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进行群众路线教育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使之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并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党践行群众路线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也成为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制度平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制度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法定的权力机关,又是民意机关,与人民群众具有天然的血脉联系,保证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民意最充分地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表达,是地方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人大的各项工作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自觉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处处体现"民意",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民意为动力,各项工作的成效必须具有广泛而雄厚的民意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时代,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是加强舆论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途径。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应强化网络群众路线思维,增强领导干部担当意识;构建网络宣传、对话、服务平台,加强党群网络交流;创新网络群众路线工作方式,注重新媒体传播能力的提升;注重制度规范,建立健全网络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践行群众路线面临着社会多元主体分化,以及思想意识形态、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带来的挑战。为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朱志  赫荣富  武志斌 《传承》2014,(12):78-79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给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6.
高云 《湖湘论坛》2011,(4):52-55
时代条件的深刻变化,使有效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不能不遇到一系列新挑战。应将贯彻群众路线的科学化水平纳入科学执政的范畴,实现贯彻群众路线思想和方法的一系列创新。要点在于认识和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贯彻群众路线的规律、重视指导理论的创新、面对多样化和立体化的民意提高认识和把握的全面性、妥善处理和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注重以制度建设保障群众路线能够进入程序执行状态。  相似文献   

7.
群众史观是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党的奋斗历程为群众路线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二者共同构成了群众路线的依据由来。领导干部身份的内在价值紧张及其在群众工作中的症候,现代服务型政府建设对群众路线的现实挑战,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发展,是对践行群众路线的现实考量。执政党意识和理念的切实树立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选择,群众动员的方法技巧是提升践行群众路线能力的基础,旨在培育践行群众路线的作风建设,则是基于现实考量的出路选择。  相似文献   

8.
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为建议),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力。办理好代表建议,是"一府两院"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责任,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县在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方面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却不够理想,可以说是"代表建议年年办,年年代表有意见",甚至出现有些代表因此不愿提、不想提、不敢提建议的情况。笔者在对本届以来我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把我们带入信息化时代,不仅为生产注入更多的科技力量,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众多变化中,多媒体和新媒体的出现想必是最为夺目的。在某种意义上,今天的我们正处在新媒体的“汪洋大海”之中。它不仅改变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对很多公共社会服务,如交通、通信、教育等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和物质层面的革新,而且也是思想和文化层面的挑战。思想的多元化、价值的多样化为当前思想工作,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何利用好新媒体,防范和应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广大从事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艰巨课题。由行连平所著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一书,以敏锐的眼光把握当前思政教育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基于对新媒体的系统研究,提出一系列和有助于改善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性策略。具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毛隆凤  卢瑶 《传承》2014,(11):52-53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党无往而不胜的传家宝。面对当前党群、干群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时须强化"四个意识":坚持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权力意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坚持做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政策意识,想问题、办事情秉持群众标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夯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坚持相信和依靠群众的执政意识,尊重人民在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践行公安教育理念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学生能否成长为合格的预备役警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求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不断提高管理能力,探索出一套能够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效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5,(8)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方便公众的网络政治参与,成为了反腐战斗的主战场,政务微博的开通促进政群沟通,使民意表达更加方便。同时,"微时代"下我国政府公信力面临着网络群体事件、谣言传播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矛盾等挑战。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健全网络空间的法律规范,积极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政府形象传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已成为政府形象塑造不可缺少的力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时期政府形象塑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了解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和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塑造面临的挑战,有助于在新媒体时代为我国政府形象塑造寻找新的、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大力实施"警务广场"战略,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积极探索构建民意导向型警务新模式。湖州的警务变革被公安部誉为"湖州经验",称之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新模式,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时代样本。从3000到4.6万的意义2011年10月,湖州市公安局按照"民意导向、服务为先、全警公关、合作双赢"的理念要求。  相似文献   

15.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做好人大工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联系河北区人大工作实际,就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人大工作谈几点体会。一、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善于倾听民意,把人大工作做"真"区人大常委会从三个方面入手,广泛听取民情民意,使人大工作更加贴近百姓。一是科学选题,问需于民。在制定全年工作要点中,采取走访座谈、网上征集、实地调研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同时,注意从来信来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中,搜集分析群众诉求和期望,找准群众意愿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科学合理确定审议议题。  相似文献   

16.
"人大代表联系服务选民,听取选民意见建议,反映选民的呼声诉求,既是履行应尽的义务,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光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熊庆如是说。近年来,光泽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相继制定了《代表联系选民规定》、《关于开展我与选民拉家常、我和代表集民意活动方案》、《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的暂行规定》等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制度,着力打造代表与选民联系的通道,全县8个乡镇按代表小组设立了10个代表联系选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公众参与司法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参与模式与程度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公众理性参与司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公众理性参与司法的紧迫性在于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转型背景下司法的公信力遭遇挑战、以及新媒体为公民提供了便捷的网络诉说平台。新时代背景下合力构建公众理性参与司法的进路就是建立有效的司法网络回应机制,规范网络公众司法参与行为以及保持与民意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4,(9):76-76
赵泽洪、朱亚兰在《长自学刊》2014年第3期撰文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政府形象传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已成为政府形象塑造不可缺少的力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时期政府形象塑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了解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和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塑造面临的挑战,有助于在新媒体时代为我国政府形象塑造寻找新的、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客户端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认真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积极打造"指尖上的网上政府",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在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政务新媒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功能定位不清晰、建设运营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党的群众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世界观方法论产物,拥有经久不衰的三大时代价值,即认识论价值、合法性价值和科学决策价值,但也面临着群众主体分化、精英化官僚、阶层固化所带来的离散、退化和虚化挑战。只有努力促进公共决策参与的广泛性、积极提升公共服务的平等性、推进人才选拔的公开性竞争性,群众路线才能与时俱进,获得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