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人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对人的个体来说,从“摇篮到墓地”,不仅意味着生命的开始、继续,而且也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把死亡看作生命的重要因素,他认为:“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之联系起来考虑的。辩证的生命观无非就是这样。”“生就意味着死。”这是对人的生命现象作出的科学的解释。然而,纵观人类的文明史,人们在达到这样的科学认识之前,却走了一条漫长的、曲折的和复杂的道路。比如灵魂、灵魂不死、死亡——复活再  相似文献   

2.
王萍 《中国人大》2009,(23):21-23
“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三聚氰胺”让人谈之色变。有人形容,“三鹿奶粉”事件用生命和健康作代价,进行了一次全民化学知识的普及运动。从“苏丹红”到“瘦肉精”,再到“三聚氰胺”,都是商家把不是食品添加剂的化工原料添加进了食品。真正的食品添加剂却因此背上骂名。  相似文献   

3.
学历与学问     
甲:我从报上看到,现在有些省市,用人已不只看学历和学位,而主要是看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乙:用人之道,从“开后门”发展到“看文凭”是一大进步;再从“看文凭”发展到“看实际工作能力”,这又是一大进步。  甲:但是有些人认为,学历高的人学问总是大一些,在工作中比较有“后劲”。所以选用人才不能只看一时的“实际工作能力”。  乙:我认为,从一般情况来看,学历与学问大致是有正比关系的;也就是说,学历越高,学问很可能越大。但是,我不认为这种正比关系具有必然性。再则,工作中的“后劲”主…  相似文献   

4.
我曾说,无论教育如何“现代”,都别漏掉一点:培养孩子的“身世感”。即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具体地说,即做一个有祖国的人,做一个有故土的人,做一个有家传的人。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一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他的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他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感受,才能“立身”,并持有生命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5.
春节,这个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太多的底蕴。不同年代、不同阅历的人对“年”有着不同的情怀与记忆……  相似文献   

6.
福岛核悲剧再一次表明,任何信誓旦旦的所谓核能绝对“安全”.绝对“没有问题”的伟大神话,是极不安全、极有问题的。我们还是要多一些对生命的悲悯,少一些核情结、核冲动、核英雄主义。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和热爱生命的人”。  相似文献   

7.
泰戈尔曾这样形容生命:“生命像一个孩子,边笑边摇着死亡的拨浪鼓向前奔跑。”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在这如穿梭般流淌着的生命之河上,时间一天天飞逝,青春一点点流泻。岁月给有的人带来了丰富的阅历,深厚的底蕴,美好的心态;而有的人只从那儿得到了苍老的皱纹,迟暮的悲郁。其实,生命成为什么模样,全在于你怎样对待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不在意自己拥有一副怎样的面孔,经历一段怎样的人生。他们只会用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生命,少年时含苞待放,青年时鲜花盛开,待到中年嫩芽已过,花期不再,就是一枚果实,透青初熟;到了老年,果熟蒂落,又将化为一粒…  相似文献   

8.
段炜 《人大建设》2009,(1):52-52
平煤集团许昌首山焦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伍,土生土长的襄城县人。1980年,他从部队转业到县一高当汽车司机,端上了“铁饭碗”。县一高成立了一家劳动服务公司,他被聘请担任经理,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一年多。后来他只身一人到深圳闯荡,开阔了眼界,增加了阅历,也挖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上世纪90年代初,他怀揣着辛苦挣来的100多万元资金,回到家乡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明  盛辉 《民主与法制》2007,(8S):17-19
彭炜,站在被告席上,迎来了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 从一名农家子弟到名牌高校的硕士生再到多家企业的总经理高管,彭炜44岁的人生历尽辉煌…… 但是,光环背后,彭炜又呈现出另一种迥然不同的面目,让包括检察官在内的众多人±扼腕叹息。与此同时,检视其“双面”人生,却有太多的内容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人生物语     
岁月沉淀的人生,是富含生命矿藏的山,是汇聚生命体验的海,是历经生命风雨的树,是提纯生命阅历的金。 有句很有意思的比喻,说少年是歌,青年是诗,壮年是散文,老年是小说。这样的比喻,概括了多么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内涵啊! 这一定是哪个作家的真切感受和灵感语言,作家的语言总是那么激荡人心。 人生的经历大都是这样:有时天真烂漫,有时平平淡淡;有时红红火火,有时坎坷迷茫;有时失误遗憾,有时成功喜悦。不论怎样,我认为更多的人拥有的总是平淡。平淡其实是一种安宁和幸福。理性的良知是人际间平坦的桥梁,本分的作为最能持久地…  相似文献   

11.
陈倩 《人大论坛》2012,(7):28-29
姚晓英在安顺应该属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道”以来,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从中学老师到作家,从区文联主席到区政协副主席、区人人常委会剐主任、人民政府副区长,再到市文联主席,从市(区)、省人人代表到全国人大代表,她走着一条“路风景一路歌”的精彩人生路。  相似文献   

12.
德国文学家尚·保罗说过,“生命犹如一本书,愚笨的人总是将它草草翻过,聪 明的人总是时时刻刻在仔细阅读,因为他知道,这本书,一辈子只能读一次。”31岁 的女记者黎綮,从大城市走进可可西里,在那里,仔细地阅读着生命与爱。  相似文献   

13.
从起点到终点,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 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向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第12期“特别策划”《金锤银镰旗正红》是一篇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辅导文章。她站在宏观的层面上,重温历次党代会,特别突出了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主题。对中国社会从“人心思定”到“人心思变”,再到“人心思兴”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对当下“历史新起点”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老鼠大概是这天底下最没有人缘的动物了。从《诗经》里的“硕鼠,硕鼠,莫食我黍”,到张爱玲《色·戒》里细眼尖脸“有鼠相”的汉奸“易先生”,老鼠总是与贪婪、狭隘、狡猾、肮脏等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一、异乡与异客 人生是一个旅程。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旅行者,也并不总是在外在的旅途上,但他总是在内在的旅途,即生命的旅途上。生命是一个超越性结构,是含有起点、中介、终点的过程。人之为人的特征就在于总是在反思我是什么?我能成为什么?我应成为什么?“能”与“应”表明人的选择性和自为性,表明他掌握着价值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并为实现这价值而投入行动。因而他总是在旅途上。“旅途”就其隐喻意义而言,不正是个体寻找价值,实现理想的历程么?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中国”原则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关系久悬未定,两岸政治性谈判久拖未启,两岸事务性商谈久停未复,两岸的中国人尤其是在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忧心重重。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台湾当局的说法一变再变,但总是把责任推给大陆方面,先说什么两岸关系问题“是民主制度之争”,后说大陆方面缺乏善意,再后说大陆方面的军事演习等行动恶化了两岸关系气氛,唯独没有从自身搞分裂、搞“台独”上找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传统优势。当前,有一部分群众生活仍较困难,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总是竭尽所能予以帮扶。从2004年3月开始,松江区委下发文件,要求全体在职公务员开展“干名公务员联系干户家庭”(简称“双千”)活动。8年多来,这一活动已从当初的发动,到逐渐完善,再到如今的持续深化,架起了党群干群的一座“连心桥”,形成了全区公务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一项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从一开始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到“实事求是”,再发展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今天,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相似文献   

20.
《上海支部生活》2006,(6):39-39
“海推”即由非党员群众向党员、干部推荐优秀村民(居民)成为人党积极分子;党员干部认可后再向党组织推荐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优秀村民在非党群众的推荐下,从非党员到成为人党积极分子、入党再到成为村“两委”干部。“海推”首先体现的是民意,在党员队伍建设和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中,赋予群众更多的权利,有利于培养具有扎实群众基础的党员,有利于选拔出具有一定威望的村“两委“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