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简称CTID平台)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我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研究的指示要求,在中央网信办的指导下、由国家发改委立项、公安部组织建设的国家"互联网+"重大工程保障支撑项目。2016年以来,CTID平台在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示范应用、安全运维保障、行业标准制定、产业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家深化"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放管服"改革和网络可信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支撑。经过多年建设与推广应用,CTID平台已成为国内基础身份数据权威完整、网络服务能力稳定快速、行业应用实践广泛深入、认证分级和模式丰富齐全、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安全合规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数字时代对网络可信身份的需求,梳理了世界主要国家网络可信身份建设进展,介绍了我国特色网络可信身份战略先导实施工程"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的个人身份信息泄露、数据授权方式不可靠和各机构对用户数据使用不规范导致的用户数据被滥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证的个人信息授权方法。该方法可使终端用户能够自主、便捷地完成对本人数据的授权分享,使用网证实现个人真实身份认证,增强了数据授权过程的安全与可信程度,利于预防个人数据的滥用和泄露问题。通过与当前其他授权方案比较,所提方法确保了数据授权者为数据所有者本人,保证了用户数据的授权和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隐私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随着政务平台业务办理互联网化,需要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借助CTID平台以及相关的扩展功能,为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相关业务办理提供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基于网证的电子证照亮证服务系统可在证明"我是我"的前提下,以统一的可信数字身份实现电子证照业务跨地区、跨平台互认共享,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一码通行、一码通办"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深入应用,网络上"如何证明我是我"尤为重要。因没有统一权威的网络身份认证标准,浙江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遇到诸多难点。公安厅积极破解难题,构建浙江"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并分阶段推广应用,实现了"一次认证、多次复用、全网通办",政府数字化转型及数据共享全面突破,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行业资讯     
《警察技术》2019,(6):95-96
<正>可信互联开放生态CTID再度亮相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10月18日至22日,以"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成功举办。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携手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中盾安信再次受邀亮相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围绕"可信互联开放生态"主题,充分展示了CTID可信数字身份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生态。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当前每日认证请求达到千万级,累计认证约21亿次,汇聚了身份信息、人像信息、文本信息等多源异构数据资源。平台按照公安部大数据处理标准,设计平台数据治理总体架构,利用数据接入、处理、组织、服务等大数据处理技术,科学管理海量数据资产,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丰富的各类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自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防疫健康信息码"以来,实现了各省(区、市)防疫健康信息共享、"健康码"互通互认。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依托"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简称CTID平台)网证安全二维码的成熟技术积累,为"防疫健康信息码"提供了全面技术支撑,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社  相似文献   

9.
正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OIDAA)于2017年11月17日在京启动。多家企业在大会上展示了包括"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应用、生物特征识别、终端安全芯片应用等实际场景和示范应用。OIDAA是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人保、中国平安、阿里巴巴、腾讯、联想、浪潮、蚂蚁金服等共同发起成立的,以公民身  相似文献   

10.
林龙 《警察技术》2020,(3):26-29
居民身份网络可信凭证(CTID)在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智慧化的数字中国新时代,可以成为"人"穿行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权威桥梁。阐述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今天,安全二维码如何为CTID保驾护航,同时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网证二维码打造市域治理创新体系,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行业资讯     
《警察技术》2019,(1):94-96
正2018年度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会员大会圆满落幕2018年12月21日,由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OIDAA)主办、北京中盾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IFAA联盟联合协办的"可信互联·赋能数字世界-2018OIDAA联盟年度会员大会"在杭州西子湖畔圆满落幕。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浙江省政府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内蒙古  相似文献   

12.
依托南京公安大数据,以"用户身份中心"为核心,从身份认证、开放平台、安全管理等方面,构建规范的"微警务"技术体系,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丰富、便捷的微端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引领和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社交等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对网络信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应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管理面临的新情况,2014年,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受中央网信办委托,开展我国网络可信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居民身份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可信身份管理体系"的思路和理念,并对居民身份证网上应用技术进  相似文献   

14.
区块链和数字身份两个领域的融合创新,为解决传统身份认证面临的安全、隐私保护、互操作性甚至价值分配问题带来了崭新的技术途径,是非常有前景也是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现阶段我国在“区块链+数字身份”的应用模式上已展开研究,旨在基于权威网络可信身份,结合区块链技术应用构建“中心化签发、分布式认证”的数字身份分布式认证管理及应用服务体系,为个人及机构提供便捷的数字身份分布式服务,有利于产业生态建设,支撑数字身份线上线下一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社交等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对网络信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应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管理面临的新情况,2014年,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受中央网信办委托,开展我国网络可信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居民身份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可信身份管理体系"的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构建可信移动办公环境的优点和必要性,阐述了数字证书身份认证服务、数字证书查询验证服务、数据加解密服务等数字证书信任服务对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的基础支撑作用,探讨了基于PKI密码技术和MPLSVPN技术构建可信模式的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环境,并例举了可信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环境的典型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移动终端中基于可信技术的移动架构,解决了传统移动终端体系架构简单带来的脆弱性问题。从提供硬件级可信芯片的移动终端架构,实现了完整性度量、数据保护和身份认证,从而使嵌入式移动终端的环境更加安全,在根本上实现了对当前移动终端应用领域各种不安全因素的主动防御。  相似文献   

18.
李敏 《警察技术》2005,(5):13-15,19
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对外提供身份信息服务,如何解决身份信息的安全及保障用户利益成为对外服务的障碍。本文介绍了基于硬件Token电子钥匙的双因子挑战响应身份认证方式的SecPass 系统,并就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和SecPass融合方面提出了设计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20年12月22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共同主办的"2020可信区块链峰会"在京举行。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国信通院、中盾安信公司共同编制的《基于可信数字身份的区块链应用服务白皮书》在会上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网络社会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可信体系架构,分析了网络可信身份管理是网络可信体系的核心,论证了法定身份证件在网络可信身份管理中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