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葵 《同舟共进》2015,(3):51-53
1989年5月,时任苏联总统和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前来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5月16日与邓小平在北京进行了历史性会谈,这次会谈使破裂多年的中苏两国和两党关系恢复了正常。自此以后,两国关系包括自1989年5月至苏联解体前的中苏关系和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一直在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198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悄然出现在中苏边境的黑龙江边。这条界江的两边,已然对峙了20多年。在中苏绵延数千公里的边境线上,黑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是唯一两座隔江相望的城市。胡耀邦视察黑河时,黑河的同志告诉他,五六十年代,两座城市的情况差不多,差距是60年代以后拉开的。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政府增加投资,把布拉戈维申斯克当做摆在中国面前的"橱窗"来建设。而我们,一方面是"文革"动乱耽误了,另一方面是担心中苏两国会打仗,总觉得一旦  相似文献   

3.
我们注意到三月二十四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4.
谷曼 《长白学刊》2007,(5):133-136
1950年代初,苏联对中国有着极大的"软权力"。这种软权力,起自历史形成的"血缘"关系,依赖苏联国家建设的辉煌成就与成功经验,靠着斯大林独特的领袖魅力。在"软权力"鼎盛期间,双方发展了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但随着"软权力"的弱化并消失,双方关系又滑向了剑拔弩张的"冰点"。软权力绝非导致双边关系变化的唯一因素。但是,在中苏关系史的研究中,引入软权力这一概念,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中苏关系戏剧性的变化,并在当下的外交事务中更加关注软权力。  相似文献   

5.
李桂华 《传承》2010,(27):10-11
在赫鲁晓夫执政后,由于在关于苏共二十大及斯大林的评价问题,有关中苏的国家关系定位问题及革命理念及革命道路认识问题上存在的巨大分歧,中苏两党及两国关系日趋恶化,并最终走向了战争的边缘。中苏关系的恶化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并对中国内政外交方针的制订和实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静 《传承》2014,(8):16-17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根本的分歧。正确总结中苏关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49年12月,毛泽东开始了首次访问苏联之旅。期间取得的最大成果为苏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起中苏的同盟关系。但就此次访问的过程和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协定的内容来看,中苏之间的这种同盟关系是不平等的。也正是这种不平等性为之后的中苏关系破裂买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之初,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和发展友好关系是国家实施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中苏建交的台前幕后,见证了处于蜜月期的中苏关系。  相似文献   

9.
说到中苏关系,就不能不涉及两位历史人物--毛泽东和斯大林。他们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勾勒出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基本脉络。这其中几多友谊,几多矛盾斗争,今天看来很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0.
新周 《协商论坛》2013,(8):55-56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办公厅、公安部为了保证党中央领导人在饮食上的安全与健康,决定配合玉泉山规划改造,在附近建立一个小型农场,即"香山农场"。这开启了新中国为高级干部服务的农产品特供制度。原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工作人员、总特灶伙食组组长张宝昌,此前回忆了食品特供制度的开端。先搞"土"的,以后再搞"洋"的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签订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此后中南海多了两位苏联客人。他  相似文献   

11.
陈立中 《前沿》2007,6(9):39-42
中苏论战的本质是中苏两党关于破立"苏联模式"、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分歧的争辩。本文以中苏论战为切入点,按时间为序,全面研究中国共产党如何突破苏联模式,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2.
《中苏文化》是中苏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本文针对刊载于《中苏文化》中的戏剧文献进行研究,在大后方戏剧与电影深度交切的特殊情况下,通过《中苏文化》杂志这个窗口来研究苏联电影理论对中国的影响时,不仅应该包括其中的电影文献资料,也不能忽视戏(话)剧方面的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王天玺 《创造》2013,(6):6-9
第六节反对苏联霸权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曾以苏联共产党为老师。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曾经真诚地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因此,中国人民对列宁和斯大林,对苏联人民一直怀有友好的感情。中国和苏联两大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有过一段蜜月期,其标志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相似文献   

14.
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一成 《湖湘论坛》2011,24(3):18-22,32
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思想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基本上都是从消极方面来判断这种影响的,缺乏全面、客观的态度。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影响,就是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从"以俄为师"转向了"以苏为鉴",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开展了一场全面的中苏友好运动,"苏式建筑"即是中苏友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记录;该文研究了中苏友好运动和"苏式建筑",厘清了"苏式建筑"的三种风格及其相关建筑理论,提出把握好本地城市建筑的发展脉络、保护好重要历史建筑以及促进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往学术界关于导致中苏分裂决定性因素的分析,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分歧论"和"国家利益冲突论"。我们通过对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演变过程的考察,提出"结构失衡论"。其一,社会主义阵营领导结构发生变化以后,中苏两党平起平坐,争夺话语权就成为中苏两党解决他们之间路线和政策分歧的基本手段,而目标则在于国际共运的主导权。其二,党际关系掩盖甚至替代了国家关系,在这种结构中,从本质上讲没有主权意识,没有平等观念。这种结构性缺陷成为中苏同盟必然走向破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56~195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其发展道路上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中共领导人的思考沿着两条线索展开。其一,中共对社会主义社会及其主要任务的认识;其二,中共对社会主义同盟特别是中苏关系的估计。这是中共在1956~1957年所面临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其结果构成了他们制定对内和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决定了他们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最终选择。苏共和东欧各党的思想混乱,以及波兰和匈牙利发生的社会危机对中共的认识和估计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苏联共产党缺乏领导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能力和理论水平;革命政权可能因为执政党的错误(没有抓紧阶级斗争)得而复失。在这种认识和估计的基础上,再加上中国社会因中共倡导整风而出现的"动荡",促使毛泽东选择了激进的"继续革命"的道路,而苏共二十大提倡的对内对外政策的调整,则渐渐被看作是"修正主义路线"。这个选择为此后20年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条约口岸知识分子"是指鸦片战争以后活动于各主要通商口岸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是晚清内忧外患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最先觉醒的一批中国文人。在西方思想和中国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由于受到"夷夏之辨"等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他们既传播西方科学却又排斥西方思想,固守传统文化却又面临进退失据的文化困境。条约口岸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在身份、信仰与文化等方面所面临的多重困境,揭示了近代中国曲折的历史进程在知识分子思想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友声》2023,(2):18-18
4月23日,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俄共中央第一副主席、俄中友协主席梅利尼科夫在曾经举办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招待会的莫斯科大都会酒店红厅会见林松添一行并举行欢送午宴。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公参刘庆华出席午宴。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与中国“工合”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合”运动对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工合”运动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特别是经济领域的抗战。一、“工合”运动产生的原因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经济、政治局势的变化,为“工合”运动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