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常规的民生保障和社会救助事实上可能中断或难以继续推进,因而新增"脆弱群体"的民生保障是一个需要讨论和关注的问题.当前有关行政部门及其组织必须在救助经验基础上,完善对脆弱群体的救助预案,应当为满足"脆弱群体"救助需求扩大资源储备;同时还要基于系统思维,建立更加高效的应急机制,释放社会协同效能.  相似文献   

2.
都市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及其心理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明 《新东方》2007,(1):10-13
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报告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弱势群体”随之成为中国社会新的“关键词”。“社会弱势群体”在学术界有多种说法,如“社会脆弱群体”“贫困群体”等。它主要是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1]学者们力图通过对它的研究来减缩市场经济所带来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是在"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尚存、就业日益严峻等社会背景下发生的社会问题.课题组通过对上海市市属各监狱在押的"新生代农民工"罪犯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这个特殊群体在性别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社会经历、外出动因、就业、认同与归属等方面的社会特征,归纳出他们具有"团伙犯罪明显"、"犯罪动机简单"、"犯罪年龄低龄化"等8个犯罪特征,并就他们犯罪的原因及如何防止"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脆弱性到社会脆弱性:灾害研究的范式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利敏 《思想战线》2012,38(2):11-15
社会脆弱性存在着四种典型的定义:分别是"冲击论"、"风险论"、"社会关系呈现论"和"暴露论"等。同时,社会脆弱性范式有三个基本理论假设即(1)脆弱性是一种灾前既存的条件;(2)脆弱性是灾害调适与因应能力;(3)脆弱性是一个特定地点的灾害程度。这一范式还包括两个基本研究命题即"风险不平等"与"社会分化"命题。只有通过社会脆弱性分析才能真正确认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才能真正了解灾害中不同群体应对灾害风险能力的差异,才能真正为防灾与减灾规划提供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镇贫困群体就业问题是民生之重,城镇就业困难群体不能实现就业或者稳定的就业,不仅影响到其家庭生活和思想情绪,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诸多影响城镇困难群体可持续就业的因素中,政府的就业监管、体制转型和企业改革、城镇化、老龄化以及贫困者个人的就业心理和行为等因素较为突出.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找到当前我国城镇困难群体可持续就业变化的规律性,从而制定切实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基层不只是整个体制的末端,也不只是社会中下层群体所处的位置,而是社会的所有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共同分享到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情感,直接接触的各类组织和制度孙立平先生提出的"社会溃败"警告,一再被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所确认,从脆弱群体(如儿童)、边缘群体(如农民工)中频发的血案,到富裕群体的外流;从个别官员道  相似文献   

7.
社会矛盾凸显期,妥善解决农村失地人员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解决我国农村失地人员"五低五高"的就业现状,关键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顶层政策价值取向、丰富补偿安置方式、强化政府就业保障职能和更新群体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8.
当今青年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毕业即失业"、"难就业,易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针时此种状况,选取青年群体中占主要部分的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就业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剖析其就业难的内、外在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援助现状不容乐观,残疾人就业由个人负责,社会援助热心不够;残疾人群体总体就业形势严峻;残疾人群体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安置就业困难重重;残疾人就业援助缺乏社会支持。而美国和德国残疾人就业援助的成功经验对于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援助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一是要更新传统观念,让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就业援助责任;二是整合现有政策,优先援助贫困的残疾人就业;三是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竞争能力;四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满足残疾人群体多元化的就业需求。  相似文献   

10.
吴红兵  陶炜 《理论月刊》2003,(10):41-42
"社会遵从"也称之为"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面前,采取与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意见."社会遵从"现象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信息压力、规范压力、群体规模、群体的专长、群体一致性和个人心理特点."社会遵从"现象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