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点摘编     
《公安研究》2008,(7):95-96
科学消费观与文明消费方式的养成赵玲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撰文认为,科学消费观是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它将消费视为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主体性建构活动,是以实现人的生活方式的丰富性以及生活质量的文明化为内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消费观。科学消费观是社  相似文献   

2.
苑洁 《青年论坛》2011,(2):108-111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存在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行为,这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促进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从消费的角度凸显了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自身的和谐,走消费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可持续消费观,构建和谐社会,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蚀,需要采用多种手段促进公平消费,同时给予积极的消费引导,弘扬可持续消费文化,并从法律和政策上规范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真正落实可持续消费观。  相似文献   

3.
张文富 《前沿》2011,(13):169-172
建设生态文明是由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失衡显现等问题引出的话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反对异化消费,树立科学消费观,从思想观念上、生活方式上着手构建和谐的人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必由之路。观念决定行动,主张全面消费、公平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科学消费观的提出也是对GDP中心论、制度万能论、技术主义的否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4.
李萌  何春萍 《湖湘论坛》2005,18(3):71-72
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实现受社会大环境、旅游产业背景、旅游消费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推进可持续旅游消费实现的制度安排应着重:发展经济,提高旅游消费水平,改善旅游消费结构;大力推进可持续旅游生产,进行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源头控制;提高公众的可持续旅游消费意识,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旅游消费观;对旅游消费行为过程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观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 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既分析了大学生消费 观中理性化的一面,也指出了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综 合分析了对大学生消费观的不同评价,总结出大学生消费观中所具有的普遍特 点,提出从大学生的修养出发,倡导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要注重精神消费 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课例: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学生在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上的状况,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王苹老师,把参加“三北”地区优质课比赛的课题确定为《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本节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消费理念上做了有益的尝试。1.鲜明的教学目标。以理解科学消费的主要内容为其知识目标;以会辨别、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消费行为和非科学的消费行为为其能力目标;以实施科学的消费为其价值取向。2.合理的教学过程。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在授课内容上,引导学生逐步推导出:收入水平的不同导致消费水平的不同;消费水平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黄履香  黄祖辉 《前沿》2013,(4):82-84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政府、家庭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消费观,形成网络消费主体性道德人格,增强网络消费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网络消费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危机究其根由,很大一部分根源于消费异化,消费异化是造成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深层驱动力。我国的消费异化除受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外,主要缘于传统的"崇奢黜俭"的消费观。本文从分析传统的消费观切入,揭示了"崇奢黜俭"消费观对生态环境的负值效应,倡导"尚俭去奢"的消费观,主张用生态消费观引导和塑造消费理念、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发展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的,马克思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要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必须把握认识"发展"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伴随而来的是一些人对消费时尚的追求,在社会范围内呈现出多元的消费观,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实现科学消费,从而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生态消费是经济新常态下亟须倡导的消费理念。当前,由于"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理念导致生态消费需求力不足;"多盲从、少理性"的消费行为导致生态消费选择力欠缺;"重自我、轻自然"的消费心理导致生态消费原动力失衡等原因,使我国的生态消费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解决这一现实困境,提升民众生态消费力,促进生态消费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在强化生态消费观教育、加强理性消费宣传、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规约和激励机制、大力建设生态消费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工业文明时代推崇"发展是天然合理的"观点,表现在消费领域有其明显的弊端。我国青少年在此领域出现了消费异化现象,这不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整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消费观,正确引导青少年实施科学消费。  相似文献   

13.
生态消费是经济新常态下亟须倡导的消费理念。当前,由于"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理念导致生态消费需求力不足;"多盲从、少理性"的消费行为导致生态消费选择力欠缺;"重自我、轻自然"的消费心理导致生态消费原动力失衡等原因,使我国的生态消费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解决这一现实困境,提升民众生态消费力,促进生态消费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在强化生态消费观教育、加强理性消费宣传、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规约和激励机制、大力建设生态消费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发展的理论.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极大发展,是当代人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前瞻性思考和科学判断.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提高发展的质量.科技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中国家和欠发展国家只有树立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才能摆脱现实困境、从战略意义上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本质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回族穆斯林在伊斯兰教消费观的影响下,其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受到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制约,形成了回族穆斯林独有的消费文化。在宗教信仰的制约下,回族穆斯林群体间通过秉持共同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模式展现出一定的民族认同感。笔者以新疆石河子六宫村为例,对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的现状、特点及成因进行研究,并作出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宪 《青年探索》2008,(1):44-47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消费者。通过对他们费用来源、消费用途、影响消费的因素等情况开展调查与统计,发现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其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呈现出:消费多元化倾向突出;消费不平衡态势明显;实用消费仍是主流;交往与时尚性消费日益高涨;攀比与超前消费现象严重等五个特征。认为在大学生中开展消费教育,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等是在校大学生消费需要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活方式是人怎样生活的问题,因此,生活方式变革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生活方式的变迁。之所以要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根源于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在物化意识的支配下,以快乐为原则、以物质性奢侈消费为基本特征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既是人片面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因而,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根本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动力和结果,两者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问题上,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正确价值观和消费观的确立,人的需要的健康而全面的发展,人们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能力的提高以及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8.
郭美美炫富事件折射的是90后青年的消费观问题.由于成长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时代,90后青年的消费观已呈现出追求时尚、酷爱攀比、炫耀心切等诸多特点.这一消费观的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多元价值涤荡和传媒效应休戚相关.为帮助新一代年轻人抵制享乐主义思想,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发挥应有作用,营造适度消费的环境,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使之养成理性的消费习惯和行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两个领域都实现消费模式的转变.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当代青年消费观的变化、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培养科学消费现实施节约型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的科学性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统一,发展所体现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内涵相通,相互依存。马克思主要关注人类的命运问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期望通过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