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本思想及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虽然我国学界曾有过一次热烈的讨论,但今天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研究,甚至是整个马克思哲学,都以人道主义为理论旨归。其蕴涵的人本思想,是以形上关照与现实批判共同实现的。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以价值与历史的双向原则为评价尺度,唯有如此才能解释作为"历史之谜"的"异化"的丰富内涵。异化作为历史过程的必然环节,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人为本"思想有着深刻的说明能力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道主义思潮是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些年来,理论界立足于人道主义的内涵,对中国人道主义的发展历程作了系统的梳理,尤其围绕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也做出了诸多解析。从文艺视角下对人道主义进行研究成为当代中国人道主义思潮的一大亮点。人道主义思潮的发展路径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理解的变迁,也蕴含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以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巩在峰  吴宁 《求索》2013,(10):93-96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很大的一个流派。这一思想流派企图把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按照存在主义的精神去“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化。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梅洛·庞蒂和萨特。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合了现象学、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要素,表现为一种“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它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反思现代性的使命,力图超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对立,并通过扩大理性或包容非理性来克服合理性的危机。这是一种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关系方面,在文化自主问题方面都表现出某种含混姿态。  相似文献   

4.
正人道主义援助是一个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历史的思想理念和实践行动。现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援助是在国际援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二战"以来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现象。当下,国际社会对人道主义援助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国际人道与发展事务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正在日益成为新型国际治理体系和国际政治安全议程中的关键议题。总结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经验,梳理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开展所依托的平台和框架,是  相似文献   

5.
舒江华  张传开 《求索》2012,(9):121-123
人道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基础,在人道主义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并不存在所谓的"认识论断裂";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逻辑基础,其落脚点是人类的现实生活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和自由个性,"现实的运动"是实现彻底人道主义的必经路径。  相似文献   

6.
多元化、复杂化,弥散性、斗争性是当今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等为代表的非主流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严重挑战。回应这些挑战,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社会思潮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要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相结合的原则,以宣化人,以控导人,以批明人,以才领人,以物强人。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点把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完全对立起来,这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扭曲。唯物史观内含深刻的人道主义意蕴,表现在人道主义是唯物史观的价值诉求和精神实质,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科学理性和人道主义的结合,赋予人道主义以科学的理论形态。唯物史观框架内的人道主义是科学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人在历史中的选择,是当前历史哲学领域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试谈一点个人看法。一、人的选择是社会历史中的普遍现象所谓人的选择,就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和方式,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选取其中一种方向、目标和方式。它以认识上的选择为起点,表现为肯定某种目标和方案,同时否定另外一些目标和方案;以实践上的选择为终结,表现为用行动去促进某种可能性的实现,并阻止其他可能性变为现实。认识上的选择和实践上的选择是由此及彼、循环不已的前进过程。  相似文献   

9.
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成因、表现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影响大、危害深的社会思潮,其形成和发展有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否定中国革命史为核心内容,通过多种手法否定和歪曲历史,力图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为"罪史",为全盘西化寻找历史依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它妨碍人们对历史的科学认知,割裂革命与建设、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它妨碍历史共识与政治共识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进步观是对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理性主义历史进步观的根本性变革,其变革的标志便在于改变了以往哲学家从抽象的人或直观的人角度来理解和阐释人类历史的进程。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历程和揭示进步的规律时,以现实的人当作他思考、探究社会历史之谜的前提和出发点。现实的人概念是马克思历史进步观中的最为核心的概念,只有通过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历史进步观的精神实质,并更好地把握其现实价值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所渭个人本位概念,就是把个人当作看待一切问题和事物的核心和出发点。在西方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个人本位概念有着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潮和人道主义理论都以个人本位概念为基础。然而,西方历史上的个人本位概念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含义,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生活需求的变化,个人本位概念的理论基础、具体内容及社会意义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房宁 《人民论坛》2012,(4):74-75
阴谋可以成为某种社会思潮的推动力量,但不是全部。如果一种思潮是靠阴谋推动的,恐怕很难算得上"思潮",至少算不上大的社会思潮阴谋以及阴谋论是人们经常提及的话题。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世界观,先后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自我意识哲学、从自我意识哲学到现实人道主义、从现实人道主义到"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从"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到唯物史观等四次转变,形成了理想主义、自我意识哲学、现实人道主义、"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等五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有着显性的人道主义和隐性的唯物主义双重逻辑,显性的人道主义先后经历了"政治的"人道主义、"社会的"人道主义和"历史的"人道主义三次阐发,隐性的唯物主义也相应经历了"政治的"唯物主义、"社会的"唯物主义和"历史的"唯物主义三次阐发。  相似文献   

14.
郑一明 《人民论坛》2020,(11):26-29
在全球抗疫中,各种社会思潮以新的面貌和姿态粉墨登场。其中,抽象的人道主义思潮值得关注。全球抗疫充分体现了人类应有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全世界对人道主义精神中所包含的人性、自由、博爱的呼唤和向往。但同时,疫情的阴影也让抽象的人道主义甚嚣尘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给全球抗疫注入了消极因素。对此,中国人民应与全世界人民一道,尊重人的生命及尊严,践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相似文献   

15.
李刚 《人大研究》2007,3(12):36-38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制度的设计和安排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某种人性假设为前提和基点。人性的假设有很多种,如"经济人"、"政治人"、"道德人"、"社会人"以及"无限人性"  相似文献   

16.
文学思潮往往是社会思想的回声,社会的变动时期通常是社会思潮的活跃时期,这时期新思想新学说的产生必然导致某种社会思潮的产生,它普遍溜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思潮的启发和推动,一些作家往往先行一步,艺术上有新的题材、创作,最终形成某种文学思潮,从实质上看,文学思潮往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足社会思潮的回声。“现代性”是个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颇具生命力的概念,它是一个中西文学乃至文化在现代文汇、冲突的联结点,是中国近百年来尚未完成的综合工程。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主题是人的解放,何谓解放?陈独秀的回答:“解放云者,脱离奴隶…  相似文献   

17.
吴建  舒美芹 《前沿》2012,(3):75-78
人道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哲学范畴”。对人道主义的研究只有从人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中,学界对人道主义进行过多次讨论,但大多是围绕着历史观和价值观之间的争论,却缺少对人道主义实质的深刻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而对人道主义真正内涵的挖掘,亦需要从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出发作出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人学逻辑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学说形成史的一条隐性线索。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人的本质"问题在该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先后对人的本质给出过不同定义,其中以《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的"现实本质"定义最具代表性。事实上,人的本质问题究其根本是一个哲学问题,有其终极向度,"现实本质"定义的生存论解释不能代替本体论追问,而本体论追问的必要性源于人性的复杂性、矛盾性、二重性,也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定义之多维性、多元性、多义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人道主义从预先设定的"本质"、"根据”来理解人,从而造成了人与生存世界的分化以及主体性的消解;马克思人道主义从现实的个人和实践活动的角度来理解人的历史性生成,实现了传统人道主义的生存论的转向.在人的生存状况发生质变、在历史本身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表明了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某一阶段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某种程度的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深刻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社会思潮从一个层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的精神信念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重视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