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每一个"化"实际上都是两个"化"的对立统一。中国化与化中国、时代化与化时代、大众化与化大众是三个矛盾统一体,其中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生的两次飞跃,既是两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两次选择的过程。在两次飞跃中"三化"的使命是有巨大不同的,第二次飞跃的任务比第一次更艰巨、更伟大。  相似文献   

2.
李华平  陶富源 《求索》2013,(4):96-9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日渐升温,需我们自觉保留问题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理解,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系统与素的统一、常态与变式的统一;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区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态,既可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中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影响,又可以兼顾其他理论成果,还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形态的本真样态,从而合乎逻辑地理顺这些成果之间的源流与主次关系。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认真甄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去合法化、去意识形态化、主体边缘化等误区。  相似文献   

3.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革命",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则是"建设","革命"与"建设"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主题"。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是由其"主题"导出的。以"主题"为依据,马克思主义可提炼出两大话语体系:"革命话语体系"与"建设话语体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现代马克思主义"正是以"建设"为主题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三化"理应运用"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新话语体系。探讨马克思主义"三化"与现代马克思主义新话语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是本文的立论基点。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经验总结.实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色。民族性深刻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发展过程及实现形式三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实现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要研究历史.又要研究现状.最后要实现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性论著之一,其用语形式的独特性形成了一道别具风格的语体景观。作为这种语体景观的三种语体样式,原初语体、实践语体、习得语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体的基本形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原点理据、实践检验和风物支撑。三种语体之间虽形式各异,但统一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体现出同向型、同质型和发展型的关系面相。深刻分析认识这三种语体形态不仅具有透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具备启示当下"三化"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艳君 《前沿》2013,(12):68-6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统一的、内在关联的有机整体,“三化”之间是制约互动的关系,即三者中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键,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目的和归宿.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王现东  唐胜兵 《前沿》2011,(22):62-64
"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和光辉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追溯这一历史文化渊源,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中国化才能有效地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注重内容,还要注重形式;"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的理论态度和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8.
论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来说,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转折性意义,这一总的历史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其具体的历史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一波三折,凸现曲折性和艰难性;"路线"斗争空前激烈,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摆脱自发状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摆脱共产国际的控制,走向独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鲁甜 《人民论坛》2012,(36):240-2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运动的反映和经验概括;要运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主题、本质、政治动力、基本方法五个方面,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张国 《岭南学刊》2013,(4):36-40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对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在传入中国后,能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实现了它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进入21世纪,为了顺利实现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既定发展目标,仍然必须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化"工作。在内涵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化大众"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层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在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问题上,区别主要体现在概念的界定上,联系则是它们均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在总结历史经验方面,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宝贵经验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而不是脱离中国的实际;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通俗化,从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做好对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思潮的揭露和批判工作,而不能任其在中国泛滥;注意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来进行宣传教育,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不能忽视宣传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性,尽量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全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胜利,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形态。把握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顺利推进与取得成功的科学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高度融合与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两个基础性课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描述应注意把宏观的逻辑勾勒和微观的事实分析相结合。宏观勾勒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搭建骨架,微观分析则为其填充血肉——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才能实现逻辑与历史的高度统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把握要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展开,既要珍视成功经验以便发扬光大,又要重视失误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辩证分析、批判吸收。  相似文献   

13.
谢集强  马仁峰 《传承》2009,(16):32-3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实际上就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把握它与大众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首要前提是要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特别是"三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时,还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紧密结合现实实践和时代条件,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论李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李达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深刻的独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他明确提出了建立"普遍与特殊之统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理论的历史任务,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作了直接提示;主张从学理上有系统地彻底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备好理论前提;提出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李达的《社会学大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经典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其他理论成果一脉相承,构成"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又一次整体性、全方位、突破性的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实际上就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把握它与大众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8.
邓伟 《前沿》2011,(10):60-62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历史。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正当其时。本文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挑战,其次,就如何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艾思奇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指在中国应用、具体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具有实存性,才能被中国人真正掌握.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历史任务,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毛泽东思想,并且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