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共亡党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们知道,十几年前的苏共之亡,其实是苏联半个多世纪不断潜伏的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剧变后,人民群众只是没有像当年那样站在苏共的一边,和苏共并肩战斗而已。换言之,西方势力的渗透,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虽然是使苏共灭亡的重要因素,但只是被动的,是个“外因”,而不是搞垮苏共的直接力量和直接原因。那么,什么是苏共亡党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永忠 《同舟共进》2014,(11):25-27
“其亡也忽焉”的两个根本原因 十八大前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的新著——《苏共亡党之谜》,我用整本书剖析了“苏联模式”的两个最根本因素:一是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体的权力结构;二是层层任命制而非选举制的选人用人体制。这既是苏联、东欧“其兴也勃焉”的两个根本性原因,也是苏联、东欧在长期执政中越来越脱离群众、脱离党员、脱离干部,越来越腐败,最终“其亡也忽焉”的两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该书根据莫斯科人权出版社2003年版译出。该书封面勒口文字中介绍说:“罗伊·亚历山德罗维奇·麦德维杰夫1925年11月14日出生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1946-1951年,在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学习;1951-1957年,在一所农村学校当老师,后任校长;1957-1971年,麦德维杰夫先后在教育出版社和苏联教育科学院工作;从1971年开始,麦德维杰夫成为自由学者。”“麦德维杰夫1956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69年因撰写有关斯大林的《让历史来审判》一书而被开除党籍,1989年恢复苏共党籍。1989-1991年,麦德维杰夫担任苏联人民代表,苏共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4.
有关苏共亡党丧权的原因,我曾从苏共党内民族矛盾,党的性质蜕变等不同方面作过探讨。从思想观念上来说,苏共亡党丧权是因为它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原则,拒绝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否认人的独立社会主体地位。等到苏联社会矛盾已经激化时,戈尔巴乔夫在风雨飘摇中180度急转弯,提出“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用空泛的“全人类利益”来取代苏联国内的人这一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于是,剧变发生了。因此,可以说:拒绝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苏共亡党丧权的思想根源。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中提出“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的认识”。研究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就不能不研究苏联。为此,本文就前苏共的之党教训和我国党风建设问题作一探讨:苏共亡党的原因,中外理论界早已谈得很多,但概括起来有七条:  相似文献   

6.
“党的群众基础同样不是一劳永逸的”.不是无的放矢。苏共垮台活生生的现实表明,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即便是苏共这样的老党大党,也同样摆脱不了覆灭的命运。苏联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7.
黄苇町著名党建专家,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2001年以《苏共亡党十年祭》一文震动海内外。苏联解体,千万党员袖手旁观《同舟共进》:苏联解体时,拥有1000多万党员、曾经强大无比的苏共,为何不堪一击,轻易失去了执政地位?苏联人民包括绝大多数苏共党员,在党的生死存亡关头为何冷眼旁观甚至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8.
苏联演变是从苏共自身蜕变开始的,而苏共的蜕变又是首先从其精神世界的瓦解开始。其裂变的轨迹斯大林时代的政治高压做法隐伏着许多招致苏共精神裂变的因素,从赫鲁晓夫到勃烈日涅夫的思想“解冻”和停滞导致苏共精神危机在进一步加剧,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则导致了精神世界的总崩溃,经济生活的长期困顿、理论上严重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宣传教育上的失误以及腐败对党政治形象的侵蚀是促使苏共精神世界瓦解的最终原因。  相似文献   

9.
苏共亡党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们知道 ,十几年前的苏共之亡 ,其实是苏联半个多世纪不断潜伏的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剧变后 ,人民群众只是没有像当年那样站在苏共的一边 ,和苏共并肩战斗而已。换言之 ,西方势力的渗透 ,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虽然是使苏共灭亡的重要因素 ,但只是被动的 ,是个“外因” ,而不是搞垮苏共的直接力量和直接原因。那么 ,什么是苏共亡党的直接原因 ?众所周知 ,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一个政党自上而下 ,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十分可怕的。十月革命后 ,列宁针对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倾向 ,创建了党…  相似文献   

10.
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苏联演变及其教训的思考之一马坚苏联演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世纪性的悲剧。它留下的深刻教训,值得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作为自己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鉴戒。否则就可能像一位诗人仿《阿房宫赋》所说的:“苏共之亡,...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民主制度是苏联“现代社会主义”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强党的建设,建立符合苏联国情的政党制度是民主制度建设的核心。鉴于苏联“党的改革大大落后于社会发生的进程,造成苏共领导作用可能削弱的实际威胁”,(戈尔巴乔夫:《改革党的工作是当今极其重要的关键任务》,《真理报》1989年7月19日)戈尔巴乔夫把党的建设提到首要地位,在加强党的领导、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扬党内民主方面提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一提到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所作的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往往就说他全盘否定斯大林,并进一步引申为“全面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不符合历史的。  相似文献   

13.
苏共意识形态为何“一夜剧变”,这是苏共时期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实施封闭性,以及颂扬斯大林主义的结果。这一历史现象,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相对稳定的原理。  相似文献   

14.
世纪回眸     
赫鲁晓夫执掌苏共大权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时任苏共中央书记的赫鲁晓夫迫使马林科夫辞职,于当年9月继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执掌了苏联共产党的大权。赫鲁晓夫生于1894年。于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34年任党中央委员,1952年任苏共中央书记。执掌党的最高统治权以后,赫鲁晓夫于1956年2月14日至25日主持召开了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借口反对个人迷信,攻击和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历史作用。而后,又于1958年3月接替布尔加宁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1年10月在苏共22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  相似文献   

15.
1960年代,中苏关系全面恶化。苏共高层中的“鸽派”柯西金曾多次到访中国,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数度会晤,其间一些颇有意思的故事和细节,是人们未必完全知晓的——  相似文献   

16.
陈建成 《传承》2013,(12):24-25
1956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具有重大转折意义,赫鲁晓夫在大会上反对个人崇拜、提出“三和”理论、对斯大林时期政策调整等一系列内容对中共八大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此后,中共八大“以苏为鉴”,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1956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具有重大转折意义,赫鲁晓夫在大会上反对个人崇拜、提出“三和”理论、对斯大林时期政策调整等一系列内容对中共八大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此后,中共八大“以苏为鉴”,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左风荣在近期的《科学社会主义》上撰文:从苏共党内监督机制的发展与演变中我们看到,苏共在70多年的执政时间里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切实有效的监督体制。这是苏共犯错误、走弯路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领导人没有接受监督的意识。列宁打算建立包括最高领导人都毫无例外地接受监督的监察体制。但是,列宁没来得及把他的设想变成现实就病逝  相似文献   

19.
克里姆林宫上空易帜已有10年了。反思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有讲是“斯大林时代”缺乏民主法制;有讲与“大清洗”的后遗症有关;有从思想意识方面探源,认为是受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侵蚀“和平演变”所致;也有归罪于赫氏、戈氏领导的无能。这些分析自有道理,但我认为前苏联领导层享有特权,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是苏共亡党的主要原因。翻开十月革命初的历史:由于当时无偿征集农民余粮,引起农民暴动,全苏一度陷于饥荒的困窘。拥有调拨上千万普特粮食的粮食人民委员(相当于粮食部长)瞿鲁巴,因长期挨饿而晕倒在人民委员会会议上。列宁为…  相似文献   

20.
迄今,海内外有关学者主要从毛泽东的个人文化背景和早期文化观,新启蒙运动、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中共与苏共、共产国际的关系及党内教条主义错误,党内斗争等几个角度,对于毛泽东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与动机进行了探讨。有关分析有助于推动全面、立体地认识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初内涵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