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2003年以来,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共接收了流浪儿童1301名,其中1068名回到了亲人或监护人身边,尚有171名流浪儿童滞留在中心。我们以流浪儿童回归家庭和社会为根本宗旨,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开展流浪儿童“类学校”教育和就业培训安置,开展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项目合作,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流浪儿童机构救助的困难、困惑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我国流浪儿童机构救助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困惑,本文提出:要坚决贯彻“儿童优先”的原则;以“回归”取代“回家”作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目标;从制度上和机构上实现福利资源的整合;为流浪儿童提供专业化而不是简单化的服务;将救助中心的职能定位为转介机构。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11,(3):38-39
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下简称“救助保护中心”)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主要负责无家可归的流浪少年儿童的救助保护和教育工作,以及本省流入外省的流浪乞讨少年儿童回省后的临时安置和保护工作。现有无法查清或暂时无法查清家庭地址的游泳儿童130多名。  相似文献   

4.
受助人员的安置,是救助过程的终结。做好安置工作,对于减少重复救助,提高政府救助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救助、屡送屡返、多次循环、接收困难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安置问题未落到实处。本人以为,流浪未成年人之所以安置难,有其问题的特殊性和安置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3,(5):F0003-F0003
泉源少儿培育之家成立于2009年,是泉州市民政局与香港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合作创办的一家民间救助机构。凡是经市救助站救助,短期内找不到父母无法送返回家的流浪儿,都由”泉源”接收并提供长期救助服务,包括所需的资金。香港NGO的专业资源与稳定的资金保障,一方面解决了泉州市救助站内流浪儿童的安置问题,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另一方面,也令泉州市救助站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不再停留于“临时”,  相似文献   

6.
陈上华 《广东民政》2011,(4):32-32,34
省救助安置中心作为省民政厅的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使命就是承担起对粤中西部11个市21个救助站救助的无法查清姓名、住址的流浪人员进行救助安置,同时对已查清住址的有特殊困难的流浪人士进行跨省接送返乡。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发布施行了。它为民政部门依法救助和管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使“工作对象界定难、没有机构安置难、手段软弱遣送难、职责不明协同难、违法行为处理难”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8.
正国内外在流浪儿童的救助方式方面有很多的探索和实践,也形成了很多模式,如郑州的"类家庭"模式、长沙的"大房子"模式、天津的"责任家长"等。但这些措施和方法主要针对暂时安置流浪儿童的临时救助机构的完善或是失依儿童的安置,大量的返家儿童由于缺乏安置出现了重复流浪现象。在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流浪未成年人同样是祖国的未来。要想让流浪未成人拥有美好的明天,必须多措并举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1.转变观念,立足于源头,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目前救助机构对问题家庭的帮助、教育和约束等干预措施非常有限,我们要转变观念,对问题家庭的教育与对流浪儿童的教育同步进行,实现流浪儿童回归家  相似文献   

10.
钱进 《中国民政》2008,(9):39-39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彻底改变了政府强制收容遣送流浪乞讨人员,实现人性化的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管理模式。但也派生“专业乞讨队伍”、“不法分子避难所”等问题,严重干扰社会正常秩序,影响城市发展。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探索救助方法、创新管理模式、破解工作难点、规范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有利于提升城市品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鲁保社 《中国民政》2011,(11):53-53
近年来,陕西省兴平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以有利于流浪未成年人身心康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对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硬件建设,实施保护性救助和医疗救助相结合的方式,摸索出一套“全天候救助、人性化管理”的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12.
对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吉林省四平市一直思想重视,抓的得力。1994年初,在国家民政部的指导下,他们又成立了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心发展较快,成绩较好,积累了一些可贵经验。他们的经验可概括为三个“到”字:一是培训到八。凡是来救助“中心”接受培训的流浪少年儿童.都—一登记,写清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家庭人口、社会关系和离家出走的原因,建立起流浪少年儿童档案。抓住这些流浪少年儿童在中心停留的有利时机,进行培训,搞好教育,促其思想转变,感情回归。在一年里,共举办培训班4期,…  相似文献   

13.
从8月1日起,国务院制订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同时废止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符合救助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可以获得政府的全面救助。同日起,各地“收容遣送站”将悉数更名为“救助管理站”。  相似文献   

14.
依《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救助站的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即(一)自身无力解决食宿;(二)无亲友投靠;(三)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五保供养;(四)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属于救助的范围。所以《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二款又规定,“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流浪儿童虽然已经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救助模式,但重复流浪率高、流浪儿童总数并未减少等问题依然存在。基于此,需要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进行重新思考,对流浪儿童的救助模式进行适当的转换与合理的整合。具体为:从救助目标上,应该从以回到家庭为主转向以回归社会为主;从救助内容上,应该从以社会救助为主转向以心理救助为主;从救助方法上,应该从以控制矫正为主转向以服务预防为主。同时,还应该将各种救助模式,各支研究队伍,各种社会力量有机地整合起来实施共同救助。  相似文献   

16.
正"及时为符合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安置手续,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5月7日,全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相关话题受到媒体和网民广泛关注。部分网民在新闻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互动平台留言跟帖,一方面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荆州市严格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坚持“五个结合”,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稳步开展。2006年,全市共接待救助对象3260人次,已救助2918人次,其中救助流浪儿童230人次。一是坚持救助管理站与街道、社区相结合。凡是其他城市和本  相似文献   

18.
李健波 《中国民政》2011,(12):58-58
为切实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贵州省开阳县组织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活动正式启动,民政局采取五项措施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多部门形成合力。完善多部门密切配合的救助工作机制,并对于未成年人先救助后查询。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积极与媒体联系、沟通,掌握舆论导向主动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帮助未成年流浪人员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宋扬  陈子雪  廖毅 《中国民政》2006,(10):35-36
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相应地,二十年前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走到了尽头,救助工作开始正式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流浪乞讨人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情况之复杂,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流浪乞讨儿童的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因此,我们需要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社会救助,让他们告别流浪乞讨生活,回归主流社会。本文介绍了福利院的发展现状及在流浪乞讨儿童社会救助中发挥的重要功能,并结合我国流浪乞讨儿童的特征,详细论述了如何充分发挥福利院在流浪乞讨儿童救助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