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法是规范国家经济调节之法、分配之法,具有保障国家调节的再分配功能,能够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应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的经济法律制度,逐步完善收入分配的调控监管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充分发挥经济法的功能,助力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按贡献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马克思分配理论关于生产结构决定分配结构的基本原理出发,以现代经济学生产效率和分配理论作为微观分析工具,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关系,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主要结论是:按贡献分配原则符合马克思的分配原理及社会公平观;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初次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正”是一致的;在再次分配中,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及其相应的收入分配原则与社会公平的要求也没有矛盾和冲突。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相关的社会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同社会制度以及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受公平效率观影响,存在着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的有机统一,是构建和谐收入分配制度的时代主旨.这一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需要从条件分配、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三个层次进行科学调节和统筹.  相似文献   

4.
林皎 《重庆行政》2016,(2):53-54
正经济法作为国家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对于社会财富的分配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析经济法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功能与实现方式,对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维护社会公平、稳定,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调节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关乎一个国家稳定和谐的大局。公共政策作为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对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性是其价值追求与本质属性。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政策存在公平价值缺失、政策的不当倾斜和偏好以及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构建以公平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对调节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和促进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皎 《重庆行政》2016,(4):53-54
经济法作为国家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对于社会财富的分配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析经济法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功能与实现方式,对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维护社会公平、稳定,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平性--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和谐最深厚的基础,在现阶段,存在种种不公平现象,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从整合社会关系、建立有弹性的社会结构、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公平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收入分配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建立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是我们关注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和执政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分配秩序制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孙浩进  樊欣 《求索》2011,(2):54-56,141
中国收入分配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依靠制度创新来实现公平的阶段,这需要有经济理论作为指导和保障。传统的制度变迁研究范式是以效率为基本价值判断的,缺乏公平的价值取向。制度绩效的评判要求收入分配公平,交易费用减少要求实现公平,基于公平的制度变迁理论应从理性假设、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变量机理、内在机制等方面实现转变。  相似文献   

10.
非均衡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必然导致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而造成社会保障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失衡。“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在收入分配关系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二元化的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和审视,得出其存在的非效率性,从而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