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政策出台背景辽宁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部署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文旅攻坚战,为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提供有效支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推进辽宁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确保如期完成文旅攻坚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二、政策出台目的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辽宁文旅全面振兴发展政策措施,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营造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氛围,推动全省文旅产业提质升级。三、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川办函[2021]26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精神,不断夯实文旅经济发展基础,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对四川作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试点省的工作要求,经省市县三级共同努力,历时两年的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圆满收官。全省共查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地方戏曲剧种等六大类文化资源305.74万处,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历史遗迹等八大类旅游资源24.56万处。  相似文献   

3.
张爱民 《群众》2022,(17):35-36
泰州境内拥有丰厚的本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城河文化、乡土文化、家训文化等特质文化资源,泰州市文旅集团主动汲取各类文化中所蕴含的廉洁元素,倾力打造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的廉洁文化品牌,为推进“廉洁泰州”建设发挥文旅效用、贡献文旅份额。紧扣文旅行业特点,塑造“清廉品牌”强引领廉洁文化是扶正祛邪、激浊扬清、涵养品性的“净化剂”。泰州文旅集团在2020年4月集团纪委成立同时,研究提出打造“文清旅顺”廉文化品牌,进一步推动集团廉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均从国家层面指明了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5.
金宝强 《群众》2023,(4):18-19
<正>“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金陵文化的摇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我们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耕文商旅融合,在擦亮文旅新名片、布局文旅新产业和培育文旅消费新模式等方面不断发力,全力建设最具人文历史品位的街区。近年来,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先后获得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多项“国字号”荣誉。  相似文献   

6.
拾峰 《群众》2023,(4):8-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物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也是高品质的旅游资源。江苏锚定文化强国先行区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推动文物保护利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不断活化文物资源,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20,(1)
正文化为旅游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为旅游产品升级赋予了内涵。旅游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手段和渠道。"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湖北是传统文化资源大省,拥有炎黄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神农架原始文化、长江三峡文化、鄂西生态文化等。文旅融合开启了湖北旅游新时代,促进了文化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邢光龙 《群众》2023,(4):4-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一系列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发展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的行动指南,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重要指导和遵循。  相似文献   

9.
正"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海南省琼中县的黎苗族有其民族特色的庆祝方式。近年来,政府方面越来越注重"三月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琼中通过深入挖掘传承黎族苗族文化,探索出独具特色"农+文+旅"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到来。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产权、股权等交易场所是海南自贸港金融开放创新的重点政策方向。我国是文旅大国,海南是文旅IP持续增长极,文旅产业与金融合作不断深化、领域持续拓展、层次愈加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与就业的重要动力源。然而,旅游业受季节性波动影响大,加之无形资产占比高、投资回报周期长、资金流压力大等难题,制约了文旅产业获得高效便捷融资支持。解决目前我省文旅产业和金融业融合模式陈旧、投资者入场难等问题,可用好相关优惠政策,打造创新性文旅金融产品交易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参与海南文旅项目的金融机遇,更好满足海南文旅资源开发的资金需求,进而增加海南国际旅游资源定价权。  相似文献   

11.
梳理公共图书馆研学服务研究现状,并利用SWOT法分析面向乡村文旅资源的公共图书馆研学服务的可行性;构建公共图书馆研学服务实施框架,从公共图书馆研学服务的参与主体、资源支撑与服务实施三个维度对公共图书馆研学服务实施进行分析;提出面向乡村文旅资源的公共图书馆研学服务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19,(10)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铺就诗与远方之路。今年是我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又是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后踏上文旅融合新征程的全面开局之年,喜迎祖国70华诞,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三晋文化魅力大放异彩,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3.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与旅游的融汇聚合。实施文旅融合是巫溪旅游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是贯彻习近平五大发展理念具体体现。巫溪文旅融合是一个有机整体,应创新机制、体制、方式、方法,突出资源全面整合.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突出文旅产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旅游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北京正处于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期,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北京的短板主要是缺少特色消费元素。调研发现,北京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化消费品质、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等方面存在如下具体问题:北京拥有极其丰富的文旅资源,但文旅消费相对不足;文化旅游以传统旅游观光为主,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不足;如何持续发挥"首店经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待系统性研究;疫情全球化蔓延导致文化和旅游消费被挤占。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旅融合"应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晏英 《前进》2024,(1):22-24
<正>文以载道,文以兴邦。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旅产业”,“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和“用好文旅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转型发展支柱产业,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等要求,是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实践任务。贯彻会议精神,必须按照省委的部署,在守正创新中促进山西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戴勇 《群众》2023,(11):41-4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因为文化赋能而丰富了内涵、提升了品位;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为旅游带动而增添了活力、释放了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     
<正>随着我国文旅融合持续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协调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既是对文旅融合发展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跨界深度融合指明了奋进方向。文旅融合发展不是文化和旅游简单相互叠加,而是要通过实施“文化+”“旅游+”“文旅+”的融合战略,促成化学反应,形成发展动能,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推进文旅跨界深度融合、相互共同促进,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命题,需要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模式构建、路径探索、机制创新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文旅产业融合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本文以张掖市为例研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问题,提出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切入,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在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的同时,通过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丰富产品供给,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消费水平,实现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的观点,对甘肃乃至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璐  孙成龙  于四伟 《群众》2022,(8):32-34
<正>作为西游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淮安市坐拥得天独厚的西游文化资源。近年来,淮安市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深挖西游文化内涵,全力推出西游记文化体验园项目,成功打造出文旅融合发展的“西游模式”。2021年,各运营板块累计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实现综合营业收入1.11亿元,成为撬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