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帅政 《前进》2006,(3):14-16
地处山西中部的“资源大市”晋中市,将新一轮“绿色崛起”的目标定位在“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旅游国际化、城镇集群化”,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工作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大方向,高校图书馆工作怎样现代化,各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和国内先进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的经验是要情报化、自动化、社会化。公安高校图书馆工作现代化,也不例外。本文试就公安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特点,谈谈如何通过“三化”实现现代化问题。一、公安高校图书馆工作情报化高校图书馆工作情报化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现代化的首要问题,因为现代化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情报服务、高校图书馆工作情报化是其工作从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标志。高校图书馆工作情报化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对未来大连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战略思想的核心就是坚定不移、真心实意地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观:功能总体定位以优质环境为核心资源、以航运物流为基本功能、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最能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中国北方滨海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都市:发展总目标是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到2030年大连市全面实现“五化”:“十二五”时期重点突出资源环境保护、产业优化升级、创新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富裕四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韦伯命题”指证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三个普遍性难题:一是资本对于实现现代化有着根本的重要性,但它又是各种危机的总根源,那么如何才能将“利用资本”和“限制资本”统一起来呢?二是现代化是理性化的过程,但现代化却又会形成工具理性的霸权,从而会因价值迷失而使现代化滑向非理性化,那么如何才能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呢?三是现代化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但现代化过程又会因滋生出各种不稳定因素使社会失范,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现代化”与“社会稳定”的统一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为解决这三大难题提供了有效办法: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问题;坚持“两个结合”,避免了现代化滑向非理性化的问题;不断加强国家能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效化解了现代化过程中因利益分化和价值分化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性难题所提供的有效方案,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的实现不是发达国家的特权,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平等地享有发展权。在世界现代化时间谱系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后发位置。在国际上,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集中表现为以阿根廷为代表的拉丁美洲的“钟摆式”发展,以伊朗为代表的伊斯兰世界的变革和以越南为代表的后发型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各国选择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需要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根基于唯物史观“人的主体价值”,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唯物史观人的主体性及其创造价值,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胜利和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旨归,即党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其价值方向、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其价值目标、以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其价值尺度、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解放为其终极价值目的。为实现其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变革中国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继往开来持续构筑人民美好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由数代仁人志士不断求索,历经“效法欧美”“以俄为师”“中国特色”三个发展阶段而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发展与振兴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追求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结果。历史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扭转了中国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被动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生提供了科学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飞跃,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体现着对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实现了中国特色与人类文明特殊与一般的有机统一,不仅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不可逆转的历史轨道,也为人类社会打破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瓶颈,走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未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以深厚的实践基础、深邃的理论思维和广阔的历史视野,科学回答了中国现代化和中国化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基本内涵、本质要求,为党和人民坚持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途径,并注入了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9.
王峰 《群众》2022,(4):33-34
<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划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宿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农业园区化、融合化、数字化等发展水平,全方位引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奉臻  郝睿琦 《长白学刊》2024,(2):1-13+165
中国式现代化为党的理论创新奠定实践基础,并提出崭新课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视域把握和运用党的理论创新规律,是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现实要求。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人民至上为价值理念、以党百年奋斗成就为历史基础、以时代需求为现实依据。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文化、价值、历史、现实五个维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生发机制,是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规律认识、在新时代谱写理论创新崭新篇章的基本逻辑。基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以“两个结合”推进“两化”、以“两化”论证“两个行”,是党的理论创新之经验和要求。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和问题导向,不断创造具有体系化和学理化的科学理论,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郭改玲 《前沿》2014,(5):70-71
现代公民人格是现代化国家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新民说》一书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中国社会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本文以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为主轴,着力探寻其时代价值,汲取“新民”形象中的现代元素来塑造现代公民人格,借鉴“新民”形成途径来探析现代公民人格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12.
潘石 《长白学刊》2009,(6):94-99
在中国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牢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为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做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化,但不能用“西方经济学中国化”取代或冲击之;实现科学化,但不要“数学化”与“现象化”。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架构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道路的发展历程大概可分为“计划性”环境保护萌芽、“整体化”建设体系逐渐形成、“共生化”新范式全面建构三个阶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道路,即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为首要前提,以“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生态发展观为基本要求,以“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取向为根本目的,以实现“德法共治”的生态治理观为基本方法,从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一时之事。后疫情时代,我国面临的生态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为此我们要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道路中形成的基本经验,一方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创新生态建设方法。同时,要做到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理论为指导,力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4.
韩兆柱  何晗 《长白学刊》2023,(4):119-128+2
数字时代,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一种共识和趋势。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体现为工具主义、化约主义和避责主义。虽然数字技术为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现代化的曙光,但数字技术并不能独自带领基层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坦途。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证明“基层社会治理+数字技术”并不是实现现代化的万能公式,相反,两者会在耦合互嵌的过程中产生一些价值悖论,这主要表现为“协同与分化”“高效与低能”“自由与束缚”“赋权与集权”等多元目标之间的冲突和张力。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就要从制度、理念等多角度入手对二者之间的价值悖论进行调适,缓和数字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无锡市统战工作以“同心”实践为抓手,以促进“五大关系”和谐为出发点,以助推“四个无锡”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为己任,围绕“同心”凝聚共识,谋篇布局,着力在“聚智、聚才、聚力”上下功夫,促进无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08,(6):I0002-I0002
近年来,屯留县上村镇小南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方针,立足本村实际,不断加大文明村镇建设的力度,以构建“文明和谐”示范村为载体,以提高村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群众性创建新格局,基本实现了“物质生活富裕化、环境治理整洁化、全村道路水泥化、小康住宅示范化、精神生活健康化”的文明创建“五化”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施崇伟 《新重庆》2005,(2):13-14
有“万里长江一要津”之称的重庆江津市,是共和国元勋聂荣臻元帅的家乡。历史上,这里素为人荟萃之地,诗书繁盛之乡。新时期,江津市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握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以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大城市为契机,通过实施群众化“3 1”工程,对群众化活动、化设施建设和运行机制等三项工作的创新,成功打造了“帅乡群众化”这一品牌。  相似文献   

18.
挑战和机遇告诉我们,新一轮“双学双比”活动的任务更为艰巨。上海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必须以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为动力,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提高妇女素质为中心,把握人才、市场、机制三大重点,实现“双学双比”活动的新跨越。(一)构筑农村妇女...  相似文献   

19.
《广东民政》2010,(4):14-15
五华县敬老院建设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为目标,“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多方筹资,建管并举”获得了飞跃发展,现已基本实现了省厅提出的“五化、六有”的要求(即住房楼房化、环境优美化、设施配套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家现代化模式的选择由该国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生产力水平、发展要求等复杂因素综合决定。中国式现代化以其独有的价值取向、经济特征、政治优势、动力机制,决定中国现代化发展基本范式、经济组织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再版”,也不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翻版”,而是兼具“中国特色”和“一般特征”的现代化全新道路。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集中呈现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前提,以“大多数人”的现代化超越“少部分人”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应有之义,以“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超越“以资为本”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超越“发展失衡”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范式变革的内在要求,以“绿色-发展”协同共进的现代化超越“经济-生态”二元对立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遵循,以“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超越“霸权崛起”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