认同的思想情怀。人们在谈论孔子与儒家学说时 ,大都集中在其道德规范、政治主张、教育理念等方面。很少研究他们在处理华夏与四夷的思想和策略。毫不夸张地说 ,孔子与儒家的民族思想对维护中国的“大一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作用 ;没有孔子“华夷一体”的“大一统”思想就没有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家园”。徐兴祥的《中国古代民族思想与羁縻政策》为我们深入了解孔子与儒家的民族思想及其在中国历代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中…  相似文献   

17.
孔子在中国的命运很坎坷,从古代的万世师表,到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再到文革时期的全民挞伐,一度跌到谷底。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关注,孔子和他的思想又重新成为人人争说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从政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自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历经各代贤哲们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官员职业道德和“官德”文化,这对于中国古代传统的官僚君主制度的有效运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一定会传承。所以对我国古代官德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对当今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对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道德底线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字 《淮海论坛》2013,(1):38-40
重视伦理关系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在《论语》中有很多篇幅讲述伦理道德问题。其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论语》中的孝道不仅保持了孔子以前时代“善事父母”的传统本义,更强调了其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并通过论述具体方法,进一步充实了孝道的内容,使“孝”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道德品质。一、《论语》中孔子关于孝道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一、儒家的“德治”思想 我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子最早提出“德治”思想,它是针对所谓“政”治、“刑”治思想而发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强调了道德、礼义的思想教育对治理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和优越性,在他看来,这样治理国家、管理人民比之单纯用行政、法律手段要优越,它能使人民更好地自觉遵守政府的法令,并提高了人民的思想素质。要实行“德治”,在上的统治者、管理者必须首先“自身正”;自身首先能遵守道德、律令,对人民起率先垂范作用。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