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强对刑事被害人诉权的保障,不仅应赋予被害人当事人的地位,而且还应赋予其不服一审裁判的上诉权。赋予被害人上诉权符合刑事诉讼发展趋势,能够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利益,能够制约审判权的滥用。被害人的上诉,既不会带来诉讼结构的改变,也不会影响二审程序中控诉任务的完成。为防止被害人滥用上诉权,可以在程序上对被害人的上诉权进行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新《刑事诉讼法》为了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将公诉案件的被害人纳入当事人的范围,并赋予被害人以独立的诉讼当事人地位。对被害人刑事诉讼地位当事人化的认识:一个诉讼参与人要具有当事人的身份和地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被害人作为当事人应该享有的特定的诉讼权利:即控告犯罪;直接起诉、委托代理诉讼;参与法庭审理;对生效判决、裁定的申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等。新《刑事诉讼法》较之原《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启动上、在诉讼程序进行中以及在诉讼程序停止时的权利都作了特别规定,从而更好地保护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明确规定为刑事诉讼当事人,赋予被害人充分的诉讼权利,这对于保护人权以及控诉和揭露犯罪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两年多的刑事诉讼实践看,被害人作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其诉讼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本文结合司法实  相似文献   

4.
田圣斌 《理论月刊》2004,(7):146-148
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被害人以当事人的主体地位,给予其更加广泛的诉讼权利,但在其权利保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给予被害人以当事人的主体或程序性的权利,确保被害人充分参诉,赋予其上诉权等等有关权利对于被害人权益的合理保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上诉权是当事人固有的、必要的一项救济性人权,是当事人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之一。赋予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上诉权,有利于刑事诉讼公正、秩序、效益价值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我国刑事诉讼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6.
被害人是刑事案件的当事人之一,应当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当前,公诉制度下被害人的诸多程序权利欠缺或受到限制。应当注重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作用的发挥,以程序正当和效率为基点,从微观层面上完善被害人的诉权机制,保证其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体现出对被害人基本人权与人格尊严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被害人所受的犯罪伤害,预防被害人向犯罪人的转化;同时,通过被害人的积极参与,促进法官获得全面的案件信息,准确量刑,公正裁判,提高裁判的公信力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论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杰  曹克正 《求索》2007,(5):108-110
我国现行《刑诉法》虽然赋予刑事被害人以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但由于其相关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并不能真正实现对被害人权利的有效保障,从而导致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地位徒有其名。因此,应当借鉴各国立法法例。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立法,以使刑事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真正确立,其诉讼权利得到真正保障。  相似文献   

8.
雷连莉 《理论月刊》2006,(10):103-105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虽确定了公诉案件被害人的当事人主体地位,但对其上诉权问题并没有涉及。本文认为,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是必要的,但不能赋予被害人与被告人完全对等的上诉权,对被害人上诉权应予以一定限制。基于此,本文对如何设置被害人有限上诉权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9.
由于目前刑事诉讼中一直是公力救济占主体地位,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当中只能充当参与主体的角色,具有消极性,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尤其是被公权力所漠视时,由于其主体地位的不明确性和缺乏保障性,其受到侵害的权利通常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得到有效救济。我们应当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赋予被害人某些实质性的权利,特别是能够在一些关系被害人切身利益的实质性权利上做一些变动,从而赋予被害人诉讼主动权。虽然这种主动权并非是要替代国家专门机关的诉权,但它至少可以作为刑事诉讼权利关系当中的最后一道防线,那就是当公诉方忽视被害人的权利时,被害人的手中还有一个能够起到作用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我国犯罪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表面上看起来较高(当事人地位),也被赋予了很多权利,但由于这些权利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瑕疵,实行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且我国侧重于对犯罪人人身惩罚权的满足,对被害人经济求偿权的保护则显得不够,也没有设立国家补偿制度和诉讼外的社会援助制度.我国应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努力实现被害人、犯罪人和国家三者利益的平衡,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 资产阶级思想家针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这反映到司法领域中,就是在诉讼中,诉讼参与人特别是当事人的人身权和自由平等权等基本权利不可侵犯。现今,保障人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之一。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也从保障人权的高度增加了当事人许多重要的诉讼权利,特别是明确赋予了被害人以当事人地位,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巨大进步,反映了世  相似文献   

12.
刑事案件被害人是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并与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新《刑事诉讼法》在总结我国长期司法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并参照国外刑事诉讼立法例,确立了被害人的诉讼当事人的法律地位,赋予了被害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公安机关,作为执行刑事诉讼职能的重要机关,在刑事司法中,不仅要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而且也要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加强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需要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但由于诉讼程序的相对闭合性,权利(权力)总量是一定的。在国家权力应当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无论是被告人还是被害人,其诉讼权利都应当是有限度的。当前,增加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不少制度构想存在若干理论上的障碍:民主理论的客观阻碍、博弈利益的难以调和、诉讼权利的滥用风险、法官自由心证的实际冲突。因此,对刑事诉讼中当事人权利的赋予应当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刑事诉讼活动中与被害人首先接触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发挥其对公诉案件被害人"引路人"的作用。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既要依法履行职权,还要保障被害人合法权利的实现。虽然《刑事诉讼法》提高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赋予立案侦查阶段的被害人广泛的诉讼权利,但是受到传统诉讼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忽视被害人诉讼权利的现象。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在工作中确立正确的诉讼理念,加强对被害人人格尊严权与隐私权、人身安全权与财产权以及知情权与诉讼参与权等方面和获得指引与帮助的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特别体现了"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原则,但整个新刑诉法的修订都是围绕着保障刑事被告人权利这一立法目的进行的,被害人作为刑事案件的直接受害者,其权利并没有得到增强。在以往及现行的刑诉法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一直存在缺失,尤其是请求启动二审程序的权利,即启动二审请求权。通过探讨赋予被害人上诉权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完善刑事被害人的抗诉请求权,可落实被害人启动二审请求权。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刑诉法典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享有上诉权,其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围绕着是否应赋予被害人以上诉权,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肯定说(赞成说)和否定说(反对说)。基于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目的,比较这两种观点及主要理由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赋予被害人有限的上诉权。  相似文献   

17.
报复型犯罪是犯罪人在报复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犯罪行为。刑事被害人在遭遇犯罪侵害后,由于种种因素可能实施报复犯罪,从被害人转化成新的犯罪人。刑事被害人报复犯罪的预防对策:建立被害人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提高其对自身主体地位和诉讼结果的认同度;充分运用诉讼保全与先予执行措施,提高刑事被害人的受偿度;建立国家救助与社会援助制度,缓解被害人生活上的物质窘况。刑事被害人报复犯罪预防的实现路径:制定专门的被害人基本法,明确被害人权利和保障程序;成立被害人事务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被害人的救助和犯罪预防;发展、完善社工制度,加强对被害人的社会救助;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确保被害人工作的有序发展;建立健全预防犯罪的道德教育体系,削弱、清除报复犯罪的内因。  相似文献   

18.
目前,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未能在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充分体现,其合法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护。要有效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需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赋予被害人相应的诉讼权利;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弥补被害人的经济损失,给予其更多的抚慰,避免其因无助而产生对社会和司法的失望,以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陈妙兴  马华炎 《传承》2011,(16):72-73
一、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建立要解决刑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首先应关注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因为被害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和参与诉讼的程度直接决定了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多少。综观整个刑事诉讼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20.
陈妙兴  马华炎 《传承》2011,(6):72-73
一、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建立要解决刑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首先应关注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因为被害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和参与诉讼的程度直接决定了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多少。综观整个刑事诉讼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