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常出现网络欺诈难防范、购物安全难保障和发生纠纷责任主体难确认、诉讼管辖难确认等法律问题,我国相关法律并未对网络购物进行专门有效的规制。从法律规制的视角进行探究,对于充分发挥网络购物的优势、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及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治理网络暴力,提倡网络文明,是净化网络环境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如何治理网络暴力,提倡网络文明呢?我认为应通过他律与自律两手一起抓,才能有效解决问题。首先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治理。对网络暴力的治理,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用于规范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3.
白净 《人民论坛》2020,(11):98-100
从网络赋予网民对话与沟通的那一刻起,网络暴力便已存在。网络暴力的传染性更强、传播性更广、危害性也更大,给个人、群体以及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我国针对网络暴力的立法,分散在未成年人保护、人格权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法律当中,网络暴力的存在形式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动态变化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失范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虚拟特性让法律、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里几乎无法发挥作用。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引发大量的网络失范行为,具体表现为人肉搜索引擎的集体无意识、权利义务关系的虚拟化、“三人成虎”的言论传播模式、网络色情和网络暴力污染等。高等院校要改革法律教育方式,加强对网络社会的规范和引导,建立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评估和预警机制,全方位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5.
网络反腐制度化不仅是保障公民参政权利的重要方式,也是克服网络反腐消极影响的必要条件,更是让"媒治"走向"法治"的必然选择。我国现有的网络反腐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上零散且缺乏统一的立法理念和原则、内容上多为禁止性法律规范而少有授权性法律规范的缺陷和不足。对此,应当通过专门立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完善:规范网民行为,使其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监督;加强网络建设,搭建专门、高效的网络反腐平台;构建配套制度,完备网络反腐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6.
网络暴力是具有网络暴力动机的网民在缺乏网络监管者与保护者的情况下实施针对他人的言语攻击、道德审判,甚至侵犯、暴露个人隐私的行为。网络暴力现象与网民自身素质、平台监管力度、法律法规完善程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日常活动理论来看,网络暴力的治理应当从减少具有网络暴力动机的网民、加强对网络用户与被网络暴力者的保护以及建立合理的监管控制体系入手,促进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陈清 《青年论坛》2010,(2):97-100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对个人隐私权构成极大的挑战。“艳照门”事件凸显个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漏洞。对此,应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保护法,同时要加强行业自律,还要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网络用户的法律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网络暴力近年来频繁发生,对正常的网络秩序和网络伦理道德造成了强烈冲击。治理网络暴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网络道德的缺失是网络暴力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构建网络道德体系,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公民的网络道德教育是治理网络暴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网络暴力"是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网络暴力"概念的合理界定是科学认知此类现象的重要基础。据此,文章从网络暴力的法理学层面就其内在法律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网络暴力存在的条件,透视网络暴力的法律问题,为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网络环境,防止网络暴力事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破产规范对破产财产网络拍卖规则付诸阙如,实践中管理人多根据网络司法拍卖规则处置破产财产。为规范破产财产网络拍卖行为,防范因不当拍卖造成破产财产价值贬损,有必要针对破产财产拍卖制定专门的网络拍卖规则,规则无须从破产法立法层面规定,建议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出台司法解释,从破产拍卖主体、拍卖平台遴选机制、竞拍人资格、拍卖参与主体职责、救济规则等方面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11.
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不良文化的传播 ,导致青少年心理扭曲 ,并加快犯罪的进程。具体表现为 :网络传播西方价值形态文化 ,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网络的淫秽站点泛滥 ,对青少年危害极大 ,导致青少年性犯罪与暴力犯罪增加 ;网络暴力文化的传播 ,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误导 ,导致校园暴力和有组织犯罪的增加 ;网络散布仇恨情绪 ,宣扬恐怖主义以及其它邪恶思想 ,使青少年中毒至深。受网络影响 ,传统的青少年犯罪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有效地防范与控制网络条件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应发展良好的网络文化 ,引导主流的文化氛围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 ;完善刑事与行政立法 ,对网络不法行为进行科学的界定 ,为有效打击青少年涉网犯罪提供法律依据 ;建立专门化的网络执法机构 ,有效地防控青少年涉网犯罪 ;立足教育和引导 ,重在预防 ,通过综合治理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2.
网络暴力是近年来影响我国网络社会正常发展的突出现象,但是对这一现象如何定性始终含混不清,原因在于其概念未能得到准确定义。在对学术界关于网络暴力的概念定义进行深入辨析的基础上,认真考察了"网络暴民"的自我辩护,把网络暴力定义为网民对当事人或者组织实施的以制造心理压力为手段,以迫使当事人或者组织屈服的网络攻击性行为的总称。网络暴力是一把"双刃剑",不能简单地视为贬义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几起极具影响力的人肉搜索事件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使人肉搜索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肉搜索仅仅是一种网络信息搜索方式吗?它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和演变成为网络暴力的?文章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提出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集合行为,并结合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就人肉搜索产生及演变成为网络暴力的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社会网络招嫖行为较为普遍,公安机关对网络招嫖的认识比较模糊。为此,打击网络招嫖行为,非常有必要对网络招嫖这一新型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界定,从治安工作实务中总结网络招嫖的治安特征,同时提出治理对策以及在办理网络招嫖案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万成  郭刚 《人民论坛》2011,(7):178-179
大学生网络政治社会化表现出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的特征。政府要加快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网络违法与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信息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大学生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政治参与行为;大学生应该加强对网络规范及相关法律的学习,多参加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0,(5):92-93
王瑞娟在《理论探索》2009年第6期撰文认为,网络监督具有增强公权能力、降低法律监督成本、减少腐败行为、推进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功能优势。目前,我国网络监督呈现出勃勃生机,但也存在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暴力侵犯个人权利、网络监督缺少制度化的规范和管理等问题。推动网络监督良性发展,应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督的制度化平台,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1,(11):40-40
侯瑞雪在《河北法学》2011年第6期撰文认为,公民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心理基础,网络暴力和侵权的最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网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要认清网络暴力的本质并有效预防和治理网络暴力问题,必须厘清网络暴力与公民法律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主持语: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立法已经列入了2012年全国人大立法规划,这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公民人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立法措施,也是全国妇联以及中国法学会反家暴网络等社会组织多年不懈努力的成果。反家庭暴力立法属于社会法范畴,制定一部国家基本法层面综合性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应当涵盖对家暴行为的预防、制止、救助、教育、矫治、制裁等各种法律手段,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在自媒体时代,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图文传播十分普遍。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中,网络版权保护长期缺位必将严重影响社会创新和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法律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准绳,是网络版权保护的重要依据。完善网络版权的法律保护对促进创新、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必须重视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伦理问题是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问题。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存在5种具体表现形式,相应的大学生网络美德建设对策,则包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新方法、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强化大学生网络自律行为和制定出相关网络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