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现荧屏报端,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凸显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危机事件,尤其是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频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它不但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还体现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健全。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危机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一面。从我国的法律体系现状、食品安全现状展开探讨,提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法是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保护伞,是社会保障功能发挥的坚强后盾。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缓慢,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分析德国社会保障法几个基本问题,如法律原则、法律价值、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并从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特别是法律体系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法治化进程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不断加快。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发生了变化,给“法治”造成了一些障碍。因此,在不断加大“法治”力度的同时,更应注重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建设来推进法治社会的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法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说,在法制建设中立法是前提的话,那么执法则是关键。而当前,执法恰恰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善。一、改善执法现状是加强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首先,改善执法现状已成为加强法制建设的突出问题。法制建设,包括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制教育等诸方面,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可偏废。八届全国人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之后,我国立法的速度明显加快,立法工作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在许多方面填补了法律的  相似文献   

5.
杨安和 《前进》2002,(5):6-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有法可依的局面已经基本实现。在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依法治国已形成广泛共识的今天,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对治国方略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加强依法维护妇女权益工作●程一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依法治国,到2010年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执政党执掌政权方式的重大发展和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的重...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速,社会弱势群体必然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继续存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因而如何对待社会弱势群体也就成了任何社会都不能回避的重大社会问题.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因而如何通过立法来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应该围绕权利确认和权利保障展开,核心问题应该是在制度的构建方面努力.完善对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体系,将是我国今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依法治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近年来,我国在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作为立法机关的各级人大为此做出了大量努力。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邢国政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第二次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讲座结束时强调:“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已成为一项紧迫要求。”(转引自《人民日报》1995...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谈的法制平衡,主要是指法制建设应同其所处的社会保持和谐的状态。人们已从现实中感觉到,法制建设的发展是否顺利,与其自身的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是否均衡固然有关,但更与其同周围的环境是否相适应有关。有时与法制建设相关的某些因素,对法制建设的局部甚至整体产生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就这些相关因素对法制平衡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一)社会关系的实际状况 法律是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并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法律上的连锁反应。过去我国在立法上有一种提法是,法律成熟一部,制订一部。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关系相对单一、稳定的情况下是较适用的,但在现实社会发展变化非常快,不断有新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加以调整的情况下,这种提法及作法均已显得陈旧。那么是否由此又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即法律制定的数量越多起好,立法速度越快越好,规模越大越好。这当然是不对的。法律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社会,并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法律不应该充当现实社会的平面镜来简单地反映社会,而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调控社会。但是,法律也不应该脱离其所处的社会过远。如果是那样,法制建设也不会顺利。  相似文献   

11.
担保物权制度既是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的基本手段,也是社会经济的有效调节工具.现代化的担保物权制度必须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设计,为此,我国应当对现行担保物权法律制度进行全面地检讨,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安排担保物权制度,实现担保物权制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2011年8月,笔者在北京市海淀区、江苏省常熟市、山西省朔州市和甘肃省平凉市这四个地区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尽管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已能初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仍存在诸多需改进之处。未来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并在法制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是借鉴判例制度,在我国成文法为主的法律体系下运用案例对法律的准确理解和适用进行指导的一种司法解释制度。其与传统司法解释区别的关键在于形式,与国外判例法区别的关键在于其指导性。我国传统司法解释的本质是司法法,涉嫌立法。司法解释权实出自司法权,司法解释规制机制可从司法权内部找寻。然而,当前指导性案例作为司法解释规制机制的条件并不充分。因此,要以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带动司法解释规制机制的健全。于当下而言,扩大指导性案例发布主体不失为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推进这一转变的良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行法定财产和约定财产双轨制,但在目前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下,不能实现婚内赔偿请求。夫妻法定分别财产制度在很多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均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4条规定了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对共有财产进行分割,可以认为我国开始尝试建立夫妻法定分别财产制。构建法定分别财产制,应明确该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并细化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认识:他提出党政分工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权力加强制约,以防止个人集权、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出现;加快法制建设,强调党员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把实行法治作为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略。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艰辛探索,为新时期实行全面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妇女法律援助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妇女法律援助的模式选择问题决定了妇女法律援助的发展方向。在中国较为丰富的妇女维权经验和相对较少的妇女法律援助实践中,中国妇女法律援助形成了三种模式:政府型妇女法律援助、民间型妇女法律援助和妇联型妇女法律援助。在甄别三种模式之后,本文创设第四种妇女法律援助模式:以政府型妇女法律援助为基础,以民间型妇女法律援助为主体,以妇联型妇女法律援助为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发展已经进入了范畴构建的阶段,国外的司法实践中也已将其纳入整个刑事诉讼体系之中,对我国刑法的理论和实践都能起到借鉴作用。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既要在理论层面加强犯罪心理画像的范畴研究,又要加强犯罪心理画像的制度移植探索,以促使这一侦查手段在我国的侦查工作中尽旱发挥辅助侦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刑罚轻刑化是人类社会法律制度进一步关注人权和走向文明的体现。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笔者通过对刑罚轻刑化的法律价值与我国刑罚轻刑化的现状分析,着重从立法与司法层面将历史上重刑主义与轻刑政策加以比对和研究,以增强轻刑化观点的可信度与可行性,为我国刑罚轻刑化实践路径在制度构建层面夯实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该法应以普遍的人性为本、以自由为本、以权利为本、以个体为本。法治的道德起点和最终归宿就是人本身,因此法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制度,法治的历史便是人类对自己本身认识的历史,是追求人类自我解放和人的价值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慧 《思想战线》2000,26(2):116-119
民族法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0年来,我国的民族法学研究主要在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法制建设、民族法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