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次聊天,我表达了对考古的热衷,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来,我一定去念有关考古的专业。婆婆大人大惊失色,以为我要把这个愿望强加在她宝贝孙子身上,便极力反对,说整天跟古尸打交道有什么好的。我说不是跟古尸过不去,是跟历史跟古人对话。我没能说服婆婆,婆婆也没能说服我。反正我就是喜欢,一切关于“古”的电视节目,一切有历史的东西和地方我都喜欢。  相似文献   

2.
吴光平 《传承》2008,(19):48-50
在我头脑中储存的关于电影的记忆,最早的应该是五六岁时,是跟我父亲去看的。片名记不清了,只记得一个镜头:有几个人,站成一排,拍打着胸前的腰鼓,转圈儿。记忆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我不知道为什么过去近40年了,其他情节都忘记了,唯独记住了暗的。夜幕下的村庄,除了偶尔听到几声狗叫,想找点响儿都难。只有放电影,村里才有响动,才有生机。到邻庄看电影常下队放电影的,  相似文献   

3.
前些时候去了趟泰国。除了导游以外,我们旅行团一行15人都是清一色的聋人。当CA979航班腾空而起的时候,我们兴奋得手舞足蹈,惹得国航工作人员忍不住地跟我说:“瞧,你们多开心!”是啊,改革开放以来,正在逐步富裕的聋人破天荒地自费走出国门旅游,何等风光。 初到曼谷,首先访问了  相似文献   

4.
锐舞舞会上没法儿跟女人说话--来自得克萨斯州的17岁少年本·维尔克如是说.声音湮没在震耳欲聋的鼓点中.真的想跟人搭讪,就得去"轻松"室.如果确实需要的话,那里有少量"毒品".但对他来说,锐舞舞会的魅力"完全在于音乐".维尔克说:"真正的舞迷是不吸毒的.跳跳舞,尽情玩一玩.很多人不理解,但吉它之类的东西过时了.我只听电子音乐,它敲在我的心坎儿上."  相似文献   

5.
一 18岁的时候,我对自己说,这一辈子绝不过劳碌而卑微的生活,可后来,我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土;25岁的时候,我对自己说,绝不要庸常而乏味的婚姻生活,但现在发现,自己过的还不是跟别人一样?吃饭,睡觉,上班,生完俊俊后,连性爱都懒得做了…… 1岁零3个月的俊俊刚学会走路不久,异常调皮捣蛋,对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特别好奇,喜好把所有手上够得着的东西全部清理到地板上,每天仅仅照顾他,骨头都  相似文献   

6.
<正>跟着旅游团出去游玩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但是最近有咸阳游客反映,9月中旬跟团去香港、澳门旅游,却被强制消费,让本来愉快的行程变得很不愉快。从导游大骂游客,到游客被关珠宝店,旅游过程中被强制购物、强制消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新浪新闻早前发起的民意调查中,有近7成网友表示曾在旅游中遭遇强制购物。层出不穷的事件表明,尽管游客是旅行社和导游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  相似文献   

7.
我上补习班     
李媛媛 《半月谈》2004,(15):2-63
暑假之前,我心里充满了幻想:前10天去奶奶家,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清新,再有10天去上海,感受一下现代大都市的繁华,后面一个月的时间则边打工边完成作业……想着这些,我简直要笑出声来。放假了,我去跟妈妈请示,但一个“不行”粉碎了我所有的幻想,妈妈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到香港考察各界培训,多数是企业界。与我们接触的香港朋友给我们一个很突出的感觉:他们都很喜欢各自的工作。他们经常回答我们的一句话是,很开心。是不是真那么开心?我不敢妄断,因为毕竟对他们的了解还不是那么深。恐怕也不尽然,要不,过几年再去的时候许多人的工作都变了。都那么开心,还换工作干什么?当然换工作,也不一定就是因为不开心。开心是一回事,换工作又是一回事,开心也许如同赫兹伯格先生所说的属于保健因素,没有不行。没有的话,员工会因此而不满意,但并不是有了就行。  相似文献   

9.
台湾澎湖     
《台声》2016,(7)
正台湾海峡的第一离岛传香、褒歌、早餐街走进《外婆的澎湖湾》那时我好想搭一次飞机。当朋友问我高中毕业的暑假想怎么来庆祝,我很慎重地说,要搭生平首次飞机去澎湖。18岁的夏天,台湾的金门跟马祖仍有军事管制,去绿岛跟兰屿得先到了台东,再搭船一两小时才能到,连到小琉球也得要搭船。能够从台北且必须搭飞机出发,展开我人生第一次"自由行",最容易去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很多人眼里,西藏是一个与天最近的都城,更是身心与神灵最接近的地方。那天午后,站在拉萨八廊街,我发了条短信给我所有知道的、不知道我来西藏的朋友:“不到西藏,不知道天空有多蓝;不到拉萨,不知道空气有多新鲜;不到大昭寺,不知道信仰有多虔诚;不到八廓街,不知道逛街多有趣。”八廓街的由来在拉萨,八廓街(又称八角街)是一定要去的。其实,八廓街并不大,如果不买东西,一个小时就可以转完。但她却让所有在这条街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让所有到过这里的人都留下一个深刻而奇特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我是懒散的宅人,每次去超市购物,都要买一大堆东西。有次在超市结账,收银员飞快地扫着条形码,令我“亚历山大(压力像山一样大)”。手忙脚乱地把扫过的东西分门别类装进几个购物袋,收银员提醒说:“有一盒排骨掉到地上了。”我急忙俯身去捡,立起身来,看见那些近在咫尺、漠无表情的脸,心中一声长叹。  相似文献   

12.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6,(4):6
我认为,慈善法最关键、最核心、最具有"含金量"的就是税收激励,要和税法对接,不能把所有东西都推给税法去做。如果把所有东西都用一句话推给税法来做,这部法就会显得比较空。所以,慈善法草案的修改要体现和税法的对接,体现落实税收政策的精神,可以在这部法律中进一步更具体地作出一些规定。辜胜阻  相似文献   

13.
陈祖芬 《中国保安》2004,(24):33-33
作家写作各有各的习惯,有人清晨脑子好,有人深夜灵感多,有人在烟雾中天马行空,有人在茶香中文思汹涌。不过,有一点或许是共通的——需要安静,甚至需要僻静,于是闭门谢客,或者干脆住到乡下去。今春我要去宁波写作,宁波朋友喜孜孜地告诉我已安排好一个宁静的住处。我说不不,我写作一定要身居闹市,人越多越好。我喜欢熙熙攘攘的生活流,看大家快乐地享受这街道这商店,快乐地分享大家的快乐,享受人气。平日里飞来飞去的,机场和机上,都是我常用的工作间。周围全是人,可又谁谁都不认识,热闹而不干扰,人气高而又有只身独处的大自由,我很多的文字,来…  相似文献   

14.
记者:当您接到要去挂职的通知时心情怎样?刘喜林:非常开心和激动。2005年3月的一天,我意外地接到中宣部办公厅的电话,借调我到中宣部办公厅挂职工作一年。可以说,能到中央机关学习和锻炼是我梦寐以求的。所以,当时很开心。去过北京很多次,当时进中宣部大门还是第一次,很新鲜,而且感觉很庄严。记者:挂职一年,主要负责哪些方面的工作?感觉与地方上的工作有什么不同?刘喜林:我被安排在办公厅秘书处工作,主要任务是协助处长抓督查工作,也兼做一些其他工作,比如校核文件,起草报告,编发简报,编辑资料,参与完成重要督查任务。由于工作努力受到了厅…  相似文献   

15.
馋宗公案     
早期泡 面方便面这个东西,和我来上海的日子差不多,1979年土了吧唧的我来了,没两天,泡面也跟来了,前后脚。那个时候,可口可乐4大瓶,南货店专门有阿姨扎成漂亮的一捆,就能提着看亲戚去,跟金华火腿一样体面,算好东西。泡面一进来,也是好东西,你想想,寻常面条哪有经过一道油炸的,香的不行了都.虽然我那时人小,不知道价钱,但是我相信,泡面、方便面,一定不会便宜。泡面来沪,是件天大的事。小孩子都喜欢吃泡面,不过寻常可吃不着,生病了才有的吃,所以我吃泡面的频率就远远高于舍弟。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你们好g我是1996年4月在山西省平顺县民政局读到贵刊的,特别是1996年第2期《变味的吃文化》、《拉客女写真》深深吸引着我,从此我成了贵刊的热心读者。以后一有空我总要到民政局去看看《中国民政人去年8月我家遭灾,家中所有东西被淹,图书被毁,不得不背上玉米干粮,到各处寻找落脚点,今年4月份长治县接收俺村灾民30余户,130多口人,我也落户该地。我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办起农家图书室,图书室里就有《中国民政》,许多村民喜欢看《中国民政》,称赞贵刊办得好,当然也有不足之处。笔者有个建议,希望贵刊记者多下基层‘多到…  相似文献   

17.
“我的设计哲学很朴素。是‘让人开心的设计’。我希望能够制作 ,无论是我或是其他人都喜欢的设计。为了制作‘让人开心的设计’ ,我通过许多想法作出节制的表现。我努力不要画蛇添足 ,而努力画龙点睛。这些过程并不是容易的 ,可是为了以后不后悔一定作出全心全力的努力。进行设计工作时 ,作品是我的。可是发表之后变得不仅仅是我的 ,而是属于大家的。我也明知我的哲学和理想不是朴素 ,而是太贪心。可是我认为 ,为了得到朴素的东西应该要有一定的贪心。”(韩国设计师金炫语 )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当一个“让人开心的设计”出现时 ,这里包含了…  相似文献   

18.
算不出有多少细节在我生命中不同一般。过往的岁月里让我们心甘情愿去坚持的总是那些类似乡愁的东西。在我内心深处,它们一开始就是旧的。  相似文献   

19.
思维训练     
●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山,一个叫小水,他们住在同一村庄,成为最要好的朋友。由于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谋生不易,他们就相约到远地去做生意,于是同时把田产变卖,带着所有的财产和驴子到远地去了。他们首先抵达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小水对小山说:“在我们的故乡,麻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小山同意了,两人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子背上。接着,他们到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毛皮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4)
<正>我对父亲的印象是薄弱的,只记得他是一个很严格的人,不管再怎么忙,只要有机会都会问:"你们功课做了没有?"小时候,家中男孩都要与父亲和祖父一起坐在外边客厅吃饭。座位有一定的排序,我是家中最小的男孩,所以坐在最小的位置。坐在那里很痛苦,因为不能随便夹菜。看到姐妹她们跟妈妈在后面吃饭,有谈有笑很开心,我问为什么不能在后面吃饭。这些记忆模糊不很完整,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唯一比较清楚的,是我们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