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史海一勺     
《乡音》2013,(4):44-44
林肯竞选美国总统时对选民讲什么?贫民出身的林肯在1861年竞选美国总统时,对手是富翁道格拉斯。在对选民演讲时,林肯说:"有选民来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只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办公室一间,内有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  相似文献   

2.
说的是美国前第一夫人里根·南希 ,日前做的一件“傻事”。事从一名美国共和党议员的建议说起。这位议员提出 ,要将前总统里根的头像印在10美分的硬币之上。共和党议员如此提议 ,民主党可能会有人跳出来反对。还没来得及民主党有所表示 ,南希“跳”出来了。南希呼吁这名共和党议员 ,放弃他提出的将里根的头像取代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头像印上10美分硬币的建议。南希·里根郑重地表示 :“我不支持这一建议 ,我能肯定 ,里根也不会支持。”南希说 ,将罗斯福头像印在硬币上是对一位伟大总统的赞誉 ,而将其头像取消改为另一总统的头像来代替是…  相似文献   

3.
近阅丰子恺先生《怀念李叔同先生》一文,文中回忆了李叔同先生三次鞠躬的故事。当年李先生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在李先生的音乐课上,有一个同学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同学吐痰在地板上。李先生都看在眼里,但并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但又十分严肃的声音着重地说:“某某,某某,你俩人等一等出去。”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就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分别向这两位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下次吐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们出去吧”。出去的人脸上发红。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  相似文献   

4.
近日翻书,竟从不同的两本书上看到两位名人异曲同工的廉洁故事。一个是关于美国平民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1837年,林肯辞去新撒伦邮政局长职务,前往春田镇担任律师。一天,州政府来了一个人,向他收取一笔未曾缴清的邮费。还没等那人把事情说清楚,林肯就从身上摸出一个钱包,数也不数就交给那个人,说:“过去你们是每个月都来收钱,这一次却过了五  相似文献   

5.
《人大建设》2007,(8):55-55
郝铁川近日在《新民晚报》撰文说。1933年出任美国总统,随后3次竞选连任成功的罗斯福,是一个致力于“让穷人能够丰衣足食”的“民生”领袖。他向国会递交并获通过的——  相似文献   

6.
诚实的林肯 阿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总统,他出身卑微,但为人和蔼公正,诚实厚道。 林肯21岁那年,在朋友开的一家商店里当店员。有一天,一位老妇来买纺织品,多付了12美分。林肯当时没有发觉,等他结帐时发现多了钱之后,当晚就步行赶了六英里路,把多收的钱退给了那位老妇。又有一次,一位女顾客来买茶叶,林肯少称了四盎司,为此他又跑了好长一段路把少给的茶叶补上。附近的居民都很尊敬和喜爱这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亲热地称他“诚实的林肯”。  相似文献   

7.
胡奎 《时事报告》2009,(3):42-43
在华盛顿的罗斯福广场,有这样一座塑像:一位穿着平常服饰的百姓,坐在房间一角,侧着脑袋,他正全神贯注地听着什么?其实,他听的是罗斯福的“炉边谈话”。1933年,罗斯福在经济大萧条中就任美国总统。为了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共克时艰,罗斯福一改刻板严肃向各界发表讲话的传统,通过广播向民众传递种种打算,让电波给处于经济寒冬中的美国人带去暖意。美国人形象地称之为“炉边谈话”。  相似文献   

8.
开心乐园     
爱发牢骚的老头布朗先生老是抱怨他的发式,愤愤地指责他的理发师。一次刚理完发,他说:“我要我的头发从中间分开。”“我不能这么做,先生。”理发师说。“为什么?”布郎先生咆哮道。“因为您的头发是奇数的,先生。”难以从命在公园的长椅上坐着年轻貌美的威廉夫人,怀里抱着一个可爱的婴儿。一位中年绅士走了过来。“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绅士拉着婴儿的手自作多情地说,“白白的、嫩嫩的,像个富有魅力的贵妇人的手。”威廉夫人把婴儿往怀里拉了拉,冷冷地说:“先生,您搞错了两件事:其一,这孩子是个男孩,其二,您握的是我的手。”您搞错了“你…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省长李春亭在卢泰愚担任总统期间曾率团访问韩国,卢泰愚总统突然对李春亭省长说:“我应是中国人,我的祖籍在山东,先祖是太公姜子牙。”并殷切地期望能帮他寻根、拜祭卢氏族先祖。李省长听罢大感惊讶,如果不是出自一位总统之口,真以为是听讹了或幽默话语呢!去年底,旅居韩国的新东和汉医院院长、韩华天地杂志社会长韩晟昊先生应邀来山东去泰山观赏世纪之交的日出,在笔者看望他时,他也突然说:“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祖籍是山东,距济南不远,他将于2000年6月访华,并来山东寻根祭祖。”笔者听后亦颇感  相似文献   

10.
老舍之死     
《春秋》1997,(6)
“文化大革命”爆发时,老舍在北京市文联工作。老舍出事的前两天,北京市文联开会,老舍问茅盾先生:“明天的斗批改大会你参加不参加?”茅盾先生没有作正面回答,只轻轻地向他摇了摇手。第二天,老舍问我:“今天是红卫兵学生们‘帮助’我们文联搞斗批改,你看我参加不参加?”我说:“没有通知你就不参加。”老舍接着说:“文化大革命是触及每个人灵魂的一场大革命,我怎么能不参加呢?”我无言以对。于是他就去了。谁知他一到那里,早已做好准备的“造反派”们就贴出了标语,宣布了老舍的所谓三条罪状:美国特务、反革命分子、修正主义分子(说  相似文献   

11.
开心乐园     
小数点一位金融家向一位小姐求婚。小姐说:“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在意?”金融家说:“我喜欢与小数点打交道。”“你得了一种罕见的传染病,”医生对病人说,“我们准备把你隔离,你只能吃薄煎饼。”“薄煎饼能治我的病吗?”“不能,因为门缝只能塞进薄煎饼。”经理追求女秘书。“亲爱的,你不是答应嫁给我吗。”“我在哪里说过这话?”“飞机上。”“哦,那是空话。”问:“你知道近来男人们为什么都爱留长发了吗?”答:“知道。假如他的妻子在他的许愿隔离障眼法衣服上发现长发,他会说,这是我的头发。”一位太太进了议会大厦,上楼梯时不小心跌倒了。…  相似文献   

12.
马蝇效应     
《时事报告》2013,(1):55-55
马蝇效应来源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经历。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有位叫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人你的内阁。”林肯问:“为什么呢?”巴恩答:“因为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13.
一笑轩     
《小康》2006,(6):89-89
肯尼迪如何成为英雄有一次,一位朋友问美国总统肯尼迪:“您是怎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英雄的?”肯尼迪想了一会儿,说:“这可由不得我,是日本人炸沉了我的船。”拿破仑的惊叹亚历山大大帝、沙皇、拿破仑三人在莫斯科参加阅兵式。亚历山大看着坦克说:“如果我有这样的战车,我可能已经征服了整个欧洲。”沙皇指着导弹说:“有了那样的火箭,我早就统治了世界。”拿破仑读着一张报纸,突然惊叹道:“我要有这样的报纸,滑铁卢之役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再不当总统美国前总统柯立芝任期快要结束时,发表了有名的声明:“我不打算再干这个行当了。…  相似文献   

14.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此时美国正陷在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之中,然而罗斯福力主新政,厉行新政,使美国摆脱困境。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见过罗斯福后对人说:“这人浑身是劲,他智力超群却又难以捉摸,可是说干就干,厉害得很。”罗斯福在就职演讲中说:  相似文献   

15.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乡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生记者采访罗斯福.就地诺兰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符,请记者呼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来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日揭请他再吃一片。记者凭据之是总统的恩赐,也就把它匕了。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三时,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三不需要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F去了c罗斯相又u也再吃第四片,记者啼笑皆D,实在吃不下了。这时,罗所相微笑着说:“现在已经下月回答您的提问了,因为您已经有了亲身的感受。”罗斯福妙语答记者@方国荣@徐来  相似文献   

16.
钟迅 《政策》2000,(2):55-56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2)四次当选为美国总统,领导他的国家闯过了30年代初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难关,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而被舆论界称为美利坚的“天命伟人”之一。 比罗斯福本人更引起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兴趣的是罗斯福“新政”。  相似文献   

17.
开心乐园     
布朗非常欣赏他的小儿子,一次他和一位客人聊他的儿子有多聪明。布朗说:“他只有两岁,就认识所有的动物了。他长大一定会是一个出色的自然科学家。来,我让你看看。”他从书架上拿下一本画册,把博比抱到膝上,打开书,指着一张长颈鹿的画片:“博比,这是什么?”“马马。”博比回答。他又指了一张老虎的画片,博比回答说:“猫咪。”然后布朗又指了一张狮子的画片,博比说:“狗狗。”他又指了一张黑猩猩的画片,博比说:“爸爸!”在一个慈善舞会上,萧伯纳邀请一位矜持傲慢的女士共舞。在华尔兹舞曲声中,她问:“萧伯纳先生,你怎么…  相似文献   

18.
昨天,一位友人给我发来一条短信,说沈策老去世了。我马上回复:“令人悲痛!多好的一位爱国老人,就这样走了!让我们一起在心中悼念吧!”发完短信,我静思良久,耳闻目睹的一些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2002年国庆期间,沈老从美国回到北京,了却了叶落归根的夙愿。他住在女婿范樟年先生(黄埔三十期学生)家里。开始,他一度卧病在床。几个月后,在中央有关部门关心帮助及家人精心照料下,病情有了好转。他就急切地要在北京“上班”了。沈老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看报纸、打电话、写信。他曾经对我说,他想看的报纸很多,看不过来,眼睛又不好,但有几种必…  相似文献   

19.
在纽约有一位心理医生,执业多年,成就卓著。在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足有1000页,包含了各种病情的描述及其治疗办法。有一次,他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在课堂上,他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1000页,里面有治疗方法3000种,药物1万类,但所有的内容,却只有4个字。”在学生惊愕的目光中,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如果,下次”。这位医生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其实就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上大学”,“如果我当年不错过她”,“如果我能换一项工作”……医治方法有上千种,但最终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  相似文献   

20.
七七事变,我离开北平,间关南下。九月杪,自香港乘船趋海防,取道河口回滇。九月,在北国已经是凉秋了,可是南海上还炎热得很。我坐的又是炼狱似的“统舱”,更令人难耐。因此,一上船安顿好床位,我就带着一壶水和在香港买的一册英国小说到甲板上去。我正在看书看得入神,忽然,有一个人在我的旁边驻足停下。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三十来岁,个儿修长,架着一副银边眼镜,穿一件白绸大褂的斯文人。他见我看他,便把我手中的书接过去翻了一下,和我谈起话来。他问我是不是一个学生,是不是学文学的。我回答我是学历史的。他便说:“这船上有一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你认识吗?”我说:“我读过吴先生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