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在媒体上常见"北漂"、"南漂"、"沪漂"、"洋漂"等等名目繁多的"漂泊一族"。按网上"互动百科"的解释:"所谓‘漂族’,就是他(她)们就业的地方不是家庭所在地,也不是大学所在地,这就是网络热词中所称的蚁族或者是弱势就业大学生等。低收入就业漂族集中于中国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最多。"  相似文献   

2.
对"校漂族"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在高校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已经大学毕业了,却仍留恋学校,迟迟不 能离去,他们住在高校及其附近地区,经常到教室听课、学习,到图书馆看书、查资料,到 食堂用餐等,从表面上看,他们俨然是高校中的一员,然而实际上他们已经走上社会,与学 校并无隶属关系,这部分人被称为"校漂族"。"校漂族"作为"漂一代"的特殊群落最早出 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但引起人们普遍关注还是在2003年,"大学生毕业不离校"、"学校已 经成为学士后流动站"、"'校漂族'在扩军"等一些消息纷纷见诸报端、网络。 "校漂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为何在短短的几年里迅速发展壮大,他们的 生活是精彩,还是无奈,让我们走近"校漂族",去了解他们的心理和生活。  相似文献   

3.
我国女子教育、妇女就业,开始得不算晚,但这一曲折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好容易走到今天,在辛亥革命100周年时又忽闻"女孩子婚前的处女身就是献给婆家的最好礼物"、"20岁的女子嫁给40岁的男人可以解决住房问题"……真乃"一觉退到民国前",能不令人感慨!  相似文献   

4.
基于空间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了"老漂族"精神层面的社会适应问题,揭示了"老漂族"社会适应的本质和问题,以及"老漂族"自身如何在客观环境下能动地策略性地实现社会适应。迁居所导致的空间变动,给"老漂族"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多重影响,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社会交往关系的断裂导致了"老漂族"的社会区隔,对原空间的依恋使得"老漂族"容易在精神上出现孤独、排斥、焦虑和无助等消极情感,严重影响了"老漂族"精神层面的社会适应。无法返乡的"老漂族"为实现精神层面的社会适应,依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再生产一个精神空间是其可能途径。由于"老漂族"社会适应能力有限,只有通过社会、政府和家庭的通力合作,才能帮助"老漂族"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5.
小保:下岗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流动到省外(含厦门)就业,无法在就业所在地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其养老保险关系如何处理?仁爱仁爱:下岗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流动到省外(含厦门)就业的,其养老保险关系无法向就业所在地办理转移的,可以在原参保所在地社会劳动保险经办机构  相似文献   

6.
对"校漂族"的"成本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学校周围成为"校漂族",其成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校漂族"在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情感成本等方面都将付出一定的代价.要加强对"校漂族"的引导以至减少"校漂族",需要高校、社会、用人单位与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何惠亭 《前沿》2014,(17):157-161
本研究立足个案研究,对老漂族的城市适应进行代际关系视角下的考察。研究发现,老漂族的城市适应主要在角色适应、日常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心理适应四个层面,其中心理适应最难完成。老漂族的代际关系体现为为高团结—低冲突,代际矛盾主要体现在消费和孙辈的教育问题上。代际冲突对老漂族的城市适应轨迹有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减缓适应进程;第二,调整适应策略;第三,中断适应进程。  相似文献   

8.
陈宪 《传承》2012,(3):80-80
联系中国现状来思考,要解决“短工化”或“工漂族”现象,第一重要的对策是有关农民工“变身”市民的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第二才是与就业有关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小保:我原在福州市企业工作,下岗后在上海打工,无法在就业所在地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其养老保险关系如何处理?金活金活:下岗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流动到省外(含厦门)就业的,其养老保险关系无法向就业所在地办理转移的,可以在原参保所在地社会劳动保险经办机构设立的养老保险费代收代缴窗口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并按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1,(4):22-23
"两会"期间,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会场内外关注最多的就是三农、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话题,他们围绕很多民生热点踊跃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10,(15):63-63
宁波市江北区有一支巾帼队伍,她们辛勤耕耘在关系民生之本的就业战线上,给失业者带去春天般的温暖.帮助劳动者走上就业创业新路,以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擦亮了"巾帼文明岗"这张金名片。这就是江北区就业管理服务处巾帼文明岗。  相似文献   

12.
古语有云"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傍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有技术才能更稳定就业"。十八大报告把"劳动者素质提高"列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之一,列为"要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要点之一,是不无道理的。十八大报告里提出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成为劳动者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校漂族群体规模日益庞大,其构成类型的多元化与形成原因的复杂化需要社会持续的注意。作为社会的亚文化群体,校漂族与其他相关主体存有社会距离,分别是经济距离、信息距离与情感距离。社会距离的长期存在不利于该群体成员的生存与发展。应实现校漂族的"大融入"与"小融入",以应对校漂族的社会距离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直受到严肃批评和被认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威信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之类,不是复燃的死灰,不是未尽的余火,而是仍在烧得起劲的一股邪火!就是今年三月底的报道:某省某贫困县竟然建筑了相当于8.5个美国白宫、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流动和老年赡养脱离的常态化,"老漂族"的出现具有某种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老漂族"也面临诸多风险以及挑战。其中,漂族老人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突出一面是精神养老问题,无论是安养、乐活还是善终,理想养老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对精神养老的关注和考量。应着力在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指引下,构建"自我养老为主、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为辅"的多支柱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6.
"老漂族"是一个千万数量级的人口群体,是人口大迁徙时代必然出现的社会人口现象,带有二元结构和户籍区隔的特点,是城市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漂族"往往面临着水土不服、社交孤独、人际矛盾以及有病医护困难等社会适应问题。应提升"老漂族"的社会适应性,帮助其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7.
反对"先就业后择业"的毕业生认为,一旦当你踏入某个领域工作后,真正想要跳出来肯定难如登天,转行不是轻易说转就能转的,没有经验积累,谁要一"门外汉"?  相似文献   

18.
安阳市殷都区因殷商古都所在地而得名,辖区内的殷墟于200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年初,中共殷都区委提出"‘三驾马车'拉动,再造殷都新城"的战略发展思路。其中,"三驾马车"之一就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监督等职能,为推动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殷都区人大常委会总结长期以来殷墟保护和利,  相似文献   

19.
石狮市2007年在福建省率先推行"爱心小店",免费送残疾人参加技能培训,实施"助残展能工程"、"阳光创业工程"、落实"零就业家庭"创业扶助政策等,让残疾人在就业和创业的路上多些"阳光";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尽力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和搭建就业平台。至今全市有近千名残疾人就业或自主创业,他们在劳动中创造价值,赢得尊严。  相似文献   

20.
汪杨俊 《中国保安》2012,(23):39-42
"北京市房山区坐落在北京市的西南郊,区政府所在地良乡距市中心20公里。随着首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山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由此时安全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房山分公司于1992年6月应运而生,她顺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至今已辛勤耕耘了20裁春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