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摩·托平(SeymourTopping)是美国老一辈的名记者,曾经担任过《纽约时报》编辑主任,现在是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主持人,同时又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的教授,讲授国际新闻。他1999年出版了一本书:《北平书信——一部关于中国内战的小说》(THE PEKINGLETTER——A NOVEL OFTHE CHINESE CIVEL WAR)。  相似文献   

2.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四大著名小说家之一,1999年因为<地下世界>这一巨著成为第一个获得"耶路撒冷奖"的美国作家,但他还远未被中国学术界所认识.他的小说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与当代美国社会形态紧密相联,把审视自己所处时代的经济文化状况作为创作的关注点.大体而言,他作品中较常关注的主题有三方面:一是对消费文化关注;二是对技术崇高化的关注;三是对恐怖主义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神奇的想象1861年,被人们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曾在一部小说里描绘了这样的情景: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将设立一个火箭发射站,火箭从这里发射,飞往人们心仪已久的月球。在想象中他还具体地描述了飞行员在宇宙飞船中失重的情景。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恰好过了100年,到1961年时,美国真的在佛罗里达州发射了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而且,宇航员在太空的许多失重情景,竟和凡尔纳在想象中描写得丝毫不差。不仅如此,直升飞机、雷达、导弹、坦克等,也都在凡尔纳的小说中有了雏形。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人制造的潜水艇,与凡…  相似文献   

4.
王鹏飞  徐婧 《求索》2010,(12):217-219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文坛享有很高声誉的主要作家之一,他跨时三十年所著的"兔子"四部曲被主流杂志评为过去25年中出版的最佳美国小说之一,并被学界誉为"美国断代史"。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石,通过分析作者生活经历及其作品中所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探索该情结在厄普代克文学创作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法国作家于斯曼写过一部小说《逆流》,书中的主人公德埃桑迪斯住在巴黎郊区的一幢宽敞的别墅里,离群索居,足不出户,有一天,狄更斯的小说“引发了他对英国人生活情形的种种想象”。于是,他打算  相似文献   

6.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坛的常青树,创造了非凡的文学成就。他具有诗人气质,在小说里善于运用意象符码客观地反映普通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状况和人生诉求,其中隐喻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而性意象则不仅是一种表现观念颠覆和人生追求的象征,甚至成为一种新宗教的符号。  相似文献   

7.
严峻 《前沿》2013,(14):132-133
爱看武侠小说的读者对于金庸以及他的部部经典作品都是非常熟悉的。金庸的每部小说中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本文从金庸笔下各种典型女性人物入手,通过其对爱情的表达,对爱情的追求来获知当代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新理念,即做自己爱情世界里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8.
谢尔曼·阿莱克西通过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中的对抗表征,不仅颠覆长期以来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印第安人的殖民话语和刻板表征,而且批判许多其他美国印第安作家沿用和表现的"归家"范式,以及保留地为中心的部落保守主义,表明他对当代美国印第安人真实形象与身份重构的新视角和立场。阿莱克西进而通过自我表征,真实重构当代美国印第安人的新型身份——"兼职印第安人"和"现代游牧民",他们能自如往来于两种文化之间,既不单纯受限于印第安部落传统文化的预期,也不一味附庸白人主流文化的强权。小说为我们研究21世纪美国社会的跨文化接触和关系开辟了新视窗。  相似文献   

9.
陈爱华 《求索》2013,(3):153-155
《路》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一部后启示录式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场空前的大灾难之后,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幼子克服重重苦难在文明的废墟间向着南方大海艰难前行的故事。本论文拟采用文本细读与后9·11美国社会语境相结合的方法,从后9·11启示录末日世界、霸权与暴力以及爱与善的救赎三个方面来论述《路》对美国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从本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林语堂先生在国外用英文共写作七部长篇小说。他自己盘存著书成果时不把最后一部宣传性的政治小说《逃向自由城》算在内,因此,《赖柏英》实际上成为他小说创作的压轴作。这部小说的初版于1963年由美国世界出版公司推出,1976年台湾远景出版事业公司出版了宋碧云的中译本。《赖柏英》这部小说从内容上说属于爱情小说。林语堂写爱情小说虽不能说很多,也可以说不少。他写的长篇小说《风声鹤唳》、《朱门》、《红牡丹》都以爱情为主线,不以爱情为主线的《京华烟云》、《唐人街》、《远景》,都穿插了不少恋爱的情节。不过,《赖柏英》同前面几部小说比,抒情色彩更浓,充满了缠绵、幽婉又温淳、甘美的情调。  相似文献   

11.
马莉 《传承》2009,(9):37-37
众所周知,赵树理是鼎鼎大名的小说家。但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他还写过几首颇为有趣的诗呢。这些诗都是赵树理内心想法的真实流露,但是如果知晓了它们的创作年代,你可能要为他的胆量捏把汗了。  相似文献   

12.
罗屿 《小康》2013,(1):100-103
年轻时他以公共知识分子自许,这些年他一直在退,退回一个普通高校教授的位置。但他并不悲观,只是改变了表达方式。作为法学家,他最大的爱好是写小说,他的五部犯罪悬疑小说某种程度亦可视作法学读本  相似文献   

13.
马识途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位著名作家,他用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深厚的笔力为读者奉献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优秀作品。本文试图从马识途先生的小说入手,探索他作品中独特的语言风格,并分析马识途小说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焰飞 《观察与思考》2007,(12):63-63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小说中最具悲剧意义的一部作品。小说中,裘德和苏都曾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后来他们相爱了,但过去生活的阴影却剪不断,理还乱,并最终导致他们同步悲伤……  相似文献   

15.
孙刚 《理论月刊》2010,(10):137-140
美国华裔流散作家哈金不仅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而且获得美国文学界的一系列重要奖项。1999年哈金凭借其《等待》获得美国第50届非小说类的全国图书奖,2000年再次获得了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这部小说获得了国际文学界的充分肯定,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唯一引进发行的哈金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哈金塑造了孔林这一男性主人公形象,文章从东方主义视角出发多层次探析哈金对男性主人公形象的"他者"建构。  相似文献   

16.
莫言的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并取得卓越的成就,他本人也参与过多部电影的改编和剧本创作,他的创作无形中受到电影艺术的深入影响。在他的小说中,以故事的传奇性和史诗性满足了电影的叙事需求和人性深度;通过蒙太奇的闪回切换,将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并置、过去和现在并置、审美与审丑并置,营建了独特的叙事时空;通过特写镜头的运用传达出难以言喻的情感浪潮和对封建伦理的强烈控诉;他对色彩元素的重视有助于小说意境的营构和诗意的抒发,其声音元素的民间色彩又为他小说的民族化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20多岁到50岁,万方写了不少东西,长篇小说有《明明白白》、《幸福派》,中篇小说有《和天使一起飞翔》、《空镜子》,她还将其父曹禺先生的话剧《日出》、《原野》改编成电影、歌剧。她得过不少奖,也获过很多荣誉。这些日子,在北京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空镜子》再次照亮了万方。万方说,一句话会点燃一个灵感,一个灵感会成长为一部小说,一部小说能回答自己的疑问。万方是曹禺先生的女儿,因此她比别人更早就接触到舞台,接触到书本。曹禺先生曾说:在他的女儿当中,万方是比较像他的一个。所以万方成了一个写东西的人。  相似文献   

18.
这部小说的副标题是“洪钧调查”。主人公洪钧是一位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后回到北京的律师。在“后毛泽东社会”的90年代中期,他的外国学历以及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的工作经验使他在社会中得到了尊重和青睐。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1,(14)
正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说明文字的内涵及分量之重。当代书法展作品中经常出现文字混用不分、以讹传讹的现象。这种现象不是个例,是普遍存在的。不是学者、教授、书家没文化,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研究享有盛誉,但写错字也难以避免。因为,文字学在当代教育中的缺失,特别是在书法教育中的缺失,是造成文字使用混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朱大路先生的长篇小说《上海爷叔》问世已近一年了。年过知命的大路待人和蔼,脸上常挂着浅浅的笑容。他在《文汇报》笔会部编杂文多年,可他不写杂文,他写散文、写传奇、写小说,而且所写作品总以笑为主旨。他的第一个长篇写带泪的笑,第二个长篇写无奈的笑,这部《上海爷叔》又写什么笑呢?如果我的直觉不错,我猜这回他是写了惨淡的笑。欧阳修《秋声赋》云,“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大路塑造的小说主人公、费姓上海爷叔,恰在一汪秋色中,在抗战胜利的吹呼声中,重返上海滩,展开其色彩斑斓的传奇人生的。老爷叔本为常州人,年轻时就到上海学生意,成了阿拉上海人,而今年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