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张志锋 《前沿》2023,(6):69-77
地处藏彝走廊南部的丽江纳西族地区,自古以来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在此交融。道教自东汉创立以来,吸收西南地区民族巫术等成分,在纳西族先民中初步传播。明清时期,道教分别受到土司制度以及改土归流政策的影响,进一步在纳西族领主阶层以及普通民众间广泛传播,推动着纳西族对中央王朝以及汉文化的认同。道教在纳西族中的传播充分体现了藏彝走廊上多元文化的交汇以及纳西族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塑造和认同。  相似文献   

2.
纳西族有二十三万人,分布在云南省的丽江、宁蒗、永胜、中甸、德钦、鹤庆、剑川、兰坪、贡山和四川省的盐源、盐边、金矿、木里、巴塘以及西藏自治区的察禺、芒康等县,其中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为最多,约有十七万人。纳西族的名称较复杂。自称、互称和他称共有十多个。解放后本民族的土司头人,曾利用这种情况自立名目,造成混乱,在有些学者笔下,也往往将不同称谓混为一谈,引起歧议。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纳西族的社会历史和语言的角度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今年五月下旬,笔者参加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在云南召开的“清理库存文史资料工作会议”,有幸耳闻目染了云南少数民族的习俗风情,真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特别是丽江纳西族的古乐演奏,更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至今余音绕梁……纳西族现有人口约40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地区和中甸、维西、宁蒗等县及四川省西昌地区,原有东巴文和哥巴文,但仅限巫师使用,绝大多数民族通用  相似文献   

4.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市的古城区和玉龙县,散居于永胜、宁蒗、维西、鹤庆、香格里拉等县。纳西族往往居住在山川秀丽、河流纵横、景色优美的地方,这些地方民风古朴,文化深厚,令世界各国游客为之向往。特别是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受到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丽江成为世界最理想的旅游城市之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纳西族最为有效完整地保持了它鲜明古朴的文化特色,从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宗教仪式、绘画艺术、纳西古乐到建筑风格、日常生活、服饰等等都具有无限的魅力。纳西族的服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尤为值得关注的就是有“披星戴月”之称的女性服饰羊皮披肩。  相似文献   

5.
丽江正处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纳西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存在着许多激励纳西民族历尽沧桑岁月的内在民族精神,它们符合现代的发展要求,是能够促进纳西民族不断发展,走向现代文明的优秀因素,挖掘、保护、改造、弘扬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借助传统的力量和其有效的形式,融入时代精神,是丽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纳西族以国为重的爱国主义传统  纳西族自古以来具有以国为重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历史上一直向往内地,支持和维护祖国这个大家族的统一。早在东汉初年,纳西先…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人民,同我国各民族人民一样,从他的远古时代起,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斗争中,创造了光辉的文化,创作出无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流传广泛的文学作品。诗歌,在全部纳西族文学中,居于显著的地位。它是世世代代纳西族人民的主要精神食粮、工具和武器。纳西族的诗歌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  相似文献   

7.
木崇根 《创造》2011,(11):72-73
玉龙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以纳西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是自治县的最具特色的根,是全县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纳西人秉承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具体体现为:一是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二是善于学习借鉴,在各民族文化碰撞交流中,融他民族之所长为纳西族之所优,始终保持了纳西民族的鲜明特点;三是重教兴学,留下来“天雨流芳”牌匾、“万卷楼”等崇文崇教的优良传统;四是善于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五是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保持了境内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丹业  杨波 《今日民族》2008,(12):I0002-I0004
12月20日至23日,云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盛典系列活动之一的首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在怒江傈族自治州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在民族地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思想的有机统一,展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又有利于构建民族地区民众的群体意识,展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以云南纳西族为例,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性和特殊性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三条有效策略,即实现纳西族宗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衔接,尊重并规范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构筑转型期纳西族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自称为“祭天的黎民”的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古代的纳西族社会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法规:要成为纳西人,首先必须取得祭天的资格。从祭天在纳西族精神上产生的微妙而又强大的作用中,我深感纳西族的天崇拜是内涵十分丰富的自然崇拜形式。中国各民族历史上所崇拜的天都是人格化的,有些民族的天神较为抽象,虽有人格而无形,无性别;有些则以某种自然物或人造物作为天神的象征。纳西族的天神形象就属于后一种。纳西族祭天时,往往把三棵神树立在祭台上,左右栗树代表天神和地神,中间的柏树代表人皇,有时在前面竖立…  相似文献   

11.
和文 《创造》2015,(4):67-68
<正>每年的农历二月八日,是纳西族的传统民族节日——"三多节",是纳西族群众祭祀民族英雄、保护神、战神"三多神"的节日,至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玉龙作为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十分重视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利用举行"三多节"系列活动,充分展示纳西族民间文化魅力,打造民俗节日文化旅游品牌,促进玉龙经济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3月20日,由玉龙县委宣传部主办的第八期"玉龙大讲坛"举行"三  相似文献   

12.
和文 《创造》2016,(4):44-46
玉龙作为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三多节”,将“三多节”办成集民族文化研究、民族祭典、民族文化展演、文化产业培育、旅游产品推介、投资环境介绍、假日商贸为一体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把开展“三多节”系列活动作为实施“文化兴县、旅游强县”战略的具体实践与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纳两族是我国一个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北的丽江、维西、中甸、宁蒗、德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和川西南的盐源、盐边、术里及西藏自治区的芒康等县。丽江是主要的聚居区。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西两个方言区。东部方言区包括永宁、盐源、木里等地;西部方言区包括丽江、中甸、维西等地。其古文字有两种字体,一种是象形文字,另一种是标音文字。余庆远所谓“么些(纳西族的旧称),有字迹,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见《维西闻见录》),  相似文献   

14.
《今日民族》2011,(3):65-F0003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纳西族社会生活、宗教哲学、历史演变、民俗事象、科技医学、文学艺术的百科全书,同时也融会了苯教、藏传佛教、道教乃至古波斯、古印度的一些文化元素,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页”奇观。  相似文献   

15.
玛丽玛萨人生活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境内,是一个人口仅为2000余人鲜为人知的族群,因其语言、文字、习俗等与纳西族相近在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被识别为纳西族。但自21世纪初,玛丽玛萨人开始了民族文化的自觉,通过以代表玛丽玛萨人文化身份重要标志的玛丽玛萨服、玛丽玛萨歌舞和节日文化等的重构和发明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伊始,中国出版界的一件大喜事,就是被国内外专家称为“旷世一绝,稀以奇宝”《纳西族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由云南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向全世界发行。 纳西族东巴文化,指的是纳西族古代文化。东巴文化是以纳西族古老的宗教──东巴教为其载体,以东巴教所用经书为主要记录方式而存活于纳西民众中的独特民族文化。 史学家认为,纳西族源于秦时西北河湟地带南迁的古羌人的一支。汉代,这支羌人后裔先在大渡河一带生息,为“牦牛夷”或“越隽羌”,其后迁至雅砻江下游四川盐源一带。公元 至7世纪,一部分羌人后裔迁至金沙D玉龙雪…  相似文献   

17.
段松廷 《创造》2003,(7):21-22
在宁蒗的民族文化中,典型地体现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兼容、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及多种社会形态文化并存的特征。这是宁蒗创建民族文化特色县的重要基础,也是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宁蒗探索新的脱贫之路的重要依托,并且通过民族文化建设能为宁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韦思萍 《今日民族》2006,(11):42-43
位于滇西北高原的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古老、神奇、富饶的土地,养育了勤劳、纯朴、聪慧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纳西人创造了独具风采、绚丽多姿的民间音乐舞蹈,它是祖国民族艺苑中一枝芳香艳丽的奇葩。丽江纳西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婚丧、庆典及民族传统节日,男女老少纷纷汇聚街头巷尾、广场闹市,举行盛大的歌舞活动。人们或三五成群,即兴对歌;或围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舞圈,跳起欢快的纳西族歌舞《阿哩哩》、《哦热热》、《打跳》……气氛热烈,场面壮观。就连中外游客也毫不拘束地乘兴加入到歌舞的海洋里。纳西族民间流行的曲…  相似文献   

19.
在群山排岫,林海莽莽的滇西北高原上,有一颗晶莹夺目的明珠,她就是座落在海拔二千七百米的云南省宁蒗县永宁地区的泸沽湖。泸沽湖,永宁纳西人称“恨纳美”,意为“母海”或“大海”。海湾迂回,烟波百里,湖心飘浮着三个翡翠般的小岛,四周耸立着古木参天的群山,苍松翠柏,蔓藤山花,与澄兰的湖水交相辉映,益显得绚烂秀丽。这块美丽的沃土,古往今来,一直是永宁纳西族人民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摇篮。雄伟神奇的狮子山,俯卧在泸沽湖的西岸。她是纳西人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  相似文献   

20.
在纳西族与藏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背景下,盐井的祭天习俗晚近发生了变迁。根据对参与观察、深入访谈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盐井祭天习俗的变迁,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现代性或现代化带来的结果,更不能以此建构针对民族文化变迁形成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潜在张力。在民族杂居背景下,家庭结构的变迁是纳西族祭天习俗晚近变迁的核心原因。这一过程体现了历史形成的当地各民族在文化与社会上的深度交流的延续,而不是现代性对传统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