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解决中国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现存的错综复杂的诸多问题,从源头上杜绝严重危机发生的可能,只能寄望于改革,这算是一个共识。但这个共识并不清晰,不同阶层、利益群体与观点人群都有各自的改革标准及期望,由此也造成了所谓改革"顶层设计"话语流行多年,真正可以称为"顶层设计"的政治改革及社会、经济改革均陷入停滞,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  相似文献   

2.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这一判断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这--N断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期待。那么中国社会将在改革元年改什么,又将如何去改,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感受到了改革元年的改革新气象。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经次第揭幕,是次两会应当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亦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转型社会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发展,改革和发展需要凝结社会共识当代中国社会的共识之一是践行法治、实现法治,法治担负着国民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与判断,它是未来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改革发展的政治目标与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4.
肖明清 《求索》2014,(8):15-18
当下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是社会舆论的热点。中央领导有改革的决心、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推动、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是中国新一轮改革"舆论场"的形成背景。主流官方媒体自上而下宣传改革,抢占舆论制高点;"民间舆论场"自下而上进行改革诉求,网络围观倒逼改革;"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高度融合凝聚改革共识,创造了有利于"改革舆论场"的传播环境。"改革舆论场"具有鲜明的特点:新媒体深刻改变舆论传播格局;政府牢牢掌控舆论导向;双向互动畅通社情民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与交流》2005,(5):38-38
1、从改革的内容看。比较容易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已经完成,目前面临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是这些年想改而未改、政了未改好或未改到位的关键项目。改革到了真正啃“硬骨头”的时期。不仅如此,很多问题的解决,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深化,已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改革连在一起,已无法回避,改革成为真正庞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发展"与市民社会同时兴起,"发展"是指市民社会内部、一种内发的变化过程,它以"社会的经济"来探求宏观的社会组织整体的变革.然而,随着"发展"的变迁、"经济增长型"社会的形成,"发展"开始带有强烈的经济利益关系和政治企图,而强大的国家主义致使"社会的经济"几乎消失.联合国开发计划(UNDP)提出的"人的发展论",是各国政府对于"发展"所形成的共识."发展"与政府转型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同舟共进》2013,(3):3
自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重启改革议程"、"改革向何处去"等呼声不断回响。官方与民间都已充分认识到,中国之未来,系于深化改革能否成功一途。2012年末,李克强副总理强调:"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并认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当下迫切的要务正在于改革的目标要明确,改革的思路要清晰,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要落实和释放。社会管理要改,政治体制也要改;顶层设计要有,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更不能丢;既得利益格局要打破,  相似文献   

8.
社会意识是在国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中产生的,因此,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或有助于我们洞察中国改革共识的形成模式及其嬗变历程。就理论而言,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时代的制度遗产以及中国经济发展主义的目标,相比市民社会的视角,国家合作主义视角或更能解释中国改革共识的形成模式。就现实而言,尽管"原合作主义"和"国家合作主义"这两种国家主导的模式,分别促成了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两次改革共识,但该模式却遭遇了新环境的挑战。为了形成某种新型的改革共识,寻求某种新型的合作主义模式或是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观点集结     
《人民论坛》2012,(13):74-77
1、中国改革已经处于"输不起了"的境地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重启改革的契机。因为近些年改革共识一度破灭的现象告诉我们,中国的改革已经处于"输不起了"的境地,如果在改革的选择上发生重大失误,今后再次凝聚改革共识就更加困难了。  相似文献   

10.
推出“最小一揽子”改革方案是重启改革重要步骤 经济观察报:那你认为目前改革已有共识?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我认为在中共十八大前后有识之士已经形成了共识。这个共识就是: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除非重启改革,别无他路。针对当时的大争论,中共十八大的政治报告给出了回答,要求执政党“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这就要完善各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这标志着重启改革正式成为执政党的重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1.
议题五改革共识:改什么,怎么改大多数人对"要加快改革"达成了共识,但是对"改什么"和"怎么改",仍有争议。比如,虽然人人都在说改革,但每个人对改革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国企领导嘴中的"国企改革"跟舆论期待的"国企改革",其内涵肯定是不同的。这样的讨论,反映了当下社会对改革的认知:每个人都意识到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可对改什么、怎么改、选择怎样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苏北 《当代广西》2012,(13):15-15
稳中求进,发展转型,亟须活跃实体经济,重振实业精神。 民间资本热钱化,实体经济空心化,给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业敲响了声声警钟。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现象,防止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和过度膨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处于一个大的转型期。经济的转型将逐步把中国引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改革的重心是在体制这一层面上,经济体制的改革经过10多年的探索已有明确的目标可达,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虽然被界定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但缺乏相应的操作手段。当然,政治、文化、社会结构的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目前的问题是,在改革的实践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仍潜移默化地阻滞着体制的变革。新经济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旧政治观则  相似文献   

14.
中国以往历次重大改革都是在执政党和社会内部达成某种"妥协性共识"的情况下出台的,因而,也在最小阻力下取得了最大的成就。而目前却出现了改革共识难以出台的困境,并在相当程度上危及到"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改革共识"缺位的原因,可归结为利益分化、权力失衡,以及共识平台的缺乏等。为达成新的利益整合和力量制衡,就必须反思目前自上而下进行的价值整合模式,即从单纯地追求"凝聚共识"转为建设"共识平台"。这就意味着,需要借鉴其他国家以"政治市场"等"共识平台"成功整合国内共识的经验,通过自下而上的路径凝聚"深化改革"的新共识,为长期的观念和价值整合创造全新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改革以来 ,中国的经济方式与经济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并伴随着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组织方式的调整。这一趋势随着中国“入世”而继续发展 ,并将对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产生强大的、能动的影响。本文就这一进程对我国现行制度与政策的影响和挑战进行了论证 ;对回应挑战的社会政策取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罗理章 《求索》2012,(6):146-148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毛泽东时期的农村社会以国家干预、政府主导为特征,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获得了极大的空间,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农村社会自发演进,同时中央政府进行政治分权,村民自治登上舞台,并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社会发展面临新的约束,改革难以形成合力,共识尚未形成。如何重启农村社会的改革动力,农村社会、基层政府和中央高层必须携手达成共识,促进政府与农村社会关系调节过程的法制化、规范化与程序化,形成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化严重、冲突加剧,凝聚共识成为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客观要求。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共识;发扬学术民主以探求真理、在协商民主中求同存异是形成共识的有效方法;调整利益格局、推动社会公平、实践社会民主则是凝聚共识的基础。在民主的创新实践中凝聚共识,在共识基础上推动改革与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路径与生动景象。  相似文献   

18.
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如何从纠纷和冲突中寻找合作和共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此时,传统中国社会的纠纷处理方式——民间调解就成为新时期达成合作与共识的可借鉴的方式。这种方式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创新了社会纠纷处理模式,达成社会共识,形成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和解理性。  相似文献   

19.
信息博览     
理论信息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著名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在2月12日《社会科学报》上谈中国农村改革问题说,如何将改革深入下去,是个大问题。政治体制改革不搞,市场经济还能够推行,但会带来腐败,分配不公。改革的果实旁落到特权分子手中。而权力经济不改,市场经济肯定不能真正实行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已步入"深水区",随着新的社会利益结构的相对固化,改革的空间越来越小,改革者越来越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为谁而改"、"由谁来改"和"谁来解释"这样的根本性问题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